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红领巾的故事

(2023-09-11 11:32:14)
标签:

文化

历史

回忆

小小说

分类: 淳贞童趣

生命是一本小说,即使过去了的时光,也能令人感动。

 

今天是儿童节,合唱团决定不上课,搞活动,其实就是娱乐。因为有点特殊事情处理,晚来一步。

我推开教室门,同学们(大家也互相称之为“歌友”)那愉快、欢乐的气氛,扑面而来。哈,四十来人,几乎都系着红领巾。大家唱啊,跳啊,笑啊,甚至乐的前仰后合,好不热闹!一群大多六七十岁的人,无拘无束,放浪形骸,仿佛回到了童年。

我在教室西北角一处空位坐下来,打量着这里地“排兵布阵”。原来教室的桌椅都摆放到四周,围成一个方形活动区域,靠近两个教室门的地方留出了通道,居然有“出将”“入相”的意思。不得不说,兄弟姐妹们想的挺周到。

唱啊,跳啊,之后大家坐下来,吃着大樱桃、圣女果、甜桔等水果,畅谈友情。很多年没参与集体活动了,这也算“投入的爱一次,忘了自己”吧。一个女同学双手捧着红领巾径直走来,我看出了她的用意,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尽管这是娱乐场合,但礼仪的庄重、高尚,令人不容忽视。我来这里时间较短,对大多数人并熟悉,当然更不知道姓名。虽然不认识她,但这红领巾却是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标志,不由得不肃然起敬。鲜艳的红领巾,承载着革命先辈们鲜血和生命的重托,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此刻,耳边仿佛廻响起,充满活力、清纯的童声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那位女同学,也该称作辅导员喽,正正规规地给我系上了红领巾,带着满意地笑容转身走了。一时间,我的鼻子酸酸的,热泪朦胧了双眼……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系上红领巾啊!

我高举右手,模仿少先队员们敬礼的样子,留下一帧笑容灿烂的珍贵照片。

 

家乡的解放是在1948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南方肃清蒋匪帮残敌的战斗还在继续。1949年春,我虽然六岁,但比一般同龄孩子都高,父亲不顾爷爷的反对,坚持送我去上学。这小学校,在我家南面三里多地的李家堡子,因附近一“深沟寺”小庙而得名“深沟寺小学”。直到现在,包括宋家堡子、冯家堡子、龙家堡子、李家堡子动迁后的新区,也沿用着“深沟寺”这个名字。

在深沟寺小学读书一个学期之后,随着统一改为秋季开学的安排,转到我家北面的太平小学,就近读书。那时,小学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一些“扫盲”的青年,也跟我们这些“小豆包”成了同学。鞍山是国家钢铁基地,恢复生产需要人,有的大同学,学了一段时间就“上班”了;有的大女生,学两年就嫁人了。可见,解放初期,小学生参差不齐地状况。

太平小学地处鞍山市区边缘,直到1952年,从市里来了一位黄校长,才开始张罗成立少先队。那时,少先队挺光荣,挺气派,也挺神秘;又是打鼓,又是吹号的,看那架势,一时半会儿轮不到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小淘气。其实,一点也不公平。我们几个小淘气,只不过是好动,贪玩,不会像那些大哥、大姐们在老师面前那样讨好,装小绵羊罢了。

爷爷说:“丫头淘是巧的,小子淘是好的”,也许是这个缘故,在家里,没人说我有什么不好呀?“淘气”也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呀!看来上学还是没有在家自由,不随便呀。

有一次,我和李忠信打起来了,孟老师把我们两叫到一起,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们俩也没觉得怎样啊?还偷偷地笑呢,可不知怎的,孟老师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还气哭了……因为此事,我们越发出了名。不过,孟老师事后却说:“这两小子淘气是淘气,明年考中学,谁都考不上,这俩小子也能考上。”可见我们两个还是淘的有理哈!    

第二年,不等少先队的资格考查有结果,我就考入鞍山市第五中学。后来,我在鞍山第五中学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团前身),但却与少年先锋队擦肩而过,再也没有戴红领巾的机会了。

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今年,就在今年202361日,一个孩子们欢天喜地的节日,与我们老年合唱团的一次活动不期而遇。耄耋之年的我,平生第一次,泪眼朦胧地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还留下一帧幸福终生的照片。

 

                           2023/8/24周四 癸卯七月初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原创】梦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