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镇游记

(2024-10-06 16:55:47)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
十月二号我们跟团踏步来到这个中国未来的达沃斯小镇,领略到枕水而居的水乡船韵。一座座静卧的小桥,一条条凸凹的青石板路,一排排依水而建的木制民居,都充斥着独特的水域风情。
自古江南多灵秀。乌镇所在的桐乡是马云的故乡。乌镇倚河,那水、那房、那石板小路,至今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还有那住在乌镇的人,每一个,似乎都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再现。
乌镇是长江以南的一个古镇,有着1300年的历史,十字形内陆河系统把小镇分成四个街区:东、南、西、北,当地人叫他们东门、南门和西门。乌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古朴美丽的水景、独特的美食和多彩的民间节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东方古代文明的活化石,我们58团跟着周导漫步乌镇,走在光洁的石子路上,看青砖绿瓦,看烟雨缭绕,看拱桥木屋,所有关于她的一切,她的笑,她的字,她的话,却犹如眼前,历历在目,声声在耳。桥头驻足,看到团里有位姐姐七十多岁了,她的爱人帮她拍了很多照片,各种姿势各种角度各种摆拍,想想,老年的她依然如此潇洒如此爱美。你瞧,细碎的光影里有太多的遐想,一缕风、一片云,都能让人心境开阔。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要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
“小桥、流水、人家”,元代马致远脍炙人口的名曲就是对乌镇这般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而乌镇的西栅更如空谷幽兰,深山佳人,伴上刘若英在《似水年华》中那句“我知道你会来”,就成了对多少人来说不可抗拒的召唤。位于西栅景区内的草木本色染坊是其中之一。染坊占地极大,地面全部由古朴的青砖铺就而成,墙壁白皮脱落露出砖石,绿色植物密密麻麻爬上墙头,应和着夏天的热闹。青砖之上,高耸竖立着一列列竹竿和阶梯式晒布架。晒场挂着一排排印花的布匹,我们在其间穿梭,随手一拍,随意一摆,便是怀旧感满满的大片。人,起源于大自然,放任于山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从土地延续生命,食物果腹后,开始有了技艺有了审美,把大自然的颜色穿插于经纬线间,织出美丽的布,延宕千百年。随后我们又来到,江南百床馆又叫赵家厅,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紧接着来到江南民俗馆,江南民俗馆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处处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观看了江南木雕陈列馆,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内更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紧挨着的是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祖辈居住的老屋,茅盾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是清代江南民居。这里有茅盾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种着茅盾手植的天竹 、棕榈。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随后周导带镒往前走,告诉我们:这里还有乌镇最高的建筑,高有七级,远观就很美。塔一侧可以看到滚滚的大运河,另一侧可以看到小桥流水的风貌,
静静的,让我们感受一下乌镇的水。这条让乌镇赖以存续的河,河水并不清澈,但忠实地托举着那些有着工艺精湛的木雕和石雕的梁、柱、门、窗的古老民居,承载着这些民居中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常生活。杵衣、淘米、洗菜、孩子们的玩耍、小船上运来送去的为生计所需的物品、甚至家家户户中倾倒出的垃圾等等,都发生在这条河上, 再往前,就是走进原先生活的感觉,店铺永远都摆脱不了那几种,臭豆腐、大肉串、老酸奶、小工艺品、奶茶店、花茶店、猫咖、字画店、银饰店、各种坚果酥,还有近几年兴起的汉服店等等等等。不过也有几个以前没见过的,鱼足疗店,羊驼店(实际上是个酒吧,门口拴着只用来揽客),还有剁椒店,沿河转了几圈,都是这样没甚新意的店铺了。南烟雨浓,水乡古镇多。但是要选择一个地方能去领悟“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的江南之美,乌镇是第一首选。
乌镇是一个梦,一个关于江南水乡,关于古镇情怀的梦。没有浓郁的色彩,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有人说,经过统一打造后的乌镇,似乎因太过精致,而少了一份历史沧桑感与生活气息。但不能否认的是,那些属于吴越古镇的地方文化却因此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夕阳西下,余晖浸染。小桥、流水、人家;古屋、深巷、长廊,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千年流传的水墨丹青;轻移步,慢抬手,屏住呼吸往外走,生怕搅动了一场千年不醒的古镇清梦。”
剪一段流年时光,把平淡的日子过出诗意。随着秋风摇曳,让烦恼随风而逝,内心明媚,不计较、不苛求,便是生活中最好的拥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深情的秋天
后一篇:西塘古镇游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