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粽是情
(2024-06-08 23:30:52)
古语云:“时来运转,天人合一。”这是《易经》中对于时机与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提醒我们顺应天时,把握机遇。
端午佳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今年的端午更显独特,恰逢60年一遇的“青龙飞龙”交汇之时。“ 60年一遇,青龙飞龙两相逢
”是指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古人认为,端午节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而2024年恰逢甲辰“青龙年”,因此今年的端午节被视为“龙中之龙”的大吉之日,又称“青龙端午”。
一叶粽子香,日子到端阳,每年的端午节,在汨罗江畔,龙舟竞赛就会激烈进行,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以此纪念楚国故土和伟大的诗人屈原。高高的艾草被悬挂起来,以驱除邪恶和瘟疫,菖蒲也被插在门楣和窗户上,寓意保佑家人平安健康。“龙舟竞渡”、“角粽投江”、“艾草高悬”、“菖蒲遍插”等,都是端午节特有的习俗和象征,它们不仅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芒种过后,在布谷鸟看似简单的声声演唱中,土地膨胀,植物丰润,阳光燥热,到处充满了生长的力量。“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花花肚兜盖肚皮,家家槲包香又香…”万水千山粽是情,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万物繁盛夏正浓之际将如约而至。开始包粽子了。我忙着去集市买糯米,然后淘洗浸泡糯米、花豆,红枣,这些是包粽子的原材料,要提前泡几个小时,这样煮出来才软糯。接着包粽子,一手叠放几片巴掌大的粽叶,另一手把泡好的材料放与粽叶中间,再把四周包裹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状,用泡好的稻草细绳把接茬处绑起来。不一会,满满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我在厨房里用那口大铁锅加满水,煮粽子要冷水下锅,燃气灶开火,火光映照着家人的笑脸,升腾的雾气加持棕香氤氲在满屋,节日的气氛被渲染的淋漓尽致。炉灶上承载的是岁月的味道,翻滚着的不止是属于这个节日的滚烫,还有在熙熙攘攘的俗世烟火气里,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活的温度,浓淡相宜的日子,袅袅粽香热气氤氲着的是亲人的牵挂。大火煮几个小时后改成小火,再熄火,放上一宿。端午节清晨,锅盖一掀,一股浓郁的粽香就会扑鼻而来,满院四溢。解下缠绕的丝丝稻线,剥去裹着的层层粽叶,热气袅袅扑面而来,镶嵌在粽叶中间的粽子个个丰盈饱满,散发着阵阵香甜。那一口咬下去的不仅仅是餐桌美味,还是浓浓的乡情,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和记忆。此刻你才真正了解什么是“吃相难看”,什么是“狼吐虎咽”粽子,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传统美食,不仅是我们味蕾的享受,更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吃粽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家庭团圆的向往。
端午节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展示。人们会穿上民族服饰,舞蹈、歌唱、演饼干等民俗表演,以展示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从唐代起,端午还有赠扇的风俗。相传唐太宗曾于端午日送绢扇两把给他的“爱卿”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也有把“花巧画扇”列为“端午节物”的记载。清代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到元妃赏的端午节礼中,也有上等的宫扇。
最近我跟着国画老师学着国画扇面,看着老师妙笔生花,以折以蝴蝶入画,也赋予它美好的寓意。蝴蝶是幸福、爱情的象征。、团扇为主要载体,将书法、绘画、诗词融合在一起的书画作品,我在方寸之间体味咫尺墨迹、浩瀚文心,从中感受那一份宁静与哲思。我也动笔跟老师画的起来,先画了团扇荔枝,荔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繁荣和富饶的象征。其红润的色泽和饱满的果实形态,不仅让人联想到生活的甜美和丰富,还寓意着事业和生活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还画的紫荆花,紫荆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朵,寓意着家庭和睦、团圆、圆满、幸福,象征着家人之间的关系,永远都不会分离,紫荆花除了能寓意亲情之外,还能寓意爱情,能寓意男女之间淳朴的爱情。还有五只蝴蝶的折扇,蝴蝶身躯轻灵,色彩斑斓,舞姿柔美,也寓意五福临门,以蝴蝶入画,也赋予它美好的寓意。蝴蝶是幸福、爱情的象征等十几把扇寓意美好的扇子送给了好友。愿这些美画能为你们带来一丝丝的温馨与喜悦,也愿你们在这个端午节里,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在悠然的时光里,将纷繁的人生过得万般惬意。人静,物简,心安,自在欢喜。或许生活最好的状态,
有时候人生就像一颗粽子即使被五花大绑也不忘保持内心坚强,仲夏最好的时光在端午节的路上。一半是山河湖海带来的壮阔,一半是与家人团聚的温馨。端午佳节粽飘香,健康养生不能忘,适度运动心欢畅,美好生活长又长。”让我们这些养生要点,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端午节吧!
前一篇:儿童节——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后一篇:爱画画,过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