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忧愁的怀念
(2024-03-22 08:59:01)
清明,像一场绵绵的细雨,自周朝开始洒落人间,滴过秦汉的屋檐,湿过唐宋的街道,润过明清的麦田......从古至今,似一首余音缭绕的离歌,带着千年的人间烟火,唱尽悲欢离合。
清明时节,沿着时间的阶梯触摸那串记忆,传达我的思念。那些如烟的往事,静静的穿过思念的长河,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坎上。那沉睡在地下的灵魂,曾鲜活的在这人世间走完了一生。如今,唯有留下的亲人还记得他们,记得他们曾经来过。这世上最大的残忍不是离去,而是被遗忘。而清明,就是要我们记得逝去的那些人和事。在心里,永远留着他们的位置。我们想知道:天国的您们永远相爱?想知道您们是否如在人间一样去看更美的风景,并拍照留念,想知道父亲还那样热爱您的事业,在灯下写专业论文。如今面对您们生前的相片,我黯然神伤,恣意的哀思涌上心头,一种痛让我泪流满面。时间的流走,抹不掉我们对亲人的思念,那思念似一杯浓醇的酒,喝一口便将那思念根植于心底泛滥。梦见母亲或者做一些平常的事,吃饭,看电话视,自理自己的生活,母亲还是那个样貌,说着又笑着,宛若活在世间,就坐在院门口的小凳上,远远地看着你来了,颤巍巍地站着起来,那双冰凉凉的手儿抓住你回家的时候,那颗心却热乎乎的,暖得你就想落泪。这双手你是再也摸不到了,母亲的温暖也感觉不到了。我默默地在家中,历历数算母亲的恩典用文字记录下来,作为清明节我对母亲的纪念,我的世界有你而精彩。曾经的回忆,美好的记忆,保存在脑海。愿你在天堂一样快乐!,时间是一把无情的剑,剑指心底撕裂着痛。我们慢慢从失去母亲悲痛中走出来,过上没有母亲的生活。年年话清明,哪怕与亲人阴阳相隔,思念的线,却从不曾割断,或许它在我们的心里暗自凝成一朵永生的花,永不会枯萎,我们只是把它深藏在这个思念的季节,追忆成殇。
悠悠春风中,我仿佛闻到了桃花的芬芳,杏梨的馨香。看到了母亲坚强的身影,父亲慈祥的目光,他们从我的梦幻中,一路款款走来,步伐坚定,笑容沐浴着雨后的阳光。
如果有人问我,你去年最大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没有多陪陪母亲,如果天堂有信箱,让我们再聊一聊家长里短。曾刷到过国外的一个短视频,女人的儿子去世前说以后会变成一只知更鸟来看她,女人最后真的在墓碑上看到了一只知更鸟。一天我在家学跳舞,一只鸟儿停在我家窗台上,叫着,我开始试图想象这只鸟是妈妈变得,我甚至忍不住喊了一声妈妈,它突然停顿了,在那儿东看西看,三五秒后,它转动了下头部,继而便迅速飞走了,像是在道别,空留我一个人泪流满面。亲人离世后,变成小动物回来,可能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种迷信,但对她家人来说,也是情感的一种寄托。有人问佛:为什么至亲的人会离开,佛说,因为他们想提前去下一世,帮你布置好家。
一梦繁华尽,一曲花间醉,碾尽墨香只为画离愁。就让那些弥留在岁月里的心结和悲伤,飞上云端,随风儿一齐,慢慢地飘散吧……坟前青草凄凄。点一柱清香,洒三杯老酒,焚几把纸钱,就是儿女们无限的哀思。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你漂泊天堂,我遗落人间,从此阴阳两隔,薄酒一杯诉衷肠,但愿天上,人间亲人都安康!
清明时节还得说说美食:我上超市选择了些油绿如玉“青团子”,清新可人“清明果”,香酥清脆“馓子“等美食,买回家让家人品尝,它们不仅美味可口,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寓意着健康与顺利。人们将生命的活力,注入到每一种美食的制作过程中,采、揉、包、蒸,每一种劳作,都是为了让这墨色的清明,更活色生香,更春意盎然,更富有生命的色彩。在清时时节,也可以读读《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感受传统孝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尽孝心,传孝道。
清明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符号。从来没有一个节日,能像清明这般具有多重情感,凄楚又多情,哀伤又奋进。这份情感,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万物自此,清洁明净”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