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
(2023-09-02 13:11:58)
歌手刀郎发布新歌《罗刹海市》全网播放1000亿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觉得歌词“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也有人“听出些门道”。“罗刹海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作品中虚构的地方,这个地方,美丑颠倒,以丑为尊,连做官都看长相,长得越丑官职越高,非常有现实的讽刺意义。
这首歌歌用典很多,充满了内涵。《罗刹海市》本身就是一个典故,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罗刹海市》。这首歌的内涵了谁,意思是讽刺了谁。“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一丘河,一丘之貉,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都是坏人。这个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苟苟营,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比喻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这个成语出唐代韩愈的《送穷文”》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中三更鸡鸣有典故《闻鸡起舞》典故中祖逖半夜听到鸡鸣,同伴认为半夜打鸣不是好事儿,但祖逖却认为正好可以起来练剑,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半扇门楣上婊真情”中门楣:在《长恨歌传》《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五年》《昭君村》中皆有女子作门楣的语义,以为女子也能光大门第,是一时的荣耀。“还有黄蜂尾上针”有谚语:黑蟒口中舌,黄蜂尾上针;两般犹自可,最毒妇人心。
两耳傍肩三孔鼻,山海经里记载:轻浮妖怪有三个鼻孔。形似王八,却有三个鼻孔的古怪生物——轻浮,老粉嘴:《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自以为是: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成语出处:李商隐《倡家诗》。人海泛舟搏风打浪,龙游险滩流落恶地。成语出处:最早见于明朝小说《西游记》第二十八回“还有黄蜂尾上针”饮用的是《封神演义》里的语句:“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尤未毒,最毒妇人心。西方世界的欧洲有个钢铁老板,生了个儿子是个哲学家,名字叫做维特根斯坦,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这里借用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家身份,发出了关于马户和又鸟的到底谁是谁的疑问,最后又把整首歌的意境升华,
异史氏(蒲松龄)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若公然带须眉以游都市,其不骇而走者盖几希矣!彼陵阳痴子,将抱连城玉向何处哭也?呜呼!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蒲松龄大意说:这个世道就是很奇怪啊,需要假意逢迎,取悦别人,才能活下来,活得更好,光有才华是不行的,因为没人欣赏。就像是罗刹国一样,人家以丑为美,颠倒黑白,纵然马骥是真正的俊美,可为了做官,也不得不抹黑自己的脸,假扮张飞。所以,世间的男儿,为了活下去,为了实现志向,都只能假意堆着笑脸,四处奉承别人。要真是保持原来的面目,靠着才华能力去闯荡,估计那些人都会被吓跑了。能不被吓跑的人,大概都是极少的。
刀郎的歌词,不仅具有美感、音乐性,更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目前《罗刹海市》播放量达到1000亿,因这首歌,全球掀起了学中文的热潮,它已成为建立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外国歌迷称这首歌中文歌词优美,有的人不害社交媒体上询问词义,当人们知道这首歌
的起源和寓意,通过歌词词义,启迪我们知道,所有人经历过的磨难,我们所有的不甘,都会成为你破茧成蝶的动力。刀郎的歌是文化音乐,他的歌没有做出商业款,没有给它商业上挂钩,他安静的音乐,纯粹的音乐,干净的音乐让自己的声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天籁,留下一些美好,这天籁不是他的独创,他利用了完全的中国元素,带上自己的高级审美,把音乐送给世界。
有些网友认为,《罗刹海市》是骂人的歌,文坛巨匠余光中老爷子,虽然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作品渊远流传,在他笔下的诙谐幽默时常会逗得人捧腹大笑。比如他也教你骂人——初见你这张吞象的巨口,我曾经幻想其中的深广。不幸你后来每次张嘴,总让人直窥见你的肚肠——既无黑墨汁,也无蓝墨水,你患的原来是营养不良。而你偏偏爱随地吐痰,以表示你的慷慨大量。
《罗刹海市》的歌词犹如一幅画卷,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歌词中的罗刹海市象征着一种繁华而虚幻的景象,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隐藏在现实背后的神秘故事。在这个海市,人们生活在自己所编织的梦境中,追求着那虚无的幸福。《罗刹海市》的旋律与歌词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歌曲的旋律采用了独特的东方元素,结合了古典与现代的音乐元素,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同时,歌曲的和声与节奏也充满了创意,使得整首歌曲更加富有层次感,让听众沉浸在这个奇幻的世界中。
这首歌借《聊斋志异》借古喻今,他的作品更有文学色彩,刚开始听不懂,也学唱不好,看了许对这首歌专家们的解读,翻译,才懂其义,一千个人唱这首歌,就有一千个哈姆特,古语说“诗无达诂”。一首歌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文本流传于世后,自然会有各式各样的阐释和理解,甚至作者的理解也只变成了理解的一种,并不能替代其他的解释对这首歌的解释见仁见智,但对于虚伪、荒诞、价值颠倒的批评和嘲讽,都是共同的情绪。这其实才是这首歌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它受欢迎的关键。他把自己裂变成为无数个活节点,这首歌自带传播属性,让亿万中国人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开关自媒体帮他做了自传播,实行了一个作品的无限驱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秦风·蒹葭》即便曲谱早已失传,但是只要一看到这些歌词,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创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两千年来中国人的感情是相通的。罗刹海市》截然不同。这首歌曲调包含了民歌、小调、摇滚等风格,被许多老歌迷评价“曲风大变”。
《罗刹海市》用了东北二人转的唱调,运用靠山调的基础上做了二次的创作和升华,他的创作告诉我们,在已有文化母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本身就就是赋予母文化新的生命力,这种再创造可以让我们民族文化从根上生发出来,长出新的枝叶,焕发新的生机,这是我们找回文化归属和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这是新文化创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