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佳坐在小时候的学步车里不亦乐乎的吃着棒棒糖。有时候真是感慨,就连照相也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呀,有人觉得孩子在镜头面前故意造型是做作,可是我倒是觉得,时间久了孩子会把镜头当成镜子,表达出真我了。
近一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
佳佳一天不画画就手痒痒,一天不跟我演戏就难受,全都是情不自禁,而对英语和汉字的学习就没有这个热情。对孩子的教育往里面灌输跟从内心往外表达,我想还是后者更加重要。一个女人的成长离不开孩子,因为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女人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除了学习一些专家的教育理论,借鉴其她妈妈的教育方法,真正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才是家庭教育的精髓所在。孩子的生长环境,父母的性格影响,都导致了孩子的不同。一个孩子的各种能力就像几条并行的彩线,长短不一,可是也正是因为这而形成了缤纷多彩各不相同的图画,没有一副是雷同的。而现在的学前教育的致命弱点就是让父母巴不得把孩子的各条彩线都拉得一样长,当有的妈妈的提及自己的孩子又能认字,又能画画,还能说英语还帮忙做家务时候就会很自豪,而有的妈妈就会烦恼,我的孩子怎么就画画不行呢,怎么就不认字呢。。。。导致渐渐走入了中国产业化教育的这条老路上去。
古训的因材施教其实想引导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要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的与众不同,首先从思维上得摒弃老思想。要让孩子热爱上一种东西,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甚至我们大人也缺乏的。全面的、机械性的知识灌输留给学校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