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一晃,又晃到了冬天,这一年也不知不觉的快结束了。为了赶上奥斯卡评奖,每年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上映的大片如潮。不过今年上半年在榜单上呆的挺久的一部片子《TED》算是今年做年度总结不会被忘记的一部喜剧。周末晚上,冲着《family
guy》的导演去看的,结果看得我快睡着了,从头到尾我都在和小马吐槽,影片最后还说了句童话片不能少的"happily ever
after",这简直是本剧最有笑点的地方了。我和他说:为什么现在这种烂俗到极点的片子都能红到顶,像什么暮光系列,什么《饥饿游戏》?
晚上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是我的审美逆向于社会风向标?是现实扼杀了那份童真?还是看过太多电影变成了世故的观影人?是什么让我们不再相信happily
ever after的结局?让思维变得如此dark&twisted?
回头想想,初高中的时候也曾经傻傻的追着千篇一律的韩剧,相信相爱的人就该天长地久,那个时候也祈祷主角不要死,也会信服起死回生的各种剧情。
而现在,如果遇到起死回生,天长地久的片子,就会横着鼻子竖着眼睛的各种发问,好像就看不惯别人在一起幸福天长地久似的,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吗?
每个人都会经历叛逆的年纪,但是即使在所谓的“青少年叛逆期”,也不过是不想上学,和家长对着干,内心的价值观还是如此纯真,相信自己会嫁给第一个男朋友,相信初中的朋友们会好一辈子,相信世界上没有那么混的混蛋。而如今,知道了体恤父母,知道了努力工作,却在思想上通透的经历着“与混蛋为伍”的叛逆期。在经历了现实派导演们和cult
movies等扫荡后,现在的刺激与快乐再也不小清新。爱情更多的是“爱”而不是“情”。美好更多的是“好”而不是“美”,“操蛋”更多的是“操”而不是“蛋”。吸血鬼和人类的爱情?傻逼熊和人类的友情?科幻时代中不自私的战友?如果我相信,那估计我是吸大麻了吧?
现在的人们都是drama
queens&kings,如果一切顺利什么错误都没有,反而会夜夜噩梦。如果现在的一份爱情,没有点潜规则,出轨,不羁的性爱,那么还是不要谈论了吧。我们现在的思维,和男人一样,直接,直白,直观。我遇到的太多女朋友早就没有那种什么罗曼蒂克的憧憬。以前别人说男人用老二思考,女人用心灵思考。切,现在的两性关系中,大家都用荷尔蒙思考。我固执的不相信童话,不相信柏拉图,不相信2012,不相信星座占卜,不相信吸血鬼怪,不相信无私奉献,不相信happily
ever
after。我无法憧憬十几年后怎么给自己的孩子说那些天真的童话故事,怎么和他们说圣诞老人的故事,怎么去给他们买那充满了Hello
kitty的睡衣。然而,也许十年后,我会变得comfortably
numb,也就意味着“叛逆期”早就成为那时候后的过去。不过今天同事们大聊特聊2012的可信度,把玛雅周易都搬出来,如果真有这2012,那么我也没必要在今年生日来的时候来写篇傻不拉几的成长感谢日记,肉麻的谈论生命中重要的人。因为,真有2012的话,我们都被压在石头下面,成为下个统治地球的世纪年的化石给他们研究咯。
是什么让我们不再相信happily ever
after?答案我还是没有头绪。但是既然那么多人喜欢那型的电影,那么肯定有这些比我明亮很多的人,而我继续做我的黑暗中的拿着伏特加的舞者吧!
今天的插曲放我的女神scarlett的歌吧,最近听她的几个新单曲,赞的不得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