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关注这些留守儿童?
猫咪/文
http://s5/middle/4b164cc7h75a30cafe5f4&690
“我很想妈妈,但只能在梦里见到她……新年快到了,真盼望她能回家!”昨日,这是彭水留守儿童小涛在他的日记中写下了他的新年愿望。
昨晚,凤凰卫视《走遍大中华》节目播出的贵州习水县留守儿童现状报道深深的感动了我;八岁小女孩吴忠的父母常年在东莞打工,留下年迈的爷爷和6岁的弟弟一起生活;小吴忠承担起了照顾爷爷和弟弟的重任;你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居然要像大人一样,做饭,洗衣,扫地,给爷爷洗澡,送弟弟上学;放学后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做作业,小吴忠要做饭,做家务!这一幕幕,让我的眼睛不争气的湿润。
我感动是我想起了我的过去,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也是常年在外打工,留下我和爷爷相依为命;你或许无法感受到那种思念父母的煎熬,每天回来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爷爷做的饭,听爷爷讲抗日战争的故事,然后就是在昏黄的电灯下做作业。当我长大后,又远离故乡去大城市求学,后来又南漂工作;于是现在很长时间也没有回过家,也没有见到过我的父母。其实还是一个字:穷!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如果不是想让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不是因为城里有钱赚,谁愿意背井离乡呢?谁不愿意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呢?谁又愿意一个人在大都市里忍受黑夜的孤独呢?
我就是从一个留守儿童长大的,我能深深的体会到那种苦楚!于是当我看到小吴忠时,尤其是看到那双冻得臃肿的小手在娴熟而僵硬的洗着笨拙的衣服时,我情不自禁落泪,这就是目前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也许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八岁孩子无法体会到那种生活的艰难,也许他们还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用在今天依旧现实!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5800万,这5800万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谁又来关注呢?
“父母生下我又不管我,那还不如不生。”从上小学三年级的林林口中听到如此消极的回答,实在令人心痛。林林没满周岁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林林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没文化,年纪大,在管教孙子上有心无力。久而久之,林林养成了任性的性格,极为叛逆。
小孩子最需要的是亲情的温暖,如果小孩子常年没有人管的话,那么将会对他们未来的性格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会是消极的;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孩”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不去关注他们的话,那么这些的孩子的成长将令人担忧!
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政府、学校、社会齐努力,给他们多一些关爱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如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等,使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留守儿童,孩子们,不是父母生下你不管的,而是生活所逼迫;如果爸妈不出门打工,那么家里的生活就没有保障,希望你们能理解爸妈的难处!希望你们能健健康康的成长!你们是爸妈未来的期望。
猫咪其他精彩博文:
[农民工:我们和大学毕业生不是一路人]
[谁说山楂树的恋爱过时了?]
让我们为上海火灾祈祷
[我在上海静安区火灾现场]
[红灯区:请远离神圣的校园]
[你一辈子无法忘却的瞬间]
[高房价成为我们婚姻的梦靥]
[酒店不为人知的性交易规则]
[满庭芳
- 桂花香]
[自考生:自考路上有你有我]
[当代我们还需要精神领袖吗?]
[新词两首]
[我是如何在八个月内减掉15公斤的]
[我们为什么不敢讲真话了?]
[单身男:我是如何中了酒托女的圈套]
[假如您的孩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作为家长您会怎么对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