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是海归啊,你们这不有毛病吗,放着好好的国外不呆,哭着喊着上这来生孩子,为什么啊?再说了,你们一张带中国字的证明都没有,那在我们看来,就是未婚生子,怎么给你们开这证件啊!”
对于刘斐的辞职,大家都觉得意外和不平,尤其是马其,一直耿耿于怀,但刘斐执意如此,他为了照顾怀孕老婆的情绪,也就暂时不提了。最开心的,应该是欣莱了,她几乎天天都和刘斐通电话,还可以约着一起去医院检查,有伴的感觉美极了。
金色的秋天很快就过去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大风降温,直接让北京进入了漫长的冬季。在四季如春的奥克兰生活了十几年的欣莱,本该极不适应北半球这个冰雪城市的寒冬,可是因为怀孕的缘故,她居然成了家里最不怕冷的人。欣莱想起她家邻居的一个洋人小男孩,一年四季,都是穿着短袖短裤,脸蛋总是红扑扑的,脑袋顶上永远都冒着热气。欣莱觉得自己的状态就很像他。虽然没有冒气,但却像是揣着个小火炉,呆在家里,她都不用穿袜子。动不动就热得直冒汗。最近,欣莱又添了一新毛病,老放电。凡是她手指碰到的地方,都是火星四射。后来发展到摸着木头门框,也会
“啪…啪…啪”作响。为了安全起见,她不再接触电源开关。欣莱得意地问子由:
“老公,你还记得哈里波特手里的魔棒吗?”她一举自己的手指头,点了点子由的脑门,一朵火花闪了出来,打得子由一哆嗦。欣莱乐不可支:
“你看,我这个有没有一点魔棒的意思?如果点过的地方还能变出一堆黄金来,那就更完美了!”
子由边躲边嚷嚷:
“你这个无聊的小巫婆,你就不怕电到肚子里的小宝宝吗?”这招还真见效,欣莱马上诚惶诚恐地停止了打火花的游戏,她信以为真了:“糟了,我怎么忘了这事了,子由,你说会有事吗?
”
由于天气越来越恶劣,子由的母亲也没有以前那么勤地往他家跑了。不过,电话是少不了的。眼看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生了,她突然想起来儿子媳妇还没去办生育服务证呢。子由虽然拿了PR,但还保留着北京户口,只是欣莱,很小就移民过去了,早就拿了新西兰国籍。他们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原本想就按照外国人在中国生小孩的程序办。但老太太通过多方打听,得出结论来,这样会给生育以及产后小孩的各项疾病预防措施带来不便。关键是,如果这样,他们的宝贝孙子就落不了中国户口了。
为了这个,欣莱特地给新西兰的父母打了好几个越洋电话,好消息是,欣莱一家在北京的户口可能还没有取消。子由特地去了趟欣莱家原来的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人一查电脑,居然还在,也算是漏网之鱼了。子由和欣莱偷着乐了一天,没想到小宝宝还能混个中国身份!他们特地挑了个好天气,跑到了欣莱家所在的街道居委会,婆婆说了,生育服务证就是由他们开。生着煤炉的小屋子里坐着好几位大婶,看着闯进来的两位年轻人,她们热情地问:
“有什么事能帮你们啊?”
子由一指欣莱挺着的大肚子:“对不起,我们想办个生育证。”
“哟,都快生了吧,你们可真够沉得住气儿的,这会儿还没办呢,告诉你们吧,到时候到医院接生,还有孩子生下来要打的预防针,可都得凭这个小红本儿呢!”大婶们教育起他们来,子由赶紧点头:
“是,是,是,这不赶紧来了吗!”
“行,结婚证呢?”
子由拿出了他们在新西兰的结婚证书,递了过去。
“哎哟妈呀,这我们哪看得懂啊,小伙子,你这都写的啥啊?”
也是,新西兰政府出具的当然是英文的文件啦,子由直敲自己脑袋,怎么忘了这茬,应该先做个翻译的。
“对不起,我们在国外结的婚。”
“合着是海归啊,你们这不有毛病吗,放着好好的国外不呆,哭着喊着上这来生孩子,为什么啊?”大婶们较上劲了。“再说了,你们一张带中国字的证明都没有,那在我们看来,就是未婚生子,怎么给你们开这证件啊!”
欣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了,怎么给孩子办个证这么难呢。看着她着急的样子,居委会的领导们又于心不忍了,她们商量了半天,给两人指了一条道,去区里的婚姻登记所试试。为了保险起见,子由决定先回家,把文件准备得充分些。
这两天的气候,恶劣到了极点.空气里充满了黑色的灰尘,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无边的黑雾之中,不见天日。欣莱把所有的窗户都封得死死的,还是抵挡不住沙尘的入侵。没一会,鼻孔里就是黑乎乎的了。第一次见识如此可怕的沙尘暴,欣莱觉得自己快要疯掉了。她拒绝出门,子由只好自己去了趟新西兰大使馆的办事处。还是那个老地方,却没有了当年子由出国时的热闹劲儿。那时候,新西兰刚刚向中国每年开放两千个留学生名额,优越的学习环境,相对欧美较低廉的学费,吸引了大量的人蜂拥而至。子由记得那时大门是有两三个门卫把守的,没有护照或者受理的证明,是不能进去的。所以,门外总是挤满了等着递交材料的人群,还有各种移民中介和旅行社雇来的人,在到处散发宣传单。可是现在,大门可以长驱直入,整个大楼也是冷冷清清的,子由坐电梯上到办事大厅的楼层,里面很安静,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个人在排号等候。子由拿了个号,坐了下来,旁边一位拿着大叠申请材料的年轻男孩凑了过来:
“你是办移民吗?”
子由估计他不是中介就是旅行社的。他笑了笑说:
“不是,我早移民了。”
“哦,那您是赶早了。看看现在,纽币越升越高,去新西兰读个书,比澳洲还贵!问题是移民政策还一改再改,那么苛刻,花了大把的银子,
还指不定能不能移民, 谁还敢上那去啊。现在就我们火,去旅游的倒是乌央乌央的。”
他显了显挂在胸口的某某旅行社的名牌。这个人说的倒是事实:新西兰政府也有他们的顾虑,前几年移民的口子放得太快太大,一下子涌进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可是社会的各个环节却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不具备应付的能力,交通,治安,就业,都出现了问题,直接导致了大量矛盾和冲突。他们只好收紧口子,希望能快速把现有的问题先消化掉,再图后续。子由呆在奥克兰的这几年,眼见着社会治安越来越坏,房价等生活消费越来越高,虽然不能完全归罪于移民制度的失策,但人们的确是深受其害。
新浪文化博客原创连载收录
新西兰华文《镜报》专栏连载
新浪文化漫谈论坛精华版载
文化漫谈长篇连载精品集锦收录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重点推荐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博乐推荐
《开车换左舵》何帆著相关连接
《开车换左舵》(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bnf2.html
《开车换左舵》(6-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bnez.html
《开车换左舵》(11-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bnew.html
《开车换左舵》(16-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bnes.html
《开车换左舵》(21-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bqrx.html
《开车换左舵》(26-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bzqq.html
《开车换左舵》(31-3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1fcd0100c5dl.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