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2011-11-17 13:47:53)
标签:

鲁迅

旧中国

孔乙己

闰土

肖像描写

杂谈

譬如阿Q鲁迅对他的肖像并没有细致地描绘,他所告诉我们的只是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懒洋洋的瘦伶仃、癞疮疤、黄辫子、厚嘴唇、旧毡帽。但这一切都是阿Q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地位的产物。因此,阿Q外貌上的这些特征,对表现阿Q的阶级本质和性格,就成为不可缺少的, 富有表现力的东西了。

故乡》中成年闰土的外貌是脸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了裂,皱纹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先生只抓住了几个突出特征,就把闰土这一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故乡》却是通过小说中的“我”的回忆,写出主人公肖像的变化。在“我”的回忆中,闰土还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活泼少年。但当我回到故乡。闰土又出现在眼前时,却已经不是“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年龄带来的,这里分明留着生活劳顿、精神摧残的痕迹。通过这外形的变化,也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的变化。我们已经看不见天真活泼的闰土,看见的只是在生活的重压下精神有些麻木的闰土了。

《孔乙己》中他这样写了孔乙己的肖像: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洗。”“青白脸色”是不事劳动又营养不足的结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被压迫、被侮辱的标记,衣服破脏和花白胡子乱蓬蓬的是孔乙己贫穷而又懒散的证明。特别是那件长衫,鲁迅先生是着重写了的。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社会穷读书人的精神状态:他的经济地位是低下的,但在思想上却仍然把自己看成一个“上等人”,即使穷得“站着喝酒”,也不肯脱掉那标志着“读书人”、“上智者”的长衫。这种矛盾着的外相,正是孔乙己在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下所形成的读书高贵、劳动卑贱、欲上不能欲下则不甘心的病态心理的集中表现。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外部形象的这几个特征,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身份、教养、现实的经济地位和精神状态。这和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前的旧知识分子的精细地观察和深刻地认识是分不开的。

在《祝福》中,鲁迅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了四次比较集中的描绘。她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头上扎着白头绳”表示她新寡,“脸色青黄”是痛苦生活的体现,“两颊却还是红的”显示出在她身上还存在着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希望,“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展示出她悲痛、胆怯的心境和沉静安分的性格。只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个勤劳朴实、老实能干、心怀苦痛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而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时服饰没有变,但“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这外貌的巨大变化,准确地再现出了被卖再嫁、再次守寡、爱子惨死等深重苦难给祥林嫂带来的巨大苦痛。在祭祀时,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遭到拒绝,“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所有这些正是她内心受到极度煎熬的真实写照。最后,当祥林嫂身陷绝境的时候,她的外貌、眼神的变化更加令人颤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先生四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每一次都不同。从“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到“眼睛窈陷下去”,再到“眼珠间或一轮”;从“脸色青黄”,到变作“灰黑”,再到“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这种对肖像的变化描写,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一生的苦难历程。

    总之,在肖像描写上,鲁迅先生不仅善于选取人物肖像的特征,而且还善于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法来描写这些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