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抒怀……扩群

(2022-07-20 10:06:34)

抒怀耄耋同学群扩群

昨天,群里居然有七个点赞簇拥到我名下


抒怀……扩群

    点赞我的什么?点赞我的一篇拙诗。近日,我们这个老同学群陆续扩群,由五位增至16位。这许多人都是1957年毕业的中专同学。在漫长的岁月里音讯稀少,夕阳西下的时光里竟然相逢于网络上。喜仰久违的尊容,欣读罕见的吉言,自然欣慰不已。想说的话太多太多。情不自禁,便在键盘上敲打这么一篇,

老同学群扩群抒怀

农家童蒙见识低,怵头离乡去外地。

保府迢迢三百里,投考只图念得起。

寒门登科二百四,怯步背起小行李。

新砖校舍旷北关,开学典礼四个班。

礼堂宽大兼饭厅,木板通铺薄衾暖。

蓝水蘸笔写作业,读罢初专升中专。

毕业敕如扬沙机,六载同窗撒东西。

校庆相视知天命,脸庞褶皱若霜击。

耳顺犹如筝断线,聊以天天过星期。

忆昔最忆老同学,通话千里情依依。

不谈混到啥级别,酣唠爱好与身体。

生前晤面成奢望,孰料重逢@群里。

男生女生成翁媪,神采镌铄嗓音悉。

感叹多位归去早,未及这般玩手机。

“抒怀”是古文言词。我虽然用了这个老词儿,却并不太懂,顶多就是个一知半解。至于诗词韵律的驾驭,格调的运用,更不够水准,仅仅是个爱好,照猫画虎,拿不出手。好在是给老同学看,没有丢面子问题。所以发到群里。即便欠佳,也是情谊的表达。即便被评个一无是处,也是不可多得的高见,反而觉得近乎。

出乎意外的是,诸位竟如此大肆夸奖,用了这么多过奖过誉,老同学之间不该用的褒词。

对此,我先是费解。老同学了,最熟悉不过。谁都清楚我肚里那点墨水,根本不是什么“诗才”“人才”!“敬佩”就更跑调了。可是又想,都耄耋高龄了,多半辈子的过来人了,又是老同学圈内,完全没有了客套、奉承等等应酬性那一套。大家认同、赏识的,是内容,即长达六年之久的同窗情谊和数十年的呼应。而今,鄙人拙作是他们的心曲,或者说,是彼此早已想唱的同一首歌。《同一首歌》中不是这么唱的吗,“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 给了我们同一首歌”要把这说成“诗才”“人才”,则非也,根本不是。实事求是地讲,还是老同学总会想到一块儿,互相知道彼此“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抒怀……扩群


    据说,《同一首歌》爆红的十三个年头里,封锁大陆所有歌曲的台当局,居然挡不住台胞对这首歌的传唱。想想看,全球华人、友人艺人的同一首歌,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各个人群都有自己的星光回忆,都有自己的故事传说。我们认可鄙人这些拙句,不是也多多少少传递了这个老同学群的彼此铭刻”么,不是也折射出同一首歌的效应么。作为这个耄耋群的一员,我毕竟是知道诸位“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的,这些拙句“抒”了诸位之“怀”也是情理之中的。(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春向钱看
后一篇:2022年07月21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