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赏析之——骷髅幻戏图

(2008-05-22 23:12:12)
标签:

摘抄

分类: 中国艺术

           中国画赏析之——骷髅幻戏图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画家李嵩的一件名作。李嵩(1166—1243)钱塘(今杭州)人,少年时为木工。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山水、人物、花卉均擅,尤以风俗画见称於画史,存世作品《货郎图》、《市担婴戏图》、《骷髅幻戏图》等均是写实之作。但《骷髅幻戏图》还有「超现实主义」成分在内。 
    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在操纵著一个小骷髅。这是宋代市井木偶表演形式之一种--悬丝傀儡演出。当然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表演是由人来操纵的,而以骷髅为主角的寓意大约是反映了人生命运的虚幻、无常,倏忽幻灭之意,你今天是操纵者,或许明天你就会成为一具被操纵者。因此,人生被看透了,大约就是一具行屍走肉而已。  
    此画的含义至今仍是引人争论、莫衷一是。图中大骷髅披衣戴帽,操纵著提线骷髅,正在引诱一个小儿。画面怪诞奇诡,将生死两界,统於一画。作者用线坚韧扎实,富有变化,染色严谨、古雅,颇具宋朝院体画之特色。至於画中是写生死转化、因果轮回,还是庄子的「齐生死」观,尚待详考。

    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在操纵着一个小骷髅。骷髅旁有一副演傀儡戏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骷髅身后有一哺乳婴儿的妇人,明显是他的妻子,画面表现了画中所取的死界大小骷髅和生界妇女婴儿同处一个画面中,骷髅的嬉戏带给不懂世事婴儿乐趣,同时也带给了婴儿母亲惊恐。所以人们在看画的时候自然而然也会产生惊惧和极度的不安。但画中的婴儿却与恐怖的骷髅同时嬉闹,全然不知。其表现的意思也是多种而且耐人寻味的:

1.是因为婴儿的年幼不懂还是成人心理作用让死变得如此恐怖?

2.是因为骷髅世界并不完全是阴森毁灭还是婴儿世界原本是纯洁郁勃?是现实世界生的欲望让我们不敢直面死的威胁还是死同时意味着生的欣喜?是生界都是让我们欣喜的还是死界都是让我们恐惧的?
    北京故宫绘画馆藏有其骷髅幻戏图,人物表情甚佳,衣纹丁头鼠尾,多用直线,细而有力。又有花篮图,各种花卉深浅反正分别极清,生意具足。这是一幅宋朝的风俗画,以绘画普罗大众的市井生活为内容,但在绘画手法上却十分大胆前卫。这幅画绘画了街头傀儡艺人带同家眷于大街小巷表演的状况,并加入画家个人的人生哲理,将卖艺人画成一具骷髅骨,以傀儡寓意生命的不由自主,渗入庄子齐生死的观念。
    画中骷髅的绘画虽然不太准确,但线条精细,画家应该是看过骷髅后而执笔的。联想到曾经发现的北宋佛像,肚子里有用布做的内脏,与现代解剖学证实的人体结构基本相同。可见最迟在宋代,我大汉民族的先人在医学上就有很深的造诣了.
    这幅画上所有的人都神态平和,心情愉快。妇人坐在骷髅身后,神情安宁,看着骷髅和孩子戏耍,孩子玩得很开心,婢女姿态活泼。画面上一派祥和,就如同市井风俗中常见的天伦之乐。唯一突兀的就是那具骷髅。因而也就突出了出题齐生死的老庄思想,生死幻灭,如梦如真。生而有乐,死亦无惧。在妇人眼里,骷髅是生还是死,都无所谓,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他们依然生机勃勃。死者虽死,已无躯体,可一样可以恩泽后代,带去快乐。

 

                  寄调沁园春   吴镇
漏断元阳,爹娘搬饭,至今未休。百种乡音,千般丑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汲汲忙忙做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
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谁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候,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芒山一土丘。惺惺汗,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