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电站机组设计参数及其潜力
(2009-08-29 08:50: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长电与三总经营管理 |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三峡电站1820万千瓦的设计最大功率是以145米防洪设限水位工况下的常态运行功率。直到最近我们才从一篇有关三峡机组“满发”的报道中得知情况似有些不妙。昨天的网上路演中我们终于得知:在目前的水库高度计划为前提,三峡机组的设计最大功率是个“虚假”的数字,三峡电站很少有机会实现真正的满发。三峡电站的汛期发电总量也会因此而比预想的减少5%左右。
前些日子,我在另一短文(外界尚不知三峡机组的上述运行工况要求数据)中推测:三峡机组不能真正“满发”可能因为机组设计之初与后来的水库运行调度实践决策发生了偏差。也就是说,设计之初预想的水库汛期的常态水位是152左右,而后来的防汛调度计划将这一水位压低了,下降至145米。以至于机组无法实现满发。
有意思的是,三峡左岸电站的设计额定水头是80.6米,右岸电站的设计额定水头是85米。实际上,左岸机组的设计与施工远早于右岸机组。这似乎提示,上面的推测未别属实(虽然目前还不能完推翻),理论上说,越是后来的机组设计越能“反映”,最新的水库的防汛调度计划。所以说,三峡水库今年汛期的调度安排也许只是一种“过渡性”安排。而以后的水库调度很可能就与右岸机组的设计运行水位一致。果真这样的话,那三峡电站的试验性运行1-2年后的年设计发电量则不是目前公布的847亿度电,而是900亿度电以上。
还有一点不太引人注注意,“机组实际运行水头=145米-下游水位”。这其中的下游水位实际是可调节的,汛期葛州坝电站容量过小,弃水很多,适度压低下游水位是有可能的。
另外,即使在今年,长电可以调控的水位已经上升到146.5米,已经向真正“满发”条件迈进了一大步!未来地下机组投入运行后,水库调峰能力进一步加大,更有利于防洪设限水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