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行色色 |
从戴拜通到泉交库
乃干多地处两股河流的会合点,面对喀麦隆神山,背靠满山的彩林,是个美丽宁静的藏村。
据说明年开始这里要修公路了,多年以后,人们也许可以乘旅游车直接进入乃干多村,不必再象我们一样大费周折,也就是说乃干多村的宁静迟早会消失的。
据说明年开始这里要修公路了,多年以后,人们也许可以乘旅游车直接进入乃干多村,不必再象我们一样大费周折,也就是说乃干多村的宁静迟早会消失的。
从乃干多开始,路边就一直有清澈的河流与五彩树林相随,沿途风景秀丽,其中有一处河水拐了一个“S”行的弯,那简直活脱脱便是喀纳斯的月亮湾。
正前方,格聂神山一步步越发高大起来,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骑马的好处是我可以不用管脚下的路,一直抬头仰望着神山顶峰的白雪,直到看得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象在做白日梦。
正前方,格聂神山一步步越发高大起来,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骑马的好处是我可以不用管脚下的路,一直抬头仰望着神山顶峰的白雪,直到看得自己都觉得不真实,象在做白日梦。
黄昏,我们到达了我们的第一个营地——虎皮坝,在这里,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格聂的整个山体。
虎皮坝在藏语中的发音是“戴拜通”,我想虎皮坝的得名大约是由于坝子上长了很多深绿色的小灌木,将草坝分割得如同虎皮上的斑纹一般。
到达虎皮坝后,赵洁和阿熏相继出现发烧的迹象,Tony的脚肿了,走路都困难。我和鲁扎大叔商量,次日早晨如果有人支持不住,就必须分开马队,由一名马夫护送部分队员回热柯。
临睡前,当赵洁和阿熏因为高原反应而发烧时,我的精神却好的很,头完全不疼了,还在烤篝火聊天。我以为从今天开始高原反应该与我绝缘了,没想到一进帐篷,高原反应却悄悄的来了。
在虎皮坝度过的这个夜晚,我彻底失眠了,一整夜,一分钟也没有睡着过。
每当我睡意朦胧时,胸口就会泛上来一种难以言传的气闷,意识中仿佛总有个声音在提示我:“这样睡下去你就完了”,于是醒来,大口喘气,直到下一次困倦袭来,如此周而复始。
我多次在帐篷中坐起身来,听着自己夸张的心跳声,心中异常烦闷焦躁。毛毛也好几次被我从梦中吵醒,安慰我,拉住我的手,但我偏偏就是无法平静。
那感觉,如同梦魇的镜像,梦魇是醒不来,我是睡不去,但同样是在睡与醒的临界点上挣扎。
漫漫长夜似乎永无尽头,唯有天明才是解脱。
黎明终究是到了,还带来了一个几日以来少有的爽朗天气,格聂顶峰被早晨的太阳照得刺眼的白。
大家的身体状态也都恢复了,没有人被送回热柯。
从戴拜通向前走不多远,宽宽的河谷逐渐收窄,我们进入了一条树木茂密的峡谷。沿着峡谷上行就会来到格聂、肖扎之间的名叫“泉交库”的坝子,汉语的意思是“温暖的地方”。
从戴拜通到泉交库之间的这段河谷,已经浸透了浓浓的秋意,油画般的风景俯首皆是,美不胜收。
途中,我和这样的一个镜头擦肩而过:画面的中央是金色的树丛,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每一片树叶都熠熠生辉,树梢上,格聂顶峰神圣洁白,树下,溪水湍急,富有节奏感地层层跌落。那构图和光线都恰到好处,我需要做的其实只是按一下快门而已。
我下意识地拉了一下缰绳,我的马似乎很不满意我在这么窄的地方停下来,对我的命令不予理会,继续向前走。
回程时我们虽然也经过了这个地方,但那般完美的光线却是一去不复返。
从戴拜通到泉交库之间的这段河谷,已经浸透了浓浓的秋意,油画般的风景俯首皆是,美不胜收。
途中,我和这样的一个镜头擦肩而过:画面的中央是金色的树丛,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每一片树叶都熠熠生辉,树梢上,格聂顶峰神圣洁白,树下,溪水湍急,富有节奏感地层层跌落。那构图和光线都恰到好处,我需要做的其实只是按一下快门而已。
我下意识地拉了一下缰绳,我的马似乎很不满意我在这么窄的地方停下来,对我的命令不予理会,继续向前走。
回程时我们虽然也经过了这个地方,但那般完美的光线却是一去不复返。
后来Tony还经常抱怨,说当时我应该坚决把马队停下来拍照,其实我也同样懊悔不迭。
泉交库坝是前往冷谷寺的必经之地,也是前往肖扎湖的岔路口,当我们到达时,这里已经聚集着好几支队伍,到处都是冲锋衣登山包。
居然有这么多人来格聂,我原以为不会碰到别的队伍呢。
泉交库背靠格聂和肖扎山脚,面朝一块开阔的盆地,平静的河水在盆地上弯弯曲曲地找路前进。在这里看格聂,已经无法再看到全貌了,一面峥嵘的悬崖遮盖了雪线,格聂的顶峰只在悬崖之上露出了一部分。
居然有这么多人来格聂,我原以为不会碰到别的队伍呢。
泉交库背靠格聂和肖扎山脚,面朝一块开阔的盆地,平静的河水在盆地上弯弯曲曲地找路前进。在这里看格聂,已经无法再看到全貌了,一面峥嵘的悬崖遮盖了雪线,格聂的顶峰只在悬崖之上露出了一部分。
冷谷寺印象
在泉交库休息片刻,我们这支引人注目的马队留下了大部分行李,轻装前往冷谷寺。
寺庙所在的山谷确实有股神秘的气氛,两侧的悬崖极高,且陡峭,完全遮挡了阳光。进谷不多时,天气也逐渐阴了下来。冷谷寺的“冷”名副其实。
冷谷寺座落在神山脚下,峡谷深处,依山势兴建,层层褪了色的寺庙建筑铺在峡谷正中的山腰,寺前伫立着高大的白塔,转山的人和进香的人,远远的就能看到。寺庙右侧的悬崖上,有一道长长的经幡转折往复,不知是被哪个虔诚而勇敢的信徒挂上去的。
冷谷寺据说是康区白教的发源地,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改为黄教寺庙,正殿供奉的是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
有僧人带我们在大殿,佛堂转了一圈,寺中的廊柱、墙壁都古旧斑驳,但墙上的壁画却历久弥新,精细入微。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有一定的寓意,或是讲述着一些宗教故事,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我们不得而知。
迈入冷谷寺正殿的门槛,自然会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不仅仅是由于昏暗的灯光,高大的佛像,虔诚的僧侣,而且也是因为历史的久远。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切,已度过了八百寒暑,冷谷寺兴建时,中原还处于宋朝,西方则是黑暗愚昧的中世纪。
冷谷寺有三件稀世珍宝:母鹿角、反转海螺和格聂神山的心脏,三件法器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僧人看护。我们来到寺庙时,有幸瞻仰了其中的格聂心脏,看护僧人还用宝物轻触我的额头,大约是赐福。
冷谷寺规模不小,但相比康区其他知名寺庙,条件其实简陋的多。不过神山秘谷中未加修缮的古寺,众多宝贵的文物和神奇的法器,却比任何其他寺庙更加令人称奇。
寺庙所在的山谷确实有股神秘的气氛,两侧的悬崖极高,且陡峭,完全遮挡了阳光。进谷不多时,天气也逐渐阴了下来。冷谷寺的“冷”名副其实。
冷谷寺座落在神山脚下,峡谷深处,依山势兴建,层层褪了色的寺庙建筑铺在峡谷正中的山腰,寺前伫立着高大的白塔,转山的人和进香的人,远远的就能看到。寺庙右侧的悬崖上,有一道长长的经幡转折往复,不知是被哪个虔诚而勇敢的信徒挂上去的。
冷谷寺据说是康区白教的发源地,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改为黄教寺庙,正殿供奉的是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
有僧人带我们在大殿,佛堂转了一圈,寺中的廊柱、墙壁都古旧斑驳,但墙上的壁画却历久弥新,精细入微。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有一定的寓意,或是讲述着一些宗教故事,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我们不得而知。
迈入冷谷寺正殿的门槛,自然会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不仅仅是由于昏暗的灯光,高大的佛像,虔诚的僧侣,而且也是因为历史的久远。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切,已度过了八百寒暑,冷谷寺兴建时,中原还处于宋朝,西方则是黑暗愚昧的中世纪。
冷谷寺有三件稀世珍宝:母鹿角、反转海螺和格聂神山的心脏,三件法器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僧人看护。我们来到寺庙时,有幸瞻仰了其中的格聂心脏,看护僧人还用宝物轻触我的额头,大约是赐福。
冷谷寺规模不小,但相比康区其他知名寺庙,条件其实简陋的多。不过神山秘谷中未加修缮的古寺,众多宝贵的文物和神奇的法器,却比任何其他寺庙更加令人称奇。
神秘的肖扎湖
在泉交库坝宿营后,我们的队伍准备前往肖扎湖。
事先我对肖扎湖一无所知,除了知道湖的面积相当大(据梅朵说转湖需要4小时左右的时间)以外,网络上找不到其他任何有关的文字和照片,鲁扎大叔对肖扎湖的描述也是语焉不详,再加上他那半生不熟的汉语,更无法带给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
肖扎湖越是神秘,我就越发向往,所以在计划中特意设计了一上午的时间去探访。
事先我对肖扎湖一无所知,除了知道湖的面积相当大(据梅朵说转湖需要4小时左右的时间)以外,网络上找不到其他任何有关的文字和照片,鲁扎大叔对肖扎湖的描述也是语焉不详,再加上他那半生不熟的汉语,更无法带给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
肖扎湖越是神秘,我就越发向往,所以在计划中特意设计了一上午的时间去探访。
我们从营地边的小路上山,因为山势陡峭,马走的异常吃力。这条路地形复杂,极少有人涉足,若非有向导,根本难以辨认。有些路段骑马无法通过,所以经常要牵马步行。
经过多次上马下马,队伍终于接近了肖扎湖。
虽然接近,但圣湖仍是不见踪迹,因为圣湖在天上。
眼前一道山崖扑面而来,坡度大约有八十度,目测高度约为500米。山崖的缺口处远远的悬挂着一道瀑布,名叫肖扎瀑布。瀑布中流下的便是肖扎湖的水,要朝拜圣湖,就要先登上这道山崖。
大家都已目瞪口呆。
根据Tony的估计,在这样的海拔,要登上崖顶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会影响我们后面的旅行计划。
鲁扎大叔已经一个人翻上了不远处的山梁,不久后返回,说前面没有路。我忽然觉得鲁扎大叔恐怕也没见到过肖扎湖,今天带路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队伍中只有我还不死心,让其他人稍等,自己打算继续向前走一段看看。
向上攀登不到十分钟,脚下的小路确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流水冲刷的一条遍布石头的沟槽,向上望,前路不明,只是山崖的坡度的确让人气馁。
无奈之下,我们的队伍只得返回营地。
其实在我们当时所在地的不远处,隔沟相望,一道坡度约30度左右的平缓山脊一直延伸到接近肖扎湖面的高度,那里应可以跑马上山,只是山脊的顶端巨石耸立,或许比我们所在的山脊更难攀登。真不知道哪一边才是上肖扎湖的正途。
经过多次上马下马,队伍终于接近了肖扎湖。
虽然接近,但圣湖仍是不见踪迹,因为圣湖在天上。
眼前一道山崖扑面而来,坡度大约有八十度,目测高度约为500米。山崖的缺口处远远的悬挂着一道瀑布,名叫肖扎瀑布。瀑布中流下的便是肖扎湖的水,要朝拜圣湖,就要先登上这道山崖。
大家都已目瞪口呆。
根据Tony的估计,在这样的海拔,要登上崖顶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会影响我们后面的旅行计划。
鲁扎大叔已经一个人翻上了不远处的山梁,不久后返回,说前面没有路。我忽然觉得鲁扎大叔恐怕也没见到过肖扎湖,今天带路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队伍中只有我还不死心,让其他人稍等,自己打算继续向前走一段看看。
向上攀登不到十分钟,脚下的小路确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流水冲刷的一条遍布石头的沟槽,向上望,前路不明,只是山崖的坡度的确让人气馁。
无奈之下,我们的队伍只得返回营地。
其实在我们当时所在地的不远处,隔沟相望,一道坡度约30度左右的平缓山脊一直延伸到接近肖扎湖面的高度,那里应可以跑马上山,只是山脊的顶端巨石耸立,或许比我们所在的山脊更难攀登。真不知道哪一边才是上肖扎湖的正途。
虽然后来梅朵答应发肖扎湖的照片给我,但毕竟我未能亲眼见到神秘的肖扎湖,这是我本次格聂之行的最大遗憾。
徒步在天堂
徒步在格聂,就像徒步在一幅画里。
还是来时那段绝美的河谷,不同的是我们一部分队员是徒步返回的,因此我们可以尽情欣赏,尽情拍照。
徒步是我倡议的,因为我觉得沿途的风景不徒简直不足以平民愤。参加者包括我和麦芽儿、Wayne、Tony、阿文。
麦芽儿虽然也不时在美景前停留拍摄,但是其猛驴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不多时就绝尘而去,再无踪迹。整个队伍也慢慢分化了,留在最后的是Wyne、Tony和我,我们时不时的架起三角架来慢慢拍,看来色驴的本质也是不会变的。
其实我们徒步的距离很短,仅从泉交库到戴拜通,但这却是我徒步走过的最美的路了。
峡谷中的宁静令人留恋,走出峡谷后的豁然开朗同样无法忘怀,行走在这广阔天地的,就只有我们三人。
我们迎着斜阳,行走在寂寥的旷野上;
我们循着流水,行走在五色彩林边;
我们心怀留恋,行走在格聂神山脚下。
徒步是我倡议的,因为我觉得沿途的风景不徒简直不足以平民愤。参加者包括我和麦芽儿、Wayne、Tony、阿文。
麦芽儿虽然也不时在美景前停留拍摄,但是其猛驴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不多时就绝尘而去,再无踪迹。整个队伍也慢慢分化了,留在最后的是Wyne、Tony和我,我们时不时的架起三角架来慢慢拍,看来色驴的本质也是不会变的。
其实我们徒步的距离很短,仅从泉交库到戴拜通,但这却是我徒步走过的最美的路了。
峡谷中的宁静令人留恋,走出峡谷后的豁然开朗同样无法忘怀,行走在这广阔天地的,就只有我们三人。
我们迎着斜阳,行走在寂寥的旷野上;
我们循着流水,行走在五色彩林边;
我们心怀留恋,行走在格聂神山脚下。
徒步在格聂,就像徒步在天堂。
前一篇:越狱,又见越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