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4b10c502gcb8c951c493f&690
博客就像自己在网上租借了个橱窗,有好东东就晒一下
六周年前的今天,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了第一篇博文《行者的家,温馨的港湾》。这些年写博客已经成了生活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了,从不知道博客为何物到自己开博、写博,到如今有空就想打开博客看看,可以说写博客、看博客已经与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
在写博中,也遇到了一些好笑好玩的事,记得当我的文章第一次被发到了新浪博客首页时(要像呵护儿童一样的呵护中国的股票…),点击该文章的人顿时上升(将近一万),而且不良的垃圾评论也很多,我丈夫吓得不轻,叫我不要乱写,免得惹麻烦。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正赶上文革,且他是一个“小心火烛”的人,有此余悸实属正常的事哦!可是我不以为然,告诉他我写东西是会注意分寸的。接着后来又有几篇文章分别发到博客首页、草根博客首页等(夫妻结伴炒股的弊端、商场为何要“养”票贩子、有一种爱叫牵挂等等),我就悄悄地不告诉他了。
每次出去旅行都是匆匆地,在外面跟着导游到处转一下,带回来一大堆的照片,整理时,往往对不上号,为了写博客,逼着自己去网上和书店搜查资料,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帮助自己回忆旅途中的快乐与遗憾。例如,这次在柏林,旅游车一会儿将我们拉到这个景点,一会儿又将我们拉到那个景点,回来后,整理照片,赶快找资料,唉!都是一个个单独介绍每一个景点的,不知道如何将他们组织起来,绞尽脑汁想办法,最后,在网上拉出一张中文版的柏林地图,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于是就以勃兰登堡门为中心,将各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下了柏林——勃兰登堡门、胜利女神柱、国… 、
柏林——波茨坦广场、柏林墙(组图)…。
另外,写博客可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不管是单位和家里,遇到不顺利、不愉快时,写一下博客,疏泄一下不良情绪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当然,通过写博客还结识了不少博友,有空相互串一下门,看看各家晒出的好东西,联络一下感情,也是一种不错的精神慰藉。今天是重阳节,看见电视里一些老人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来看自己,不陪自己说话,就说:还不如死了算了,真是觉得有些不值,小孩不看老人,不陪老人说话固然不对,但是因此自己就有死了算了的想法就更不对了;老人也应该体谅一下小辈,在当今社会小辈也有小辈的困难、压力,老人何不自己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在社区里多与一些邻居、朋友交流,也可在网上开个博客,写写自己的过去、现在,晒晒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技能也是不错的哦,与博友好好的交流一下,相信忧郁就会离您远一点了。在我的博友中就有许多老年博友,他们在博客中游刃有余地遨游着,我非常佩服他们。真希望写博客、交博友也成为大多数老年人摆脱孤独的一种愉快的选择。
行者的家,温馨的港湾
(2006-10-23
09:01:46)
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他也总是不会忘记自己的家,因为那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虽然,在家里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光,但是一旦离开它有个十天、半月,就会想到它,就是原来的不开心也会成为美好的记忆,因为我们会用种种理由为它诠释。此时,我们心里有的就是归心,希望早日回到温馨的港湾。
行者家就是所有旅行者的家,希望各位旅行者有空到我这里来坐坐,谈谈你们旅途的见闻、快乐、惊险、疲劳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