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orignal/4b10c5026ac899241025c&690
延安中央大礼堂
在凤凰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养老金并轨启动公务员担心退休金将削减一半》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304/3564960.shtml),觉得有话要说。依本人看,养老金改革应从“公仆”(公务员)开始,既然是“公仆”,就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主人”(百姓)同甘共苦。
笔者认为,养老金的改革应该体现一下“公平原则”,大家都为国家的建设,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尤其是我们的长辈,在困难时期,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付出,不计个人得失,甚至在加工资的时候还互相谦让,尽管只有几块钱(当时每人每月的生活费是8元),可是折射出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融洽、和谐,也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每当我听到父亲讲(尽管他当时只是工厂的一个普通科室干部)当时将应加的工资让给第一线的工人时,我就会肃然起敬,后来,我又听到我们单位退休的党员干部也谈到这些事,真的,我很敬重他们老一辈。当然,在战争年代,那就更不用说了,那时的党员干部,都是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的,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楷模。非常希望“焦裕禄”式的“公仆”多一点,再多一点。
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使人们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看得重起来了,我们的一些“公仆”,也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过起了“先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长此以往,“贪官”的温床,也就是这么成就的。所以,笔者认为,养老金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下面是我对养老金改革的一些想法:
其一:交养老金是每个以后要享受退休金的公民的应尽义务,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待遇的一部分事业单位(以上海为例,这些事业单位只是少数,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一样,早就缴纳养老金了)也应该缴纳养老金。
其二:公务员不能“养尊处优”,其退休金应该向“事业单位”靠拢,因为现在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不高。一个不合情理而滑稽的事实,就是公务员临退休前还要提到副处级,以退休时享受副处级的待遇,这样一来,他们的退休工资就比普通事业单位的一个教授级高工、处级干部的退休工资还要高。
其三:企业单位的退休金也应该向“事业单位”靠拢,因为企业的退休金太低。以上海为例,今年普通事业单位退休的女性工程师,退休工资在2700-2800元之间(因为公务员加了几次工资,而事业单位一直没有加,这个退休金的标准还是前几年的),和其同年龄、同年工作的企业退休工人(早退休5年),现在的退休金刚刚突破2000元,而与其同龄、同年工作的公务员退休工资却在4000-5000元之间。一个公务员的退休金和普通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差额部分就可以补贴3-4个企业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了。现在物价涨的厉害,尤其是吃的东西,一盒臭豆腐,原来2.3元,一声不响的就涨到了3元,米面蔬菜等副食品也是这样默默地涨,上海的生活成本不便宜,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留下了一身疾病,看病吃药也需要钱。根据现在的物价,找个普通的养老院就要3000元左右,而养老院可不包你的衣着和看病等。
其四:至于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可以多条腿走路,除了个人、单位缴纳的养老金和养老金再投资外,还可以开辟其他的渠道,如可以接受捐赠,象“陈光标们”慈善家,不必到处行走“发钱”,可以捐助建立养老院、托老所(居家养老,白天可以到就近的托老所,解决吃饭,娱乐等问题,费用比养老院少多了,也解决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的问题),当然政府也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给予这些企业必要的优惠政策。如果托老所普及到各个街道和居委,那么老年人的养老成本就会降低一些。政府还应制定一些支助养老事业的新政策,新举措,现在出一个贪官就是上千万,看来国家不是缺钱,关键是如何分配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独生子女、没有子女的人居多,不可能再享受到多子女的照顾,随着我们逐渐步入老年,养老的问题就会成为社会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地准备应付“老年社会”的来临,让为国家辛勤工作一辈子的老年人有个幸福的晚年。
下面是我在凤凰网上看到的另一篇文章,看了让人心寒,无德无能的人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真正的专家,一辈子为了事业奉献的人,晚年却如此凄惨。看来我们的养老金制度必须改改了。我们的“公仆”也该从自身做起,向革命的老前辈学习,自觉的和“主人”同甘共苦,共建和谐幸福的晚年生活。
史学泰斗刘起釪困居南京养老院:手抓地上辣酱吃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1_03/04/4971430_0.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