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德国看看(四)无忧宫

(2018-08-19 10:09:18)
标签:

波茨坦

无忧宫

杂谈

分类: 德、瑞之行
去德国看看(四)无忧宫

无忧宫全景图(选自网络)
     在距离德国首都柏林不远处的波茨坦北郊,坐落着一座洛可可式宫殿,该宫殿取名无忧(Sans Soucid在法语中是 无忧无虑的意思),始建于18世纪中期,其全部园林建筑工程前后约持续了五十年之久。整个园林占地面积 290公顷,规模相当于中国北京的颐和园。在二战时期,无忧宫侥幸得以远离战争的炮火,各个建筑基本保持完好无损。

宫殿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

    1745年1月13日腓特列大帝下旨建造波茨坦的行宫。

    根据腓特列大帝的草图,由建筑师乔治·温彻斯劳斯·冯·克诺伯斯多夫完成了设计图。据说是仿照了凡尔赛宫。

    腓特烈二世(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是普鲁士王国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欧洲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

    军事史说,腓特烈确实很光辉,他的军事改革,不但引领了近代发展潮流。昔日孱弱的普鲁士,更在他手里领土扩大了一点六倍,一跃成为欧洲新兴强国。未来统一德意志的伟业,近代史那个极其好战的德国,都是在他手里奠基。

http://s9/mw690/001neezfzy7mWYvSHnq98&690

宫殿后身的围廊

http://s7/mw690/001neezfzy7mWYwGyx036&690

     腓特烈大帝在波茨坦王宫中演奏长笛。腓特烈大帝在欧洲留下了“战神”的威名,同时也留下好几部长笛作品。


够奢华,够富丽堂皇!
     欧洲的帝王们都在追求所谓凡尔赛风格,共同的特点是,极尽奢华。惊叹了几回,再见也就惊叹不起来了。呵呵!

    让我惊艳的是,无忧宫其实是构建在一座葡萄山上!十三世纪里,勃兰登堡地区久已种满了葡萄园,但也只有另类的腓特烈二世敢把葡萄引入行宫,让这些普通的葡萄藤,构建出梯形露台的中心装饰物,再配上伫立在沙山顶上那座精致的宫殿,让一切尽可能得融入大自然的氛围。“它是我在葡萄山上的小屋”他曾如此说过。

    好个“小屋”!呵呵!

    120节左右的阶梯从下面的花园往上的主宫延伸。

    很有创意的设计,既不是法式的,也不是英式的,是腓特烈大帝式的。

无忧宫花园里的雕塑
    除发生战争之 外,每年的四月底到十月初,这位视文学艺术为乐的国王都会居住在无忧宫内,和柏林科学研究院的学者们,以及著名的启蒙学者,例如伏尔泰等,围坐一桌,高谈阔论,交流思想,讽喻时弊,探讨思想和政治等 诸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普鲁士宫廷史中小有名气的“一桌人”

     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势力。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启蒙运动的三个核心。第一,理性主义。第二,进步主义。第三,自由民主。

       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得到宫廷文学侍从的职位待遇。

     腓特烈大帝,开办学 校,重视教育,标榜“科学与理性”,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大力推动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无忧宫花园里的雕塑

http://s5/mw690/001neezfzy7mSriaDbK64&690
    据说,腓特列二世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冯·不伦瑞克因为情感不合长期分居。伊丽莎白皇后只能住在柏林的美丽堡里,两宫遥遥相隔百里。漫漫四十年里,腓特列从未允许她踏入无忧宫,同时,还严禁任何女性出入无忧宫。因此,无忧宫又一度被世人称为“无妇宫”。

   “各家一本难念的经”,帝王家的经不见得比百姓家的好念,尽管他们有钱、有权又有势。
    


喷泉侧边的雕塑
把深处的景象拉出来......像是座陵墓。

http://s13/mw690/001neezfzy7mS2aPvpGfc&690
仔细看,远处有座亭子.....说是叫“中国楼”。

http://s11/mw690/001neezfzy7mS2bcuqm6a&690
          这“中国楼”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中国的建筑,造型像个蒙古包。据说这位腓特烈大帝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欧洲,中国只是他的一个遥远的梦。这蒙古包的造型,难不成是受当年征服过欧洲的成吉思汗的影响?我这联想是不是还有点道理?

http://s15/mw690/001neezfzy7mSlW69m6ce&690

     周围站立着人物雕像,应该是中国人吧,“中国楼”嘛!这些雕像都确确实实是镀金的,包括整个亭楼外壁都是镀金的。真是有钱。

http://s12/mw690/001neezfzy7mSm1IBNV1b&690
         仔细看来,这哪儿有一点像中国人?从长相到穿戴,再到手里弹的那面琴。呵呵呵!我不得不笑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你金子使得再多,不像啊!陛下!也难怪,即便尊为大帝,也没见识过中国嘛!几百年前,去趟中国那得多难啊!哪像现在,只是十来个小时的行程而已。

http://s12/mw690/001neezfzy7mSmXksgr3b&690
波茨坦磨坊 

      步波茨坦,在无忧宫的宫门外10米处,人们会看到一个风车老磨坊。

     传说当时腓特烈二世在修建皇宫时,曾经要求磨坊主拆掉或迁开 这个挡住皇宫大门的磨坊,但磨坊主认为皇帝的要求是无理的,上告到当时的法院,最后磨坊主胜诉,磨坊得以保留下来。后来,这座风车也 成了无忧宫的一个点缀。

   无忧宫外一位穿古装、吹长笛的表演者。

http://s10/mw690/001neezfzy7mSq53ymR89&690
回望“无忧宫”

    结束这次德、瑞旅行的前一天,我们才来到波茨坦。起点是柏林,又要回到柏林。

    回到北京后,发了一条微博,德国印象:“一个不作不死,死而复生的国家。球踢得还行,但不精彩。对对手失礼后道歉。懂得道歉。”当时,世界杯激战正酣,所以提到了足球,还提到了德国队向瑞典队道歉的事。

    德国人最著名的道歉是华沙之”。1970127,勃兰特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 

  http://s9/mw690/001neezfzy7mTYibCwE88&690
   勃兰特后来在谈到他的华沙之跪时说,“面对百万受害者,我只做了在语言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有外国评论家还这样写道:“他没有必要下跪,而他却为那些应该下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

    然而,德国明镜杂志随后作了民众调查访问,48%的德国人认为这太出格,41%认为很恰当,11%中立。

    说到德国,二战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