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德国看看(二)夏洛腾堡宫

(2018-08-10 13:41:46)
标签:

德国

柏林

夏洛腾堡

杂谈

分类: 德、瑞之行
去德国看看二)夏洛腾堡宫
http://s6/mw690/001neezfzy7mHadUACh65&690

     夏洛滕堡宫是德国柏林现存最大的霍亨索伦王朝宫殿,普鲁士王国时期巴洛克建筑的代表。

http://s4/mw690/001neezfzy7mHaeveqT23&690

    和柏林大部分建筑一样,夏洛滕堡宫在二战期间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过20多年的重建,宫殿建筑群才恢复了原貌。

    17世纪末,其花园为法国风格,18世纪末,部分花坛改成英式园林。

    法式花园,具有庄重典雅的贵族气势,完全人工化。对称和秩序是法式风格设计的核心,这意味着从远处观看更能欣赏到法式花园整体的设计风格之美。

    英式花园设计应该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了,英国的风景式花园采用的是典型自然式布局,模仿纯天然景观的野趣美,以自然式地形、水体、园路和植物来组织庭园,体现出浓郁的自然情趣。在英式的花园设计中,人工雕琢的痕迹相对较少,把人和自然更巧妙地融合到一起。

    第一幅照片,看起来很英式,第二幅有既有英式的也法式的味道,总而言之,这个花园是法英结合的产物。

http://s1/mw690/001neezfzy7mHaehx6ge0&690

     夏洛滕堡宫始建于1695年,是为了当时的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妻子夏洛特专门修建的一座避暑行宫。

http://s7/mw690/001neezfzy7mHadHmfA16&690
夏洛腾堡宫正门

http://s3/mw690/001neezfzy7mHadOuk212&690

     庭院中心是安德烈亚斯·施吕特尔于1696-97所作勃兰登堡选帝侯威廉骑马像,表现了他一贯的军人气概。在二战以前一直立在柏林城堡外的长桥上,后来在用船运来的途中,和小船一起沉在了特格尔港口。直到1950年才被找到,两年后重又竖起。


http://s5/mw690/001neezfzy7mHaiJvSIf4&690

    普鲁士王国:1701年, 1月18日,勃兰登堡-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德意志统一前,普鲁士和奥地利同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当时欧洲列强之一,19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取得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外的德意志,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

http://s15/mw690/001neezfzy7mHamwYVMce&690
夏洛特王后像
     1701年,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加冕普鲁士国王,改称腓特烈一世,夏洛特也自然成为皇后。而宫殿的改名,是在1705年夏洛特皇后去世以后,腓特烈一世为了纪念他的爱妻而将其改称为夏洛滕堡宫。最初,宫殿的规模比较小,腓特烈一世称帝后不久,整座宫殿就开始了扩建,扩建工程一直持续了100多年。最早扩建的部分仿照了巴黎的凡尔赛宫,随后花园又出现了英式风格的设计与建筑。

http://s10/mw690/001neezfzy7mHam6Jnz19&690
    进入夏洛腾堡宫内,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到处都摆放着中国瓷器,可见这位皇后是多么喜爱中国瓷器。


http://s13/mw690/001neezfzy7mHameFCA6c&690
    几乎在夏洛腾堡宫的每一个房间里,都可以看到来自中国17世纪左右的瓷器装饰品,在其他欧式家具的对比之下,这些独具风情的装饰品格外显眼。

http://s6/mw690/001neezfzy7mHamp4uVa5&690

http://s11/mw690/001neezfzy7mHamL1r4fa&690

http://s8/mw690/001neezfzy7mHaqH8XR67&690
绘有中国图案的大键琴

    在夏洛特的房间里,人们可以看到壁炉上摆满的青花瓷饰品,或画有凤凰、中式古建筑的花瓶以及各种观音造型的瓷器等。夏洛特甚至还让人在她心爱的大键琴上画上具有中国风格的绘画,以表达她对当时中国潮流的热爱。


http://s1/mw690/001neezfzy7mHaqQUHCf0&690

    300多年前中国比欧洲更为先进,来自中国的一切事物都令欧洲人感兴趣,也因此产生了更多的贸易往来。当时的欧洲人还不会生产瓷器,瓷器并不是人们使用的物品,而只被当作展品,因此瓷器也被欧洲人称作“白色的金子”。


http://s7/mw690/001neezfzy7mHaryS5836&690

http://s9/mw690/001neezfzy7mHeKn0XC98&690
    夏洛腾堡宫中的中国瓷器陈列室是最能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夏洛特收藏中国瓷器狂热的地方。它位于宫殿一层的一间屋子里,瓷器陈列室也被称为夏洛腾堡宫“最有名的房间”。
    走进瓷器陈列室,60平米的房间内,墙壁四周从上到下,被夏洛特收藏的2700件瓷器饰品填充得满满当当。在镶有金边的镜子的映衬下,景象十分壮观。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龙、鸟、鹰等造型的瓷器,顶着青花瓷盘的中国人雕塑,以及绘在墙面上的中国绘画。
    据史料记载,由于西方在16世纪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海运能力,相当数量的中国瓷器由海上丝绸之路运达欧洲,并在欧洲引起极大轰动,甚至掀起了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当年的欧洲贵族们痴迷地竞相购藏中国瓷器,在欧洲各国留下了无数的瓷器陈列室。
    
    这是在中国以外,看到的最大一批中国瓷器,就像个瓷器商店,当然这店铺豪华了点。这些瓷器应该都是大清时期的,青花还好,堆在一起看上去也还清爽,粉彩就不一样了,一大片,看起来十分热闹,少了点清雅。不知道这位皇后看了北宋晚期的“雨过天青釉”会不会喜欢。看她这收藏品味,喜欢的可能性不大。“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意境,怎是一个德国皇后领会得了的?呵呵!

 http://s13/mw690/001neezfzy7mIneF1dW1c&690



雨过天青釉

http://s15/mw690/001neezfzy7mIpR9zR44e&690

http://s10/mw690/001neezfzy7mIpQZdlTb9&690

http://s13/mw690/001neezfzy7mHaKvb5idc&690
宫中教堂
http://s15/mw690/001neezfzy7mHaKHmJE6e&690
宫中教堂
http://s16/mw690/001neezfzy7mHaKNAXJdf&690
天气极好,室外的景色很不错啊!喜欢这米白与粉蓝的搭配,清新悦目。

http://s5/mw690/001neezfzy7mHaNYuSE64&690
阳光下,色彩的层次变得丰富。

http://s12/mw690/001neezfzy7mHaObnXZ2b&690

http://s14/mw690/001neezfzy7mIrrOOO9ad&690
这个角度很美!老Z,拍得不错。

http://s12/mw690/001neezfzy7mHaSsrKrab&690
宫殿的身后有一片湖泊,典型的英式花园配置。

http://s12/mw690/001neezfzy7mHaKYpzJ8b&690
用我的卡片机拉近,再拉近.....一座横跨在两岸的桥清楚显现。

http://s12/mw690/001neezfzy7mHaMe6lJ6b&690湖边有大雁、绿头鸭,还有鸳鸯。

http://s8/mw690/001neezfzy7mIrjENXFc7&690
又漂亮又乖的鸳鸯(卡片机拍的,够清楚吧。)


http://s2/mw690/001neezfzy7mHaMyAiR91&690
        一路走来,游人不多,这里似乎不是旅游团的重点。路边,石凳上,一个女人,一边摇着童车一边在读书.......不好意思当面拍人家。走出老远,回身,用我那部卡片机,迅速拉近、再拉近.......似乎有点虚,与相机质量无关,手潮。
     这幅照片叫“德国大妈在读书”。在这个浮躁的、被手机绑架的时代,读书的人总叫人肃然起敬。

    这座夏宫规模不算很大,感觉上英国的丘吉尔庄园(布伦海姆宫)都显得比它要大一些,建筑也更雄伟一些,花园、草坪也比它漂亮许多,那可只是丘吉尔家的私家庄园啊!可见,当年大英帝国的贵族们是何等奢华。(最近,特朗普访英,特蕾莎梅就是在这里与他会谈的。)它更不能与俄罗斯彼得大帝的夏宫相比,小气了很多。不过我们看到了那么多中国瓷器,怀想了当年大清帝国的贸易盛景,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这只是德国皇家的夏宫,它的正宫在哪里?难不成被我们漏掉了?


************************************************************************************************************

题外的话:我的卡片机

      行前,老Z和女儿悄悄商量着要给我买一部新相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我知道后,坚决不干,说,我这卡片机好着呢,为什么要换?他们说,现在谁还用卡片机啊!至少也得单电吧。我说,不愿意背一部更重的家伙,太累。再说,手机又没那么大的变焦。我就是喜欢卡片机。无奈,他们只好放弃。

      观察了一下,用卡片机的真是少之又少,除了少数用单反的,大部分人都举着个手机拍照。但是我觉着,于旅行,用手机拍照显得过于浮皮潦草。还是我的卡片机好,又轻便、变焦比老Z的单反还厉害,清晰度也够用。有时候老Z还会说,你来拍一张,拉近一点儿......其实,拍照这事儿,家伙什儿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眼光和视角。

     卡片机已用坏一部。那部是女儿送的。变焦巨大,有GPS功能,自动标注拍照地点,非常好用。被我称为“卡片机中的战斗机”。从英国回来,镜头上出现了花斑。可能是受潮了。本想拿去修理一下,可老Z说,与其修,还不如买部新的。如今这部相机还放在柜子里,没舍得扔。不管什么物件,用久了,就会对它产生感情。

     往后,我还会背着我的卡片机周游世界。不管别人如何鄙视,本老太不在乎。呵呵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89EN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可语…
后一篇:幸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