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母校,服务校友的工作是崇高的/钟国端
(2022-08-01 13:01:05)
标签:
服务母校服务校友崇高的天山中学校友会讲话钟国端 |
分类: 校友会活动 |
服务母校,服务校友的工作是崇高的
----在天山中学校友会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编者按】
这是上海市天山中学校友会编的校友文集《岁月如歌》(第二集)的另一篇序。这个序,实际是八十多岁的钟国端老校长2008年5月在天山中学校友会理事扩大会议上的一个讲话。
这次理事扩大会议是天山中学校友会成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上,常务副会长夏炽耀作了《团结鼓劲 再创佳绩》的工作报告,对校友会三年多来的工作做了总结。还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十个校友工作的先进集体和51名先进个人。我分会也作了发言,并被评为先进集体;我分会的名誉会长陶孝纯和秘书长陈达仁被评为先进个人。我做为校友会的理事和副会长参加了这次会议。我的同学好友张宝林应邀专程从北京回母校参加了会议,并被增补为校友会常务理事。
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再一次荣幸地听了老校长钟国端的讲话。在我六届分会成立会上,老校长提出校友会的工作方针是服务校友,服务母校。在这次会议上,老校长从弘扬人文精神的高度,阐述了校友会的工作意义。他说:“你们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服务母校,服务校友,不是简单的开开会,也不是单纯地组织同学碰碰面。这是在弘扬人文精神。”“不忘同学,不忘恩师,不忘母校,不忘成长环境,就是人文精神!”对老校长的这个讲话,我是深有体会的。本人就是在组织和参加校友会的活动中得到了友谊和快乐,让自己的人格升华了。
在此,我愿把老校长的这个讲话推荐给各位博友。我想,珍惜友谊,知道感恩,这是我们人类美好人性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保持和发扬这一优良的传统,我们这个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吕佩浩 2009年12月12日
今天在座的同学有不少校友会骨干。如此之多的同学,离开自己的母校几十年了,老了,还想念着母校,想念着同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母校,看望老师,看望同学,这本身就是天山中学的办学成果。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境界的。
同学们年老了,有机会参与校友会活动,这是一种幸运。年纪大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还有机会奉献,应当感到珍惜。对此,我是有些体会的。我参加了两个校友会。一个是上海中学校友会,一个是圣约翰大学校友会(早年我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每次到校友会去,干什么?装信封、贴邮票,为四五十年前的同学服务。我很珍惜,也感到很幸福。有一个女同学老了,身边没有亲人,住在养老院。我们把校友会的刊物寄给她,可以想像她是多么高兴。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奉献,是值得尊重的,又是很幸运的。当年梁启超老先生身患重病,他的两个学生来看望他,劝他身体不好还是休养为要。梁老先生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堂。”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校友陶燕华请我为他的学生讲课,说我的课很受学生欢迎。虽然我已经老了,但我还是很愿意,不仅愿意,还要讲到讲不动为止!我愿意给同学们讲课,一直讲到声音发不出,脑子糊涂了不能讲为止。这不是大道理,这就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天山中学校友会确实有成绩。一所中学的校友会,工作做到这个程度,不容易。《岁月如歌》出版后,我每篇都仔细看。有位叫傅家强的向我要了一本,从头到底,越看越感动。为什么?感情真实!“几十年了,还怀念母校、怀念老师、怀念同学,你这个校长没有白当。”一个与天山中学无关的人,都会这样看得津津有味,说明这本书确实有感人的地方。
长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我是其中成员)也充分肯定了天山中学重视和发挥校友资源的做法,有篇文章专门写了我们组织的校友讲师团。我说过,讲师团水平高于现在的在职教师。我并不是有意贬低现在的任课教师,这些校友(讲师团成员)经历过很多很多的磨难和考验,讲的都是人生感悟,很有素养,很有素质,是专家、教授级的水平。他们的人生体会,对现在的教师同样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也是十分有益的。
郭兆年校长、顾国芳书记支持校友会。他们并不觉得是麻烦,而是觉得校友会是真正服务母校、服务校友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成就。校友会的成绩,是与现任领导的关心、重视分不开的。
“校友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力量。”这是顾国芳书记说的。去年,三位当年亲手制作刘胡兰塑像的老校友回到母校,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当年,他们白手起家,连一根钢筋都没有啊。这种精神确实很令人敬佩,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潘校长(天山初级中学校长)一定要亲自送我到家,一路上对此赞不绝口。真正办教育的人,真正的教育家才懂得,把校友的成长经历传授给他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总而言之,你们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服务母校,服务校友,不是简单地开开会,也不是单纯地组织同学碰碰头。这是在弘扬人文精神。校友会没有钱,弘扬的是人文精神。参加活动,看望老师,拜访同学,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不忘同学,不忘恩师,不忘母校,不忘成长环境,就是人文精神!参加活动,人格上升。看望校友,关爱别人,自己也得到快乐,意义不一般。忘了友谊,不知感恩,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一个民族只追求物质是没有希望的!
天山中学校友会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在新世纪中学任校长,凡是毕业后集体来校的,我就让学校给500元活动经费。我认为,这点钱是不会白花的。一批又一批同学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同学回到了母校,营造的是爱的氛围。如果同学们毕业以后没有人再回来,那这所学校还有什么希望?!
最后,再谈一个实际问题。《岁月如歌》第一集很成功,希望第二集比第一集更好,一集比一集好。第一集成功了,第二集更有条件。要把文章选好,在组稿、编缉方面下点功夫。现在能写文章、懂编缉的人才不少。《校友》刊物是基础,要扩大发行,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老师、同学来关心它,爱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