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清辉洒宇寰
北京城上空的中秋月
读吕佩浩《七绝·辛丑中秋赏月》
王浴海
唐诗宋词中赏月名篇名段名句比比皆是,随手翻查,瞬间即能收获满满。既如此,是否新意已写尽,今人无从下笔了呢?
非也。
古人云:万古常新,只在一真!惟真,才是古今新意取之不尽的渊薮。吕佩浩的《七绝·辛丑中秋赏月》,对此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首句,起笔似信手拈来,平常容易,但入境快、入境深。
十五,十六,似是仅在点明时间。实际呢?是说,不限于八月十五、十六,不限于其前、其后,其始、其末。辛丑这一年,诗人一直都在望月、赏月。月亮,牵动着诗人心中的"宇寰";一个“圆”字,表露出诗人心中多少美好期盼啊!
二句中的“赏金盘”,写出了诗人入境之切,入境之深。“金盘”,本是月亮的別称,细品,意蕴十分丰富。月亮的皎洁,无私,高贵,把诗人“赏”(月)的神迷情痴写得毫发毕现,留给读者的想象力空间巨大。
诗人为什么如此锺情于中秋月呢?
更有深意在后边。
三句一出,即峰回路转,意境洞开,情思别出。
一个“纷争”,暗点现实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并不如眼前举头可见之境这般美好。诗人特别标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即在点明,伟大祖国、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中秋节,万家团圆,万户赏月,无限美好,无比美丽。而放眼世界,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仍然横行无忌,在全世界制造了无数混乱和灾难,对于中国人民享受的美好构成极大威胁。
“何时静”,蕴含着诗人多少忧愤,多少怀想,多少期盼,多少慨叹?嗟呼!诗人的爱国情怀尽在不言中。
四句,十分含蓄地给出了答案。
诗人自问自答“何时静”?
诗人祈祷、祈盼、呼吁,人类的先知先觉、大智大勇者们,应该象月壳一样无私,把清辉遍洒宇寰,创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盘”,让世界永远归于月夜一样宁静和安适。
全诗视角別致,立意高远。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写出了万千情怀,大气,高亢,耐读,韵味无穷。
其奥妙,即在植根于真的感受!
王浴海:当代散文作家,知名诗人、诗评人。其名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卷)。
中秋之夜赏金盘
七绝·辛丑中秋赏月(新韵)
吕佩浩
十五月儿十六圆,
中秋之夜赏金盘。
纷争世界何时静,
惟有清辉洒宇寰。
2021年9月22日(八月十六)夜于北京
博主和著名作家、三亚老专家诗社诗友王浴海先生在北京九华山庄(2019年5月28日拍摄)
博主夫妇和王浴海夫妇在北京九华山庄 (2019年5月28日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