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吕佩浩  赐玉 袁哲俊

(2018-04-19 11:40:22)
标签:

七绝

缅怀李硕勋烈士

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红色娘子军

吕佩浩

分类: 诗歌诗论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博主在李硕勋烈士塑像前

             李振海拍摄)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吕佩浩

    题记:李硕勋,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者之一,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1931年,时任中共广东军委书记的李硕勋,受党的委派到海南指导武装斗争,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海口东校场英勇就义。2009年,李硕勋被追认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835日,笔者一行来到烈士当年牺牲的地方,瞻仰了李硕勋纪念亭。吟七绝一首,缅怀先烈。


  当年北伐剑如虹,

  授命南征不惧凶。

  今日琼州遗物在,

  英雄浩气贯长空。

                                                                                                  20184月清明节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建在李硕勋烈士当年牺牲地的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博主拍摄)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博主一行在李硕勋烈士纪念亭展厅参观 李振海拍摄)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博主一行在李硕勋烈士纪念亭展厅参观 博主拍摄)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博主一行在李硕勋烈士纪念亭前留影 左起:贺亚生、李振海、吕佩浩、周复民



谢袁老赐玉!

 七绝·红色娘子军

                                    袁哲俊

  海角天涯同奋起,

  旗扬抗霸护人民。

  奇袭神射游击战,

  红色琼崖娘子军。

                                                                    2017年1月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

                     红色琼崖娘子军塑像          袁哲俊摄于海南琼海

  附录:一首旧作

七绝·重访兴隆华侨农场
                                                       吕佩浩
   
        2016年初春,我在海南兴隆休闲旅游期间,想得最多的是归国华侨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据统计,兴隆华侨农场先后开垦种植橡胶、胡椒、咖啡、可可、榴莲等热带经济作物1万多公顷(15万亩多)。其中优质橡胶的引进,是华侨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重大贡献。以下小令,表达了我对这些爱国老华侨的崇敬之情。
 
 
离去归来三十春,1
华侨文化爽心神。
胶林满目葱葱绿,
感念当年种树人。
    
    注1. 1984年底,我作为国际台对华侨广播部的记者,采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兴隆华侨农场召开的全国华侨企业工作会议,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星期,不仅发了会议新闻,还采制了介绍兴隆华侨农场的录音通讯《太阳河畔气象新》。此次重游那年采访已有三十一年,故云。

                                                                2016年2月5日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2016年初春,博主和夫人在海南兴隆华侨农场  (家骏拍摄)


七绝·缅怀李硕勋烈士 <wbr> <wbr>吕佩浩 <wbr> <wbr>赐玉 <wbr>袁哲俊后人摘果不忘前人种树 (家骏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