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真正作者冒辟疆
“四个一样”模式:冒辟疆就是曹雪芹
冒廉泉
把自己的经历,用“四个一样”巧妙地安排在《红楼梦》开场白里。冒辟疆的一生奇迹般地概括在《红楼梦》的开场白中。多么高明、天衣无缝的安排,奇妙得令人叫绝!
冒辟疆66岁时(1677年)在老家兴建了三间草房,取名匿峰庐。他描述匿峰庐:“把茅为盖,挂席为门,绳枢瓮牍,仅蔽风雨。”这时的水绘园已失去当年风光,秦淮桃叶渡那些诗画歌舞已成遥远的过去。宠爱的女人们一个个离他而去,陈圆圆走了,麻姑走了,董小宛走了,吴蕊仙走了,吴扣扣走了……都远去了。正是《红楼梦》第一回所描绘的场景:“陋室空空,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正是作者哀叹的:“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匿峰庐
桃叶渡青楼文化圈的歌姬李香君、王节、顾媚、沙九畹、杨漪炤远去了,那些精通音律、能诗、能画的绝代佳人们远去了,但那桃叶渡,美妙动人的歌声仿佛还在耳边,飘逸流畅的舞姿犹在眼前……冒辟疆惘然若失,一种创作冲动突袭了他。
这时他已构思、动笔了,他要把现实中的夫人苏元芳和其他能画、善唱、会舞、擅诗的女性王节、李香君、顾媚、陈圆圆、董小宛、范珏、沙九畹、杨漪炤、麻姑、吴琪、吴扣扣、蔡女萝、金晓珠、张氏女……用虚幻的黛玉、宝钗、凤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湘云、晴雯、平儿、袭人、鸳鸯、妙玉、小红……的名字“一一细考,编述一集”,用假语村言,使闺阁昭传。
董小宛
董小宛画
冒辟疆在匿峰庐,埋头创作《石头记》。
这里,我再一次重复《红楼梦》的开场白,因为它是冒辟疆一生的实录,对我们探寻《红楼梦》的作者太重要了:“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雨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贾语村’”云云。
这第一回开场白,是作者曹雪芹的经历、负罪感、与女子的交往、生活现状、愿为闺阁女子昭传的创作动机,可归结为四条:
1.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2.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3.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
4.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我们对比:
1.冒辟疆六次乡试未中,正是《红楼梦》中的“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2.冒辟疆秦淮广交才女美女,水绘园佳丽相伴,正是《红楼梦》中的“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的写照。
3.冒辟疆父辈上溯六代外放为官,五世冒鸾、十一世冒起宗贵为进士,其父冒起宗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督理七省漕储道,正是《红楼梦》中的“所赖天恩祖德”。
4.冒辟疆家境衰落,穷困潦倒,卖字为生,三间草房,把茅为盖,挂席为门,绳枢瓦牍,仅敝风雨,正是《红楼梦》中的“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的原形。
曹雪芹的四条与冒辟疆完全相同,它们严实合缝,惊人的一致!我们称它为“四个一样”。
明清之际,同时具备此“四个一样”的人可能只有冒辟疆。“冒辟疆是独特的,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具备此“四个一样”的人,其他地方不可能出现。
冒辟疆
在小说《红楼梦》中出现的“四个一样”,又是现实与虚构的独特性的一致。这个现实与虚构的独特的一致只能一个人去完成,这个人就是冒辟疆。冒辟疆在《红楼梦》中复制了“四个一样”模式,说明只有冒辟疆是小说《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冒辟疆就是曹雪芹!
冒辟疆把自己的经历,用“四个一样”,巧妙地安排在《红楼梦》开场白里。冒辟疆的一生奇迹般地概括在《红楼梦》的开场白中。多么高明、天衣无缝的安排,奇妙得令人叫绝!冒辟疆多么精明!冒辟疆是天才!冒辟疆是奇人!
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红楼梦》作者——冒辟疆。
冒辟疆具备的“四个一样”,属于著作《红楼梦》的“唯一件”,冒辟疆还具备了著作《红楼梦》的“通用件”。
1.冒辟疆是一位文学巨匠,他引领四百多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戏曲家、诗人于如皋水绘园“倡和”六十多年。这些文人雅士多数是明末清初的鸿儒、名宦、乡贤、抗清义士,他们于水绘园中,形成一个无章、无纪、松散、自由的文人团体。这个倡和运动持续了六十多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史学资料,有诗、有词、有散文、有杂记,有各种流派,有秦汉派、有唐宋派、各地域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蔚为大观。冒辟疆把这些文稿编辑成《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这部《同人集》是明清鼎革之初,空前宏伟的文史瑰宝!只有文学巨匠才能引领文坛六十多年的“倡和”运动!只有文学巨匠才能编撰文史瑰宝《同人集》!只有文学巨匠才能著作《红楼梦》!那个时代能著作《红楼梦》的文学巨匠当非冒辟疆莫属!
2.冒辟疆留有大量的诗文存世,《朴巢诗选》、《朴巢文选》、《亡姬董小宛哀辞》、《影梅庵忆语》、《水绘园诗文集》、《朴巢诗文集》,等等。
3.冒辟疆有准确的历史记载。假如我们给冒辟疆和曹雪芹各填一张个人履历表,冒辟疆的出身年月、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甚至小名绳绳都可以写得一清二楚。而胡适先生考证出的曹雪芹除了虚岁五岁(或虚岁十四岁)从南京迁回北京的记载外,“文献绝少记载”(人民文学出版社82版前言),曹雪芹的履历是白纸一张。有人说了,这和著作《红楼梦》有什么关系?没有简历也一样可以写《红楼梦》。其实关系大着呢,履历清楚说明确有冒辟疆其人,没有履历说明没有曹雪芹其人,而胡适先生的曹雪芹是虚幻的,不存在的。
据说在英国有人否定与冒辟疆同时代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引起莎士比亚后代的极大愤懑和强力反对!而我们中国否定曹雪芹的人比比皆是,怀疑曹雪芹著作《红楼梦》的大有人在,没见一个曹雪芹后代站出来愤懑或反对!那是为什么?因为根本没有著作《红楼梦》的、北京的曹雪芹那个人,而北京敦诚敦敏的朋友叫曹雪芹的人,根本没有著作《红楼梦》,即使有后人,也没有底气站出来愤懑或反对!
4.冒辟疆有“两府一园”的环境,是“诗礼簪缨之族”,是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贵介公子。
5.冒辟疆有接待百人以上聚会的场馆,有提供百人以上住食行用的经历。
6.冒辟疆有秦淮桃叶渡美女如云、轻歌曼舞的体验。
7.冒辟疆有挥金如土到卖字为计的个人遭遇。
8.冒辟疆有与董小宛“刻骨铭心”“海枯石烂”而不移的爱情故事。
9.冒辟疆家有昆剧戏班。
10.冒辟疆给美女修建尼庵。
11.冒辟疆会说如皋土话,能熟练应用如皋方言。
众多的“唯一件”和“通用件”,证明冒辟疆著作了《红楼梦》。
冒辟疆写完《红楼梦》,就虚构了这样一个情节:“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冒辟疆高明之处!这个曹雪芹“披阅”就是“点评”,“增删”就是“增补”和“删节”,好像没有“创著”之意。到底是谁写作了《红楼梦》?是那个“一把辛酸泪”的人——冒辟疆。
如皋水绘园里耸立的冒巢民先生像
2016年8月16日
【编后记】
借冒公廉泉先生《悬案不悬——冒辟疆著<</font>红楼梦>七十三证》在北京出版的机会,我的新浪博客一连18期介绍了江苏如皋红学会关于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辟疆是红楼梦真正作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是冒廉泉先生的文章,同时也适当选用了其他如派红学专家和红学爱好者的文章。应当说,这些文章受到了博友的关注、点赞,有的还被转载和收藏。北京一位贾女士一开始留言时提出责疑,认为曹雪芹如果不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么多红学家几十年里不等于白吃饭了?后来看了博文,她逐渐解开了谜团,认为胡适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找了个清人曹雪芹为作者,的确漏洞百出,把红学研究带进了死胡同。侨居澳大利亚的曾光伟先生说:“太多巧合就不是巧合,可以认定《红楼梦》就是冒辟疆所著。”
由于本人在京的休假即将结束,明天就要外出参加大学同学的辽西聚会,我的新浪博客也将转换话题。但我仍会继续关注和报道如派红学的新发现、新成果。冒廉泉先生是从对《红楼梦》文本的文化解析出发,寻找了七十三证,证明冒辟疆有很大可能是《红楼梦》真正作者。现在,上海的红学专家黄伟民变换了一个角度,从《冒辟疆全集》和他的诗文等历史、文化资料中寻找和《红楼梦》相关联的元素。黄伟民先生说:他从历史文献中查到了冒辟疆自己说的“要把几十年来自已的情亊写出来”的记载,同时,还查到,冒辟疆的亲友从冒的行李中亲眼看到冒手写的《红楼梦》(“梦纪”)草稿。在这位亲友的一再追问下,冒辟疆不得不告知他写《红楼梦》的原因,并说,此书“并非独记梦也”。这可谓冒辟疆著红楼又一铁证。黄伟民先生认为:冒辟疆80岁时皈依佛门,把所有房产都交给寺庙,所以《红楼梦》小说曾有《情僧录》的名字。据说,黄伟民先生的大作有百万字,届时,一定会有更多精彩给我们分享。如派红学研究新信息,我只能向朋友们透露到这里了。
吕佩浩于2016年8月20日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