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和朱杰仁学长在上海
诗唱和
五言诗
读史有感一一示杰仁兄
吕佩浩
歌者千千万,不如一魏徵。1
大唐声名远,太宗非叶公。2
2016年3月14日凌晨
注1. 魏徵,即魏征,古代徽通征,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宰相,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他曾向唐太宗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先后直谏200余事,为唐太宗所器重。著有《群书治要》等书。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自己充当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个人尽职的“忠臣”。魏徵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魏徵所上 《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注2. 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富强,声名远扬,史称“贞观之治”。叶公,复姓叶(she)阳,就是叶(she)阳子。典出“叶公好龙”故事。相传叶公十分喜欢龙,家里到处是龙的画像。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来到叶公家里拜访。叶公看见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喜欢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喜欢。“太宗非叶公”这句诗的意思是,唐太宗是真的听得进不同意见,而不是叶公好龙。
一级导演、上海市奉贤区原政协委员朱杰仁的和诗:
和佩浩君诗《读史有感》
见佩浩君一首新诗,甚好,颇有同感。遂和诗一首以奉。
朱杰仁
盛唐存史鉴,纳谏恰如流。
醒世恒言在,载舟亦覆舟。1
注1.
孔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
2016年3月14日
作家、诗人、书法家,原华夏时报社长张宝林赐玉:
和佩浩、杰仁二兄
张宝林
诺谔千秋事,浮沉一念中。
至今怀魏相,诤谏不愚忠。
2016年3月15日
新浪网友兴凯王志学先生赐玉:
说魏征
王志学
千年说太宗,岂止一魏征。
从谏如流者,自古有贤声。
2016年3月16日
后世为魏徵立的塑像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
*
以上赐玉和图片来自朱杰仁的博客,特致谢意!
我的同类博文:
七绝·辛亥百年有感 吕佩浩 朱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