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交流》选题策划书 杨蕾
(2015-12-13 21:49:03)
标签:
选题策划书指尖上的交流媒介传播杨蕾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 |
《指尖上的交流》选题策划书
书名:《指尖上的交流》
图书内容及特色: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嘴巴已慢慢解脱出来了。手指正当其时,电容式触摸屏和一个手指,无论用的是中指还是食指,都可以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指尖上交流”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是通过手、脸等身体部位的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然后是语言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电话电视等电子媒介的风行。现在则是网络和电子终端。传统交流方式耗时耗力,而网络交流可以将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直接而简单,成本最小。你看,现在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是一个号码,只要轻轻一点,既可以交流,也可以去除。这符合人性当中的功利需求,也迎合了当下这个社会物质化的倾向,人人喜欢直奔主题,花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产出。本书揭示了近二十年里,人们交流方式的巨大改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本书也作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信息:
姓名:蒋原伧
性别:男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职务、职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所所长,《今日先锋》、《媒介研究》等刊物主编。
拟选理由:
《指尖上的交流》主要写了互联网社交媒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涉及的内容大多关于到媒介传播,而蒋原轮教授正是传播学研究中的泰斗。他曾经与陈华芳女士共同编著过关于传播学——《我聊故我思》这本书,在市场上颇有口碑。所以,邀请他来编写这本书再合适不过。
写作要求:
1.语言简洁易懂,有专业术语的要给以注释。
2.对于互联网媒介带来的改变和产生的问题,要有案例分析。
3.在引用数据时一律表明出处,对于书中出现的图片要注明来源
基本结构(章节目录):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读者对象及市场定位:
印数:5000册
封面以淡蓝色为主,让人有一种现代科技感,配上一幅人手拿着手机发消息的图片。书名在封一的正上方,书名的右下方写上作者,封一的正下方写上出版社的名称。封底也是淡蓝色,配上电脑图片和微博微信QQ等应用图片即可。
板式主要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正文用五号宋体字,案例分析用小五楷体字。插图如果不是自创要在图片正下方,用小五宋体字标明出处。
纸张,印刷及装订要求:
市场营销基本策略:
1.利用已经认证的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微信进行校园宣传和推广。
3.在蒋教授开设座谈会中,可以对这边书进行宣传。
选题论证:
人的嘴巴,除了用来吃饭,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来说话交流。
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它带领我们见证了中国人在吃文化上的变迁。趁着这部纪录片在大家的热议声下,我想出一本关于人际交流的书,所以把书名取成了《指尖上的交流》。一方面,人们很容易将它与《舌尖》联想到一起,方便记忆;另一方面,在人们潜意识里交流方式是传统的口头交流,忽然变成“指尖上”更会让读者去思考并且愿意翻书去一看究竟。
《指尖上的交流》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书名好记,更在于它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互联网媒介给人们的交流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这些改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书中用了许多的案例来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在文章最后,对于这一系列的详细进行了总结,从而让读者能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而本书的作者蒋原伦先生也是从事媒介传播事业多年,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请他来编写本书,会提高书的权威性。对提高书的销量也有很大帮助。
* 本文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编辑出版学专业(转本)学生
我的同类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