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外闲话】之十四  咬文嚼字三人行  朱杰仁 骄阳 吕佩浩

(2014-12-07 16:33:04)
标签:

诗外闲话

咬文嚼字

三人行

咏校友亭

诗唱和

分类: 诗歌诗论

【诗外闲话】之十四

 咬文嚼字三人行

                         朱杰仁  骄阳  吕佩浩  

 

七绝·咏校友亭

                     朱杰仁

水小桥奇石台,

凉亭六角远尘埃。

登高回望红枫树,

折桂八方报喜来。

 

七绝·步韵和杰仁兄《咏校友亭》

                                   吕佩浩

校园幽处桂花开,

小径假山池水洄。

一副楹联亭柱挂,

 两行墨宝客常来。*

 

    注:校友亭所挂楹联:“春雨无声润桃李 秋霞有意染樟槐”,由校友书法家张宝林书写。

 

七言诗·和朱杰仁《咏校友亭》

                                                  骄 阳

绿水小桥奇石台,

曲径角亭风自来。

校园登高回首望,

桂香枫红皆成才。

 

 

    这是朱杰仁博客最近发表的诗唱和。这三首诗的创作,记录了三位诗友共同推敲诗作的故事。这样的推敲,也许对探索诗创作有一些意义,故加以整理发表,以求得诗友们的赐教。

 

 

20141129日 09:30 (星期六) 朱杰仁给吕佩浩发了一个电子邮件:

    前两天我和骄阳在微信里对拙诗七绝·咏校友亭》进行了讨论,我觉得这次讨论很好,有点意思你没有意见的话,在两人的“诗外闲话”栏目发。我先征求你的意见,同时将记录稿一并发出请你审阅。题可以是《微信说诗三人行》,或者《字斟句酌三人行》。这是你同意以后的事你先看看这个记录稿。

                                                   

 (附件:骄阳说诗 提出问题  2014-1126 11:17    讨论18:08~20:43  )

 

     骄阳评说《咏校友亭》及其他

 

杰仁:这是最近写的一首拙诗,请评说,提出宝贵意见。

     咏校友亭

     水小桥奇石台,

     凉亭六角远尘埃。

     登高俯望红枫树,

     折桂回家报喜来。

 

骄阳:诗拜读了!感觉有几个字可以再斟酌。

 

杰仁:请直言相告

 

骄阳:先说第一句。前两个字单独拿出来,曲水,可图片里明明是碧水池塘呀。如果是碧水或绿水,岂不是有了绿的颜色,不比曲水好? 绿色和你后面的枫叶红相衬不也挺好?

第二句,凉亭六角为什么会远尘埃?它又不是在深山老林里。校园里的凉亭就是在尘埃里。

“远尘埃”用在这里很牵强呢。我觉得那个凉亭是凉亭六角风自来。这个风不仅是自然风,还应该是学风。

    再往下,你先给我讲讲登高俯望红枫树,折桂回家报喜来是什么意思?俯望两个字太平淡,人在高处,目光自然是俯望,这两个字唯美,缺乏诗意。诗中的一些还可以推敲让它绝妙。如果是“登高回眸”呢?这就有了一个转身的动作,也暗示你离开学校后再回首。反正这首诗想让它有灵气,您还要琢磨琢磨。最后一句重写吧,“回家这样的大白话别用在诗里了。

 

杰仁:你的评点很好,很具体。我欣赏你的直言不讳。谢谢!

    下面我转发佩浩君此前的评论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佩浩:兄此诗写得很别致,一二句写了校友亭所处环境的优美。“远尘埃”三字用得妙,一方面点明了校友亭在校园一隅幽静处,更深层的意思是说,学校是塑造人灵魂的地方,要摆脱铜臭气。末两句“登高俯望红枫树,折桂回家报喜来”,表达了毕业校友事业有成回到母校的喜悦心情。折桂,本喻科举及第。桂:桂树枝。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科举考试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校友亭旁有校友新移植的桂树。朱兄这里借喻老校友事业有成后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末两句,实乃佳句也!

 

骄阳:我看了一遍那位朋友写的和诗。你俩的唱和确实不错。可以借鉴的。

    呵呵,那还是以你朋友的评价为准吧!我们看问题角度不同,所以感觉不一样呢!

 

杰仁:不,你的意见也有道理,我认可!我转发佩浩的评论,只是回答你的问题,并无堵你嘴的意思。

 

骄阳:我再想想。

 

杰仁:诗是写给大看的,大家都说好才是真好。你的意见有道理,我喜欢听尖锐的意见。

    作为学生是母校的儿女,回母校可以说是回家,但是真如你所云:大白话,那就没有诗意。你应当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一个作品有不同评价是正常的有严厉的评论,才能逼出好的作品来。

 

骄阳:对你这诗,还想说的是,凉亭几个角其实不太重要,诗的用词应惜字如金,别人四个字两个景,你四个字才一个景,亏大了。

如果这样

绿水小桥奇石台,

曲径角亭风自来。

校园登高回首望,

桂香枫红皆成才。

    这是从我的角度改写的回家望”这样的词语入诗还斟酌。

 

杰仁:说得有理,这样改,诗的意境比原来的好你是诗才,才女啊!

 

骄阳:过奖了!我是不懂诗律,只找感觉。这是我们视角不一样的缘故。

 

杰仁:继续评。不管评成怎样,我都有承受力

 

骄阳:我真不会评。就是看美感和新意,还要别致,有与众不同的诗意。

 

杰仁:对啊!你说的很对听到你说我的诗写得不够好特别开心。这就逼着我修改因为我只是喜欢,其实并不会写诗。呵呵!

 

骄阳:你会写诗,只是有的时候写的好,写非常凝练。有的时候写的不太好。很正常的,我们不可能每一首都是精品呀!

 

杰仁:很受鼓舞谢谢!

 

骄阳:我直言,你也习惯了!是吧?

 

杰仁:很习惯,我喜欢你这样直率。

 

骄阳:女人这样就缺乏含蓄,也不好。但没办法,性格如此。

 

杰仁:能直言是有条件的,首先是相互信任,率真,太宝贵啦!这跟男人女人没有关系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骄阳:谢谢你这样说。因为我们喜欢诗呀!好诗可以分享!

 

 

朱杰仁与吕佩浩在QQ上的交流

 

吕佩浩 16:03(2014.11.29)

   正在手机的QQ上,邮件已看,完全同意兄的意见,可共同做一期诗外闲话

 

吕佩浩 17:57:52 

    已看过骄阳的意见。骄阳的意见很好,至少为您我的诗创作又开了一个诗路。

 

吕佩浩 18:07:53 

    我赞同把一句的曲水改绿水或碧水。骄阳说得对,把曲改绿,和诗中枫树的红叶相映,在色彩上有美感。事实上,这小池在树荫下,水的确是绿色的。改绿水,也能说明,校友亭处在母校的幽静处。

 

吕佩浩 18:22:11 

    兄诗二句:凉亭六角远尘埃

    骄阳建议改:凉亭六角风自来

    骄阳认为,这风不只指自然界的风,而且也指学风。这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觉出发,可以另外写一首和诗其实,骄阳改的那首,可以说是一首颇有新意的和诗。

    朱兄这首诗是起平收式。二句的格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远尘埃(仄平平)是合律的,风自来(平仄平)放在这里就出律了。

 

朱杰仁:18:27:29 

    我准备她的改诗也发出来,只是不合律。于是就引出老问题,遵律和重意的问题。我会主张当格律是在影响你表的时候,可以不格律,写古体诗。

 

朱杰仁:18:30:16 

    比如《悯农》就不合律:

    锄禾日当午,平平仄平仄

    汗滴禾下土。平仄平仄仄

    谁知盘中餐,平平平平平

    粒粒皆辛苦。仄仄平平仄

    不也是好诗吗?

 

朱杰仁18:58:32 

    我的观点是:要尽量按律写诗,写出合乎格律的诗,如果实在调整不了,就破律写古体诗。

 

朱杰仁:19:08:23 

    李白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仄平仄仄仄平仄

   辈岂是蓬蒿人。仄仄仄仄平平平

    这两句就没有按律,而且下句是三平脚。一连四个仄声,然后奇峰突起呵成三平声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把李白放浪不羁、藐视众生的傲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反,如果一定要按上下句要“对”的要求,可能就不率性,也没有那份豪气了。你说呢?

 

吕佩浩 19:40:52 

    我同意兄遵律又不拘泥格律的意见。但“远尘埃”,能合律,又能妥切地表达己意,为什么要舍弃呢?

 

朱杰仁:哦!

 

吕佩浩 20:04:12 

    再说最后两句:

    登高俯望红枫树,

    折桂回家报喜来。

    骄阳认为“回家”一词是大白话,用在诗中不雅。我不以为然。记得五年前我们在网上发起“同写一首咏春诗”活动,老子诗《七绝·春到农家》:

东风送暖栁发芽,

红杏枝头又见花。

燕子衔泥前脚走,

耕牛后脚又回家。

诗中也有回家一词,还作为脚韵。这种白描手法,不是也受到诗友们的赞赏吗?我认为,母校,永远是毕业校友的精神家园,回家来指代回母校,给人亲切感。

 

朱杰仁:20:08:45 

    哦,讨论渐入佳境了,有些不同意见,意思哪!

 

朱杰仁:20:10:11 

    当然既能合律又能表达主旨,何乐不为

 

吕佩浩 20:28:51 

    骄阳建议把三句诗中的俯望改回眸,我认为是可的。因为我们沿着小径登假山上的校友亭,是需要回过身来,才能看到校友林处的红枫的。有这个人物动,能使画面变活。但要这样改,就要避“回”的重复,四句就不能再保留“回家”了。建议三四句改为:

    登高回望红枫树,

    折桂八方报喜来。

 

朱杰仁:20:30

    七绝·咏校友亭

   水小桥奇石台,

    凉亭六角远尘埃。

    登高回望红枫树,

    折桂八方报喜来。

    好!我诗就这样定稿。

 

吕佩浩 20:30:47 

    这样改确实好。八方,说明天山学子遍布祖国四面八方,母校是桃李满天下啊!骄阳的意见很好,开了我们的诗路。

 

朱杰仁:20:30:57 

    哈哈!这样讨论很有意思啊!

 

吕佩浩 20:36:08 

    我建议,这篇诗外闲话题目用:咬文嚼字三人行。

 

朱杰仁: 20:36:38 

    这就三人行了,三人行,必有吾师,你们俩都是吾师啊!受益匪浅哪!

 

吕佩浩 20:40:53 

    要把我俩前面诗唱和中的推敲修改也加入,一方面充实博文的篇幅,另一方面,我们的两首诗的确是推敲出来的,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吕佩浩 20:41:46 

    欢迎骄阳也来和一首。

 

朱杰仁20:44:04 

    好啊!我跟她说希望她也和一首。其实,她的改诗可作为她的和诗

 

吕佩浩 20:45:02

        只要她同意,可以把她的改诗作为和诗 

 

    朱杰仁、吕佩浩唱和过程中的短信往来

 

朱致吕  星期日 11:22014.11.23

    七绝·咏校友亭

    ——为佩浩君校友亭题照

    小桥湖水秀石台,

    六角凉亭拔萃埃。

    登高一望红枫树,

    折桂游子回家来。

    请评点修改并和一诗。

 

吕致朱  星期日 15:22

   校友亭诗,甚好。此主题我有感觉,可以和一首。但要等兄定稿,兄诗格律略有不和

 

朱致吕  星期一 3:08

    咏校友亭

   桥秀石台,

    凉亭六角拔萃埃。

    登高一望红枫树,

    折桂回家报喜来。

    基本定稿。萃,草也。请和诗!等你诗来很快就发博文。

 

 

吕致朱  星期一  9:24

    咏校友亭
    朱杰仁
   桥秀石台
    凉亭六角拔尘埃。
    登高俯望红枫树,
    折桂回家报喜来。
    二句“萃”(仄声)改“尘”(平声),后三字应仄平平,但拔尘埃,表意不清楚。三句一望俯望”。
    我的诗,马上发。

 

吕致朱  星期一 5:17

    和杰仁兄《校友亭》
    校园风景常入怀,
    小径假山绿树围。
    一幅楹联亭柱挂,
    两行墨宝沁心扉。
    朱兄平仄,开思路

朱致吕

    校园风景常入怀,

    仄平平仄平仄平
    小径假山绿树围。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一幅楹联亭柱挂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行墨宝沁心扉。

    仄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常入怀”出律了。诗中的楹联不是一幅,应为一副。

 

吕致朱  星期一 9:37

    步韵和杰仁兄《咏校友亭》

    校园幽处桂花开,

    仄平平仄仄花平

    小径假山绿水围。

   楹联亭柱挂,

    两行墨宝沁心扉。

   兄开思路。

    兄诗三句末三字建议改为:枫如火。这样似乎更有色彩感。

 

朱致吕  星期一  9:51

    我这不是题照吗?你和许多校友早就折桂了。现在还只是红枫树,且看来日红如火。

 

吕致朱  星期一  9:46

    我没有和为我登校友亭题照联想,以为兄是赞校友亭的。如是为我而写,过誉。我不知如何和诗

 

朱致吕  星期一  9:51

    那我把标题题照字样去掉,泛指吧以你为代表很多人都是折桂了回家来,包括你我以及王正华、施等等校友。

 

吕致朱  星期一  10:12

    七绝·步韵和杰仁兄《咏校友亭》

    吕佩浩

    校园幽处桂花开,

    小径假山绿水围。

    一副楹联亭柱挂,

    两行墨宝客常来。

    用来泛指好,我的和诗也好做。这样和,我较满意。兄以为然?

 

   (两人唱和至此,朱做博客正式发表两人诗唱和。博客转载了朱博文。

 

朱致吕  星期一  10:36  (2014.11.24)

    你我诗唱和已在我的新浪博客发表,请你审看。有意见快说,我好马上改。

 

吕致朱   星期一18:37

    新博文做得甚好!我己评论和转载。我诗的“小径假山绿水围”,似孤平我想把绿改清,拗救一下。另外,围,一般指围墙、围栏。形容水环绕,可用“回”。回,萦回。您说呢

兄原玉首句好像也孤平。

 

  (拗句和孤平  拗句,在格律诗中,凡是不符合格律规范的,统称拗句。所谓孤平,则是拗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就是在仄起平收的句式中,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三四二字必须都是平声,不再遵循“一三不论”法则,也就是此句除最后一字是平声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如果第三字实在改不掉,可以将第五字改仄声字为平声字。这也是拗句补救的一种,称为“拗救”。——编者注

 

朱致吕  星期二 4:37

    用“小径假山清水回”很好!

 

吕致朱  星期二 5:32

    我不想用清水回,想用池水回

 

吕致朱  星期二  10:55

    您首句也孤平,桥秀石台(平仄仄平仄仄平),秀石台改奇石台(平仄平)或山石台(平仄平),可拗救。

 

 

朱致吕  星期二 11:14

    咏校友亭

   桥奇石台

    凉亭六角远尘埃。

    登高望红枫树,

    折桂回家报喜来。

    行,改奇石台。拗救一下。二句“拔尘埃”改“远尘埃”这样可行?

 

吕致朱  星期二 11:17

   远尘埃改得极好!假山凉亭就是在校园一隅幽静处的。用远尘埃,还可以说,学校是培养人、铸造人灵魂的地方,不能占染铜臭气。

 

朱致吕  星期二 12:33

    哦,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应是远离尘埃的所在。

 

朱致吕  星期二 13:01

    小径假山清水洄

    洄,弯曲的水道。如何?

或用:

    小径假山池水偎

    偎,意同依。

    供参考。

 

吕致朱  星期二 15:52
    两者都可。我决定用:
    小径假山池水洄
    因池水的概念较明确。谢兄推敲的佳词!

 

吕致朱  星期二 15:58

    七绝·步韵和杰仁兄《咏校友亭》

    吕佩浩

    校园幽处桂花开,

    小径假山池水洄。

    一副楹联亭柱挂,

    两行墨宝客常来。

    我的和诗如是定稿,请兄的博客帮助改正。

 

      以上是朱杰仁和骄阳、朱杰仁和吕佩浩对校友亭唱和诗切磋中的微信对话和手机短信往来汇总。经过一番咬文嚼字,朱杰仁和吕佩浩关于校友亭的诗唱和最终定稿。吕佩浩的博客随即发表了这两首诗。

                                                                                                                   朱杰仁整理

                                                               2014.12.4  2: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