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市场面面观 侯增辉
标签:
图书市场面面观谁最畅销谁最赚钱畅销书啥样侯增辉 |
分类: 他山之石 |
'
侯增辉
本次调查主要在新街口新华书店内进行。这次图书市场调查的结果数据详实,有一定针对性,为图书策划和编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解决了我们之前对图书某些方面定位时的迷茫,但是也呈现了很多问题。
调查发现,新华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影视剧占据了半壁江山。近几年来,影视剧对图书销量的拉动不言而喻,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和六六的《蜗居》,在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销量一路看涨,有读者在接受采访时解释:“有时无意中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就会去书店买一本原著,因为工作等原因,不可能每天守在电视机前追看电视剧。 只要买本书,有空就可以看几页,方便还省钱。”本次调查发现,畅销的影视类书籍还有艾米的《山楂树之恋》,饶雪漫的《离歌》。
对于出版人和作家来说,畅销书意味着读者认可、金钱收益和社会影响。对于大部分作家来说,畅销书的意义尤为重要,一旦作家的某部作品成为畅销书,那么他的下一部新作品出版时,无论是起印量、版税,还是媒体报道,都会比非畅销书作家优厚得多。关于畅销书的定义,出版界向来莫衷一是,有的说1万册,有的说2万册,也有的说4万册,那么社会各界人士对畅销书的定义又是怎样的?“畅销书”指一本书出版当年,销量超过3万册的书;“超级畅销书”则应在出版后3年内,销量突破100万册;“长销书”出版后5年内,每年的平均销量应该达到2万册;“滞销书”是出版后5年内,销量不足5000册的书。根据图书市场目前的行业现状,写出一本销量达到三万册的畅销书,作家能够拿到的版税收入在十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在中国,即使写出一本畅销书,作家也无法高枕无忧,而在国外,很多作家写出一本畅销书后,收入几乎就可以吃一辈子了。
经调查发现发现,无论是文艺类图书、财经类图书,还是少儿类图书,在新华书店最显眼的位置,都能看到引进版图书的身影。从《富爸爸,穷爸爸》、《谁动了我的奶酪》到《哈利•波特》、《1Q84》,它们总能轻松赚走国人钞票。少儿图书尤其如此:从《不一样的卡梅拉》到《ISPY视觉大发现系列》,全部被引进版图书牢牢霸占!
“孩子的钱最好赚!”在少儿文学陈列柜前,工作人员告诉我:国内写童话的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卖得最好。她今年出了很多新书,销量都不错。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也一直走得很稳,但杨红樱出书的速度,远远超过郑渊洁!问鼎《2010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的是童话作家杨红樱,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书一套共20册,总销量突破2000万,平均销量每本100万册。这相当于杨红樱一个人写出了20本超级畅销书。她的《笑猫日记》系列作品,目前一共有12本,根据调查,仅《那个黑色的下午》一种书,2012年1月在全国的销量就突破6万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最让人惊讶的,杨红樱今年还杀入了教辅图书领域,《马小跳学作文》、《马小跳玩数学》、《马小跳左手历史右手地理》等纷纷出炉,其2010年版税收入达2500万,也就不足为奇了。
调查发现,畅销书作家的首富经验,都是真诚地对待读者。销量大的书都是畅销书,而畅销书风头一过,就没人买了。图书要做到经久不衰,作者必须真诚对待读者,拿出看家本领写作。凡是糊弄读者的书都不会畅销。其次,一位作家要将所有书交给一家出版社出版,这样人家才会下大力气包装你。
封面对吸引读者的购买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集中反映了图书的基本情况。在新华书店的长销书排行榜上,《史蒂夫·乔布斯传》、芮成钢的《虚实之间》,还有蔡康永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都在封面上下足了功夫。所以,站在编辑的角度上,我们要想打造一本长销书,不仅要在作者上下工夫,也要在封面上下功夫,因为封面有着引导读者购买的作用。
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是让作者自己写,还是由该书的责任编辑写合适?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写出能让读者心甘情愿为之掏钱的内容简介?就大众畅销书而言,写文案(图书的内容简介)要多用俗语。人们总是倾向于跟熟人做生意,愿意向熟人买东西,人们也更容易信任熟悉的句子,俗语能够在解除怀疑的同时,调动更多想像力和情感。说到底,文案就是研究沟通效率的问题,俗语具有沟通魔力。
综上所述,从编辑的角度来讲,本次调查报告已经鲜明地告诉我们,要想打造一本畅销书,就必须在作者、内容、封面、读者定位上下功夫。作者尽量选择名人,名人效应在图书市场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内容上,要适应大众的口味。封面上尽最大的可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他们的购买兴趣。我想,做到这几点,我们策划的图书就会在图书畅销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012年6月
这是一份写得别开生面的图书市场调查报告。作者调查报告的八大问题,条条在理。如外国作家在中国最赚钱,多么值得国人和业内人士深思啊!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文化大国。最畅销的书,为什么国人策划不出来,而让外国作家“在中国最赚钱”?!这个问题的提出正好说明:中国作家、中国的图书编辑任重而道远。
(吕佩浩)
图书市场面面观
报告1:谁最畅销?
结论是:推动畅销书,影视剧很给力。
报告2:多少本算畅销?
结论是:1年卖3万册,就算畅销书。
报告3:谁最赚钱?
结论是:外国作家在中国最赚钱。
报告4:谁购买力最强?
结论是:孩子的钱最好赚。
报告5:作家首富经验?
结论是:作家首富经验,真诚对待读者。
报告6:畅销书啥样?
结论是:封面对销量起决定性作用。
报告7:如何推销?
结论是:内容简介越通俗越好。
报告8:作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结论是:内忧外患,盗版猖獗。
中国作家已经到了最尴尬的时候!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当今现实:国民阅读率逐年下降,本土图书单品平均销量仅为6000册;在不法地摊上,原创论斤卖,盗版摆一排;外国作家兵临城下,引进图书席卷中华;一代中国孩子喝“洋奶”长大,成人阅读越来越实用化;百度文库和淘花网,随处可见未经作者授权的作品,版权保护,顿成浮云!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作家已经被逼到悬崖边缘!在此,我们强烈呼吁进一步完善健全相关法律,为中国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同时敬请广大读者,支持本地原创,购买正版图书。
*本文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9编辑出版学专业(专转本)班学生
【任课老师点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