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少林
吕佩浩 文/拍摄




10月18日下午,同学们游罢中岳庙,乘中旅社的旅游大巴前往千年古刹少林寺拜谒,适逢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迎宾仪式在登封举行彩排。沿途,我们看到成千上万武校学员在表演少林功夫,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充分展现了少林功夫的独特魅力。这天,我们几乎觉得,少林寺以“九和天下”的大礼,迎接我们的到来。现在朋友们看的是我实拍的舞龙表演。这是这次少林武术节迎宾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舞龙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源自中国汉族的民间舞蹈,因舞蹈者持中国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民俗活动中就有舞龙项目。舞龙最早是用来求雨的。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就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习俗;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有5至9条龙同舞。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自娱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艺术的创造和流传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
这次在少林武术节迎宾仪式上表演的有黄、白为主色调的两条彩龙。两条龙都有一丈多长,龙头、龙身和龙尾共9节,节下装有木柄,各有九位身穿金色紧身服装的小伙子握持。舞龙时,龙头前各有—位手拿“宝珠”的姑娘在领舞。两条龙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耸右伏,时而九曲十回,时而表现双龙夺珠……在十几面大鼓的伴奏下,整个场面气势雄伟,舞姿刚健,具有少林武术之乡舞蹈特色。
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刺激了游客的情绪,振奋和鼓舞了人心。
这天,我真好运!彩排前,我来到两条马路的交叉口,本想从正面拍一下两条龙起舞前的画面。不想此时鼓声响起,舞龙彩排开始。只见黄白两条龙飞一般来到我跟前,围绕在我身旁舞动起来。我站在舞龙现场的中心位置,相机左右逢源,因而近距离地拍摄下了这动人的一幕。这是一次偶遇,是在嵩山脚下的舞龙表演,我为它起名《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为《龙腾少林》题照
朱杰仁
古刹千年五岳中,
双龙腾跃舞金风。
弄棒弟子迎宾客,
百里登封百里松。1
注1:登封为少林武术之乡,有58所武术学校,8万名学员。此次舞龙和迎宾表演的皆是该地武校弟子。松,喻沿途进行表演的武校弟子。
2012年11月4日
和杰仁兄
吕佩浩
少林古刹舞双龙,
上下翻腾气势雄。
锣鼓喧天歌一路,
真情祈福九州同。
2012年11月5日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龙腾少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