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喜欢”——老校友杨圈根便民服务的故事  袁宗达

(2012-05-03 21:44:13)
标签:

杨圈根

便民服务

修手表

我喜欢

校友会

袁宗达

吕佩浩

杂谈

分类: 校友会活动

“我喜欢”

——老校友杨圈根便民服务的故事 

                                                    袁宗达

“我喜欢”——老校友杨圈根便民服务的故事 <wbr> <wbr>袁宗达杨圈根校友正在精心修表

    走进小区不远,就可看见一间不到2平米的小窝棚。朝着小区干道的玻璃窗里面挂满了废旧钟表,顶上写着“便民服务”四个大字,窗底部插着2块牌子,一块写着“有事叫一声”,一块写着“残疾和80岁以上的免费”。窝棚主人叫杨圈根,是我天山中学的校友,不到一米六的个头,走路还有点瘸。那是1958年大炼钢铁昼夜加班,睡在单位地下室水泥地上受了风寒,诱发了骨结核病落下的残疾。他原在车间当车工,或许是腿的原因,后被调到了厂质保部的仪表室工作。这是个负责全厂仪表检测和维修的部门,在这儿,他跟老师傅学会了修理各种仪表。有的工友手表坏了,为了省点钱,也拿来找他们修。老杨人聪明,胆子也大,就自告奋勇地“做好事”。本来,仪表和手表在工作原理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他又有几年修理仪表的实践,于是无师自通,很快学会了手表修理。

老杨是个热心人。听说邻居、朋友的表啊钟的有毛病,就自告奋勇揽下来。碰上需要更换零件,只要价钱不贵,连钱都不收。打退休以后,他就更上心,把这事当成公益来做。家里地方小,住在底楼,他就在院子一侧,搭了个小棚,摆上许多搜集来的废钟表,一副靠修理钟表吃饭的架势。也有人私下眼红,说他非法经营。可时间长了,也就风平浪静。因为老杨基本是帮朋友和邻居弄弄,不换零件的一般不收费,即使换零件,也只收个工本费。他家在内环以外,却经常拖着残腿横穿市区,批来一些低档手表放在家里,哪个朋友需要,他就原价,或最多加几块钱车马费“卖”给你。前几天,我就从他那儿花20元钱“买”了一块坤表给我奔七的老伴。在外面店里得六七十元!他还批一些5号、7号干电池和钮扣电池,质量不错,从他那儿出来,基本就是个批发价。

天山中学的校友会搞得挺红火。老杨是校友会的积极分子,除了积极参加校友会活动以外就是为校友服务,修个表,配个电池什么的。到专业修表店里配个手表电池一般要10多块,在他那儿3块钱!母校的老师、校友常去找他,他挺高兴:退休在家,也算为别人做点好事。

可做好事也会惹来麻烦。有一年,小区一个朋友拿来一块说是价值5万日圆(当时相当四千元人民币)的手表让他修。家里窄小,不知怎么的找不到了。没办法,只好托人在日本买了块同型号的表赔给人家。打那以后,家人就反对他再“瞎起劲”,可他本性难移,死不回头,一直坚持到现在。问他为啥能坚持,他就一句话:“我喜欢,再说,退休了不能总是混吃等死啊!”

 

“我喜欢”——老校友杨圈根便民服务的故事 <wbr> <wbr>袁宗达小窝棚  大天地——杨圈根校友的便民门市部

【编后话】

这是发表在袁宗达博客的一篇博文。博主写的是我中学时代的学长杨圈根便民服务的故事,文字不长,情节也简单,但读来令人感动。

    宝林兄在其博文评论栏留言:“礼失而求诸野。向这位老校友致敬!”芳草天涯留言:“他是校友中的楷模。”还有一位未留名的新浪网友赞道:“这才叫‘为人民服务’。”
    故事中的主人公杨圈根我也熟悉,个头不高,瘦瘦的,走路有点瘸,但每次校友会活动,他都忙前忙后,乐于做一些琐碎的工作。我们一直在讲学雷锋,其实,在杨圈根校友身上,就体现了一种雷锋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能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我愿转载宗达学长的这篇博文,以表达对杨圈根校友的敬意。
    此文本可直接点击转载,但我想配一两幅主人公工作照一并发,所以拖了下来。承蒙作者的大力支持,专拍若干幅照片用电子邮件寄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吕佩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