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播七十华诞诗歌朗诵会作品选
(上篇·现代诗)
2011年11月25日上午,庆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七十周年诗歌朗诵会在国际广播大楼二楼会议室举行。这是国际台历史上首次举行的诗坛盛会。参加这次诗会的主要是国际台老年文学协会的会员和来自本台各兄弟部门的诗歌爱好者。应邀出席的嘉宾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老干部局文学协会、总局机关老年文学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文学协会的代表等。与会者满怀激情,朗诵了一篇篇诗作,歌赞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巨大发展,怀念火热的战斗生活,表达对国际广播七十华诞的美好祝愿。朗诵会由国际台老年文学协会李树田先生和李玉萍女士主持。
朗颂会共朗诵诗友们自已创作的各种体裁的诗作28首,其中现代诗5首,传统诗词23首。兹选取部分作品,按体裁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篇发表,供博友分享。
为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第一声而歌
作者:李松凌
朗诵:张 军
七十年前一个宁静的夜晚
延水河送走了晚霞和炊烟
一束红色电波划破沉沉夜空
宣布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开端
当时,这个声音虽然还很弱小
但对时局却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人民听了群情振奋
日寇闻之胆战心寒
红色电波升起,四海卷起巨澜
冲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线
揭穿了社会上的重重迷雾
真理遍地开花、阳光撒满人间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七十年
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
始终与时代同行
始终与党和祖国血脉相连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七十年
克险阻、聚精英、勇登攀
播撒友谊良知,痛斥邪恶强权
让正义的光芒照亮人寰
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七十年
音频、视频、网络、报纸齐发展
如今摩天大楼矗立,技术上尖端
朋友遍天下,声望已空前
*
作者为国际台国际广播学会前会长、高级编辑。
*
朗诵者张军是国际台台务办公室前主任。
国际广播七十华诞献辞
(二字顿)
作者:李树田
朗诵:李树田 李玉萍等
A:
窑洞
B: 摇篮
A: 使命
B:
抗战
A: 蓝天
B:
战场
A: 电台
B:
阵线
A: 麦克
Y:
武器
B: 语言
Z:
子弹
A: 战术
Y:
攻心
B:
手段
Z: 外宣
A: 手摇
B:
发电
A: 现唱
B:
开篇
A: 装备
B:
简单
A: 战绩
B:
卓然。
A: 友我
Y:
振奋
B:
敌人
Z:
胆寒
A: 几代
Y:
奉献
B: 精神
Z:
可叹
A: 年庚
B:
七十
A: 面貌
B:
巨变
A: 当初
B:
单一
A:
而今
B: 多面
A: 调辐
Y:
调频
B:
无线
Z: 在线
A: 音频
Y:
视频
B:
电子
Z: 平面
A:
传媒
B: 互访
A:
专家
B: 交换
A: 租机
B:
落地
A: 记者
B:
驻站
A:
信息
Y: 及时
B:
技艺
Z: 精湛
A:
花样
Y: 翻新
B: 好听
Z:
好看
A:
实话
B: 实说
A: 朋友
B:
万千
A: 来信
B:
盖地
A: 好评
B:
铺天
H: 语种
H:
最多
H:
排名
H: 靠前
H: 影响
H:
日增
H:
前途―― H:
无限!
* A为男独,B为女独;Y为男齐,Z为女齐;
H为全体合诵
也 许
作者: 索尼娅·尼德尼科娃
翻译: 谢玉明
朗诵:李玉萍
也许会和你们相见
也许不
皎月之下越发思念
也许只能邂逅于夜幕中
用心灵的双眼
同你们在梦中谋面
岁月摧枯
时日无多
就更喜欢神交翩翩
梦乡里流连
奋起奔向被憧憬的国度
中国人民之伟大家园
到你们中间
也许见不着一面
荏苒而无再
却锁不住心猿
朝思暮想
巴望着有一天
能够促膝交谈
啊
启程啦
远方的中国朋友
手挽手阔步向前
共创美好人间
也许
也许还有我的足迹隐现
* 作者索尼娅·尼德尼科娃是国际台世界语老听众、捷克国藉。
* 翻译谢玉明为国际台世界语译审。
*
朗诵者李玉萍是国际台老年文学协会会员、世界语译审、世界语老播音员。
冬天,收获春天一首诗
——贺国际台老年文学协会迎台庆70周年诗歌朗诵会成功举办
作者:洪永固
朗诵:刘玉镯
冬天,应邀参加一个诗歌朗诵会,
心中,吸取春天缕缕诗香。
诗词喷涌:青春,气昂,传统,时尚,
高雅文化飘溢国际传媒之乡。
几十年,半世纪,一辈子,
为事业,他们像工人在这里抬土打夯;
为产品,他们像农民在这里插秧种粮;
为安全,他们像战士在这里值勤站岗。
日日夜夜,为世界人民传送精神食粮,
年年月月, 锤炼追求和志向;
如今,这一首首折射现实光芒的诗篇,
正是他们一生为国家和民族奋斗奉献的梦想。
心灵的青春绝不能用年龄丈量,
这满堂诗作宛如丰收时节遍野的金黄。
这是一支岁寒松柏般别样风采的兵种,
跨步在进军文化强国的大道上……
*
作者洪永固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文学协会会员。
* 朗诵者刘玉镯为广电总局机关老年文学协会会员。

集体朗诵:《二字顿·国际广播七十华诞献辞》

国际广播七十华诞诗歌朗诵会一角
;
*本期博客得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年文学协会,特别是李树田吟长的大力支持,特表谢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