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唐清安先生

(2011-08-18 10:34:05)
标签:

转载

分类: 校友会活动
转载者的话:
    朱兄此文写得情真意切,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人生中有很多的偶然。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我们一生的幸福。
    应当说,唐清安老师是千百万教师中平凡的一个,但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一位献身教育、桃李满天下的人。
    敬爱的唐老师,您现在远在海外,应是八十高龄了。我和同学们都非常想念你!遥祝晚年快乐,健康长寿!
                                           吕佩浩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唐清安先生

                                                              朱杰仁

    唐清安先生是我在上海市天山中学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其实,高一时教我们班语文的是汤兆祥老师,到高二才由唐老师教我们。虽然唐老师教我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但是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他是我离开母校后经常想起以及和同学谈起的老师之一。

    唐老师在退休以后随女儿到美国定居了,很多年没有他的消息。天山中学校友会成立以后,六分会的陈达仁同学打听到了唐清安老师在美国的地址,后来又联系上了,再后来听说远在大洋彼岸的唐老师寄来了他的书法作品,入选了我们校友会2011年的台历。所以,我拿到新台历以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到刊有唐老师墨宝的页面,欣赏他法度严谨的书法,看着那清秀的字迹,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啊!唐老师笑容可掬的脸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当年唐老师教导我们的一件件往事……

 唐老师个头不高,双眼皮,眼睛特别有神,嘴角微翘,配以脸颊上深深的笑纹,脸上写满了和蔼、亲切和慈祥。那时,我们不过圣诞节,要是现在,唐老师一定是装扮圣诞老人的最佳人选。在我的记忆中,唐老师从来没有生过气,永远是笑眯眯的,一副好好先生模样。一头略带棕色的短发全体肃立,说明头发很硬,据说头发硬的人禀性耿直,脾气直爽。所以,在我心里,一开始就对唐老师有了敬意。

    让人佩服的还有唐老师那一手板书,唐老师写的字,是楷书略带行意的行,个顶个的漂亮,清丽、隽秀,像端庄大方的大家闺秀、像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字如其人,从字看人,他是一位“点划不随便、言行不越矩”的人,是位办事认真、注重细节的人,是一位严于律己、不事张扬的人,是位内心十分清雅、感情特别细腻的人。从他的落款称自己的学生为“学弟”,由此更能说明,先生是一位非常细心和谦逊的人。


          [转载]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唐清安先生


    听唐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要是碰到上古文课,先生诵读古文时的那种神态,也深深感染我们。随着古文的节奏,他的头和身子微微晃动,完全陶醉其中,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从先生的诵读中,仿佛就能体会到中国古文的魅力。这种传神的身教,胜于对古文赞美的千言万语。先生的讲解鞭辟入里,分析得非常仔细,许多那时学过的古文中的精彩句子,直到现在我还能背诵呐。

 在唐先生教课中,我最喜欢上先生的作文课。我喜欢写作文,喜欢上作文课的原因,是喜欢看先生给我作文所作的批改和评语。经先生批阅的作文,增加了许许多多用红钢笔记下的符号:有在字上打一叉,并在行前加一个小方框,让写改正的错别字;有的字下连续的小圆圈或一段句子后打上类似阿拉伯数字“8”的上下两个大圆圈,表示此处特别精彩……你这篇作文写得如何,只要看唐老师加注的符号就知道了。特别是最后的评语,简短而又精辟,指出了作文的优点、不足和努力方向。先生的评语从来都是认认真真,言词恳切,以鼓励为主。通过先生的评语,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同学们每做完一篇作文,先生总要抽时间进行总体讲评,在课堂上把写得好的作文作为范文边诵读边分析给同学们听。因为例子具体生动,对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那时,我心里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我的作文也能让老师在课堂上念一回,那该多好啊!

 终于有一次,唐老师在课堂上诵读了我的作文《我们站长》。这是一篇写徐蕙芳同学的故事。她是我们班的卫生员,因为她热心为同学服务,大家亲昵地喊她“站长”。写的都是大家熟悉的事。我至今仍记得主要记叙了三件事:1.在课间,她热心地给同学们点眼药水。2.检查卫生,手干净不干净、手指甲长不长,如果手不干净,让你赶快去洗,如果手指甲长了,她会拿出指甲钳监督你剪掉;如果不痛快,即使是男同学她也会捉住手帮你剪。3.写了我有一次在操场上摔了一跤,肘部关节磕破了皮,伤口上粘了许多田径跑道的煤屑,她“逼”着我到卫生室进行处理,用双氧水帮我把伤口洗干净。当时,她为我轻轻地洗着伤口,不断地问:“痛不痛?”虽然的确很痛,但是一个男子汉怎么能在女同学面前表现出软弱呢?于是,我假装满不在乎的样子回答:“不痛。”就这样,她边洗边问,直到帮我包扎完毕。完了还直夸我了不起,真坚强,不怕痛。过了两天,她还催促我去换药,一直到拆掉绷带。

 回忆这件事,可能也会唤起唐老师的记忆,在唐老师处,也许还留着我这篇作文的“副本”。一位比我小好几届的弟弟告诉我,他曾经听到过唐老师在课堂上诵读《我们站长》这篇作文。唐老师主张作文要有感而发,“写自己熟悉的事、感动自己的事”,反对胡编乱造,无病呻吟。我这篇作文并非写的有多么好,也许正好能说明唐老师“只有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出生动的作文”的观点而被选中的。也正是唐老师的这次诵读,增强了我写好作文的信心,培养了写作兴趣。直到现在,我还一直遵循着“写自己熟悉的事、感动自己的事”,“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后来,我也当了老师,也给学生认真批改作业、写评语。现在,我在网上给博友博文写的每一篇评论,无论字多字少,都是认真书写的。如今回想起来,这可能就是受了先生精心批改作文、认真评点的影响。可见,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甚至可以说,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在天山中学毕业以后,还经常回母校看望老师们,总要到唐老师那里坐一坐、谈一谈。我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在红楼三楼正对着楼梯口的语文教研组办公室里,我坐在先生办公桌旁,与先生自由交谈的情景。

    我在天山中学上学时曾去过唐老师家。在离开母校二十多年后(上世纪80年代),我还凭记忆寻访到唐老师在石门二路的寓所,看望了唐老师。那天,唐老师非常高兴,在客厅里,我们谈了很久,我当时还带了一篇我写的文字,想请教老师,但是我们交谈甚欢,舍不得把时间用于读文章谈意见,直到天色不早了,我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后来听说唐老师去了美国,我也就没有再去拜访。

 有一次,我(60届)跟吕佩浩(65届)、严立铭(64届)等同学在一起聊天,也谈到了唐老师。他们也说最喜欢唐老师上的作文课。吕佩浩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学校开运动会,唐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在运动场上》。这应是一篇记叙文,但他没有按要求写,而是凭兴趣写了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同学们在跳高、跳远和赛跑项目上努力夺冠的情景。等到下次上课,按惯例要进行作文讲评,他心里直打鼓,准备挨批评。当唐老师一个个评议后,说:“这次我们大家写的都是记叙文,可是有一位同学没有写记叙文,而是写了诗……”听到这里,他想:准备挨批吧。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唐老师不仅没有批评,而是还表扬了他。唐老师把他的诗抄在黑板上,像范文一样一字一句地讲评,还帮他推敲了其中一处的用词,用商讨的口气对他说:“这样改,是不是更有韵味……”讲到这里,吕佩浩深有感触地说:“唐老师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法,他总是从积极的方面理解、鼓励、引导同学,保护同学们的创造性,培养同学们对写作的兴趣。我今天能从事文字工作,取得一点成绩,是和老师当年的教育、培养分不开的。”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那时的班级人数多,一个班50多人,每人一篇作文,每一篇都要仔细批阅,勾出精彩句子、精彩用词,当然也要找出语法错误、错别字,等等,还要对每篇作文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按每篇作文批阅时间平均10分钟计,两个班级100人,累计就是1000分钟!这得花费老师多少精力啊!送走一届,又接一届,年年岁岁,一如既往,为人师表!

我们不同届别的校友在一起,说起唐老师,尽管过去了几十年,都有相同的印象:唐老师认真批改作文、唐老师的生动讲评、唐老师陶醉于古文的诵读,还有他的真诚、他的平易近人、他的谦逊……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都是鲜活的、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因为唐老师是一个闪光的典范!他的教学和为人做事,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榜样!

 敬爱的唐老师,现在我们远隔重洋,再也不能到府上去看望您,当面聆听您教诲,学生只能在这里遥祝先生快乐,健康长寿!

教师节到了,谨以此文献给敬爱的唐清安先生,献给母校辛勤的园丁,献给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祝母校老师们节日快乐!

    

                                 第一届学生  朱杰仁   

                                                2011年教师节前夕于上海

          我的其他相关文章: 

              《迎春花赞》(之一)        2006-10-21 11:19

              《迎春花赞》(之二)        2006-10-21 16:37

              我中学的老师们(1)       2009-08-19 10:49

              我中学的老师们(2)       2009-08-20 10:50

              我中学的老师们(3)       2009-08-21 10:0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