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开放的中国馆 (上)
吕佩浩
博主在参观中国馆
魏秋芬摄
2010年5月,我曾两次参观上海世博会,可惜都无缘挤入热门的中国国家馆。今年7月,经休整后的中国国家馆重新开放,我和夫人特地赶去一偿心愿。
中国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高三层,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作为东道主国的场馆,她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亮点。
重新展出的内容基本保持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原状,可以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馆,包括“东方足迹”、“寻觅之旅”和“低碳行动”三个展示层。
从入口处排队两个半小时,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搭乘电梯,到达中国馆上层。这里有一个可容纳700人的超常规的中国馆影厅,通过环180度超大屏幕,我们观看了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片。
走出影厅,我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镇馆之宝”——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动画版“清明上河图”是原图的三十倍。每两分钟白天晚上交替一次。在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前,游人如织。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在百米墙面上重现,令人惊叹。
寻觅之旅似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领我们体验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登上了楼顶观景平台,脚下是全透明的玻璃,好比凌空展翅在现代的浦东上方,相当惊险。
中国馆体现了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与民居建筑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绿瓦白墙,绿色代表生命,更是园艺的象征;白色代表和平与和谐。中央内庭园分为江南庭园、北方庭园和大理庭园,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但中国馆的主色调是红色,外形像一顶王冠,故被誉为红色的“东方之冠”。
去年10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日,我曾做过一期博客,选登了我参观世博会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中国馆外景图。这期博客,选登我们这次参观中国馆所拍摄的照片,以飨博友。
中国馆外形像一顶王冠,被誉为红色的“东方之冠”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乘电梯前往中国馆上层参观

中国馆体现了中国古代宫苑建筑的风格
观赏动画版《清明上河图》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白天)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白天)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 (夜晚)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夜晚)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夜晚)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在水中的局部造像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白天)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白天)
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白天)

观赏动画版《清明上河图》
走进“希望的大地”
“希望的大地”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绿色的生命,承载和谐城乡的向往
中国人发明的高产杂交水稻(玻璃容器内展出的水稻实物)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