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外闲话】之十: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朱杰仁
(2011-02-12 14:21:10)
标签:
朱杰仁七绝江南雪玉絮天三晋 |
分类: 诗歌诗论 |
【诗外闲话】之十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2011年2月1日
朱 2011.01.20 19:26
江南降大雪有感
清晨外望有奇象,
满目雪花白皑皑。
疑是梦回三晋地,
却见出绿雪中来。
吕回信 2011.01.21 07:17
江南雪
清晨外望有奇象,
大雪纷飞白皑皑。
疑是梦回三晋地,
却见绿叶雪中来。
兄诗意甚佳,原末句见、出、来,皆动词,似太多,改出绿为绿叶。
吕 2011.01.21
12:06
今岁江南多瑞象,
千枝万树李花开。
京都春节无飞雪,
缘已转移沪上来。
此方案后两句极佳。北京早就预报今年春节无降雪。
朱发吕 2011.01.21 22:26
疑是梦回三晋地,
若无绿叶雪中来。
后两句如是改,如何?
吕 2011.01.22 11:19
七绝·江南雪
朱杰仁
清晨外望有奇象,
大雪纷飞白皑皑。
疑似梦回三晋地,
却见绿色雪中来。
还是如此改好!用“若无”与上句不是转折关系,也就没有南北雪象的区别。
另外,沪上大雪是昨天(21日)还是前天(20日)?
朱 2011.01.22 14:12
沪上下雪是前天(20日)
另有一首:(略)
吕 2011.01.21 21:24
朱 2011.01.21 21:52
这两天,笔记本的鼠标坏了,天太冷,怕着凉,我不敢起来,没法到书房上网。
吕 2011.01,22 05:27
哎呀!我还以为您的状况比去年好呢!是您充满活力的短信和诗作迷惑了我。今天我京家的宽带上网开通后,我就登录兄博客及草稿箱,没有发现兄新写的文字。因这次唱和有时效性,我就先贴上了。
朱 2011.01.22 08:28
你就先贴上吧。没关系的。
朱 2011.01.23 09:12
我发现江南雪(之一)前两句平仄还有问题。要改。
按原韵很难改好,就涣韵了。请继续评点修改。
清晨外望有奇观,
大雪纷飞下得欢。
疑似梦回三晋地,
却见白雪绿镶边。
吕 2011.01.23 09:30
七绝·江南雪
清晨外望有奇观,
大雪纷飞下得欢。
疑似梦回三晋地,
却见白雪绿镶边。
此改好,末句出彩。但二句“飞”和“下”意思似重复,有几个修改方案。方案一:大雪纷飞一夜欢(强调下雪时间) 方案二:大雪纷飞一倍寒(强调冷) 方案三:琼树瑶花落雪欢或者玉树银花落雪欢(强调奇) 方案四:瑞雪皑皑万物寒(强调色彩),等等,请兄再推敲一下。
朱 2011.01.23
09:42
你的意见很好,谢谢!作如是改:
清晨外望有奇观,
琼树瑶花雪落欢。
疑似梦回三晋地,
却见白雪绿镶边。
吕 2011.01.23
09:46
改“雪落欢”好。原来下得欢,有点像快板、打油诗。
朱 2011.0.123 10:23
最后一句仍不合律,我想了好久,与“见”有关的词,看、视、示、显、现、览……几乎都是仄声字。我江郎才尽,没辙了。贤弟救命!
吕 2011.01.26 10:39
七绝·江南雪
清晨外望生奇象,
琼树瑶花雪落欢。
疑似重回三晋地,
满帘却是绿镶白。
白,是否平声?这样,您对二句能否作一些调整,看是否可再回到开来韵?
吕 2011.01.26 10:48
七绝·江南雪
朱杰仁
清晨外望生奇象,
玉树银花瑞雪飞。
疑似重回三晋地,
满帘却见绿和白。
帘,指眼帘。这样,是否可以?
朱 2011.01.26 22:11
七绝·江南雪
清晨外望有奇观,
琼树瑶花雪落欢。
疑是重回三晋地,
素妆却见绿镶边。
这样改如何?继续评改。
“白”是入声。
吕 2011.01.27 05:41
“素妆却见绿镶边”
绝妙佳句也!此句义同“白雪绿镶边”,又合律,还避免了一首诗中两处雪的重复。这里,以“素妆”喻白雪极妙!我只是想到“满帘却见绿镶边”。因句中缺少雪景,才改为“绿镶白”或“绿和白”。因白是入声,我亦几乎山穷水尽了。
吕 2011.01.27 04:43
七绝·江南雪
清晨外望有奇观,
琼树瑶花雪落欢。
疑是梦回三晋地,
素妆却见绿镶边。
三句还是用“梦回”好(仿佛看到北方雪),四句则回到现实来(看到的是很快消融、露出绿色世界的江南雪)。如何?
吕 2011.01.27 09:19
朱兄来短信说自己江朗才尽,要我“救命”。其实,咱俩在一个思路上。我想到的是"红妆素裹"一词,想把它组织到诗中。但我没有想到转折的方式。此时,兄来短信:“素妆却见绿镶边” ——佳句也!我眼前一亮,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朱兄非江郎,朱兄的智慧宝库是挖不尽的啊!
朱 2011.01.27 09:22
你谬奖了。不好意思。
吕 2011.02.02 10:43
七绝·读朱兄《江南雪》有感
吕佩浩
岁末江南多瑞象,
千枝万树李花开。
京都冬令何无雪,
缘已班师沪上来。
朱 2011.02.02 11:26
我琢磨了一下,似乎加在这里为妥。你看看行不行?末句改“班师”好!原诗三句不是孤平,“京都春节无飞雪”,其平仄是:平平平仄平平仄,我似乎觉得三句还是原句好。改句仍然没有力度,若为加强语势,可以改为:
京都何故冬无雪?
缘已班师沪上来。
何如?
吕 2011.02.04 09:37
朱兄加的地方好。上次是笔误,应是四句孤平:
缘已转移沪上来
平仄仄平仄仄平
故改四句的“转移”为“班师”。
三句:
“京都冬令何无雪”
“京都何故冬无雪”
皆合律,似兄改的更顺口。
朱 2001.02.04 9:46
四句即使没犯孤平,也是用“班师”好。
朱发张 2011.01.27 09:19
上次上海下小雪,我写了一首。这次上海又下雪了,是鹅毛大雪,与上次有些不同,也写了一首。请评点修改:
七绝·江南雪
清晨外望有奇观,
琼树瑶花雪落欢。
疑是梦回三晋地,
素妆却见绿镶边。
张 2011.01.27 18:11
后两句很新颖。前面弱些,最好不出现雪字,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七绝·江南雪
清晨惊现清凉界,
琼树瑶花水晶天。
疑是梦回三晋地,
素装却见绿镶边。
朱发张 2011.01.27 18:39
“不着一字
我将宝林的改诗,转发给吕君。吕也回信称道。
吕 2011.01.27 22: 42
七绝·江南雪
清晨外望有奇观,
琼树瑶花水晶天。
疑是重回三晋地,
素装却见绿镶边。
同意宝林意见。我认为此诗仍可保留原首句,二句改得极妙,没有一个雪字,但把雪景描述得淋漓尽致!可谓奇观啊!我今天一天在外,且忘带手机,迟复为歉。
朱发吕 2011.01.27 22:49
我同意你保留首句的意见。冬天用“清凉界”,不如你用在
七绝·江南雪
清晨惊现出奇观,
琼树瑶花水晶天。
疑是重回三晋地,
素装却见绿镶边。
吕回朱 2011.01.27 23:01
首句宜改为:
清晨外望惊奇象,
张发朱 2011.01.28 11:44
又看一遍,“晶”字不谐,应仄声,改一下。
七绝·江南雪
清晨惊现清凉界,
琼树瑶花溅玉天。
疑是梦回三晋地,
素装却见绿镶边。
我将宝林的改句转发给吕君,但忘了说理由。
吕发朱 2011.01.28 12:26
我以为“水晶天”比“溅玉天”好。理由有三:
一、以“水晶天”形容雪天的景象较为新颖形象。我看过大块的天然水晶,似乎透明又不透明,就像下雪天;二、雪花很轻,在空飞扬,给人飘逸的感觉,而溅玉,是玉落地反弹出来的状态,给人沉重的感觉,比喻似不妥切;三、琼树-瑶花-水晶天,三组名词形容雪景,构成一个和谐的美,而二个名词搭配动词结构给人的语言美感稍逊。
朱 2011.01.28 13:32
水晶天的平仄不对,这句按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水晶天是:仄平平
吕 2011.01.28 14:35
平仄不和,当别论。那就用溅玉天吧。
朱 2011.01.29 15:54
你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如果创造一个词:“玉絮天”,能合你的想象吗,我觉得好像也行。你说呢?
清晨外望惊奇象,
琼树瑶花玉絮天。
疑是梦回三晋地,
素装却见绿镶边。
2011年1月30日
吕 2011.01.29 17:28
“玉絮天”,好!好极了!此词既合律,又新颖,比水晶天还形象。就用玉絮天。“琼树瑶花玉絮天”,佳句也!
吕 2011.01.29 23:43
我在想,“玉絮天”和“水晶天”不同。水晶天,形容天空似水晶般半透明,比较确切。玉絮天,比喻天上飘满了玉的碎片,玉片有重量,缺乏飘逸的感觉,比喻似不妥。而柳絮,是白色的,也是两个仄声词。我们既然可以用梨花、李花比喻雪花,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柳絮比喻雪花呢?柳絮天,形容雪花纷飞的雪天,不是很形象吗?“琼树瑶花柳絮天”,应当是可以的。
朱 2011.01.30 00:26
这次上海下大雪,我感觉这雪是一团团、一团团的,飘得比柳絮大,颜色比柳絮白,如果说形象,更似大大小小的棉花球。“玉絮天”,不是“碎玉天”。“琼树瑶花玉絮天”,是比喻,其性状“絮”就把它规定了,不应想到类似碎玉。玉絮是“絮”,是类似棉花团、丝棉那样的“絮”,可理解为玉色的絮。我觉得“玉絮天”可。
吕 2011.01.30 04:38
朱 2011.01.30 05:25
哈哈!过奖了。刚开始时,这个词到底行不行,我心里也没底。你肯定了,我就高兴得很。
朱杰仁
清晨外望惊奇象,
琼树瑶花玉絮天。
疑是梦回三晋地,
素装却见绿镶边。
就此定稿了。谢谢!呵呵。不好意思。
这一期《诗外闲话》是由朱杰仁兄编辑整理的。朱兄《七绝·江南雪》的创作、修改过程,的确是经历了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过程,其中得“素装却见绿镶边”佳句是关键。宝林改“琼树瑶花雪落欢”中的“雪落欢”为“水晶天”再次出彩。朱兄诗最早有两个雪字,朱兄和宝林各改去一个雪字,全诗写雪不见雪字,的确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后又反复斟酌,得“琼树瑶花玉絮天”又一佳句。从诸多方案中寻找、推敲,确定“最佳”方案,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这恐怕是艺术创作的—个规律。
北京正月初七下了一场雪。据天气预报,近日还有可能降雪。看天,老天爷也开始眷顾京城了。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博友对江南雪象及朱兄《江南雪》一诗创作心得的兴趣。我如是想。
本篇己先发表在2011年2月1日朱杰仁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