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夏游云台山(五首)
吕佩浩
北京夕阳红旅行团在云台山红石峡合影
和夫人在红石峡游览

夫人在“三步一泉五步—瀑十步—潭”的小寨沟
云台山的高瀑
博主在云台山最高峰——茱萸峰圣顶留影
汉代开国名臣张良的隐居地——子房湖
游红石峡
神工鬼斧断崖开,
碧水红岩鸟翼来。注1
泉瀑溪潭浓—景,
盆栽峡谷乐徘徊。注2
注1
鸟翼,即飞鸟。明徐以贞游此地有诗云:"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
注2
红石峡又名温盘峪,景区外旷内幽,奇景深藏,集泉、瀑、溪、潭于一谷,有天然盆景峡谷之美誉。浓,浓缩。盆栽峡谷,即盆景峡谷。
游小寨沟
五步一泉八步瀑,
再行十步是清潭。注1
喷珠溅玉清凉界,
难道瑶池在此间。
注1 小寨沟原名潭瀑峡,总长约2公里,“三步一泉、五步—瀑、十步一潭”是这里秀美风光的真实写照。诗中用“五步一泉八步瀑”,系为合律。
观云台天瀑
入谷渐闻飞响雷,
千年瀑布石崖开。
游人戏说天穹阙,
落下银河一半来。注1
注1 云台天瀑位于泉瀑峡尽头,瀑布落差314米,被称为“华夏第一高瀑”,远远望去,宛如天上银河水掉落,蔚为壮观。阙,打开缺口之意。
登茱萸峰
流芳名句一高峰,注1
兀立群山环抱中。
策杖一千八百级,注2
登临圣顶话英雄。注3
注1
茱萸峰为云台山的主峰。相传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的千古绝唱。“流芳名句”即出此典。
注2
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人计算过,有上山石阶1600级,加上云梯和坡路约200级,应为1800级。此处用以形容山之高峻。
注3
茱萸峰为道教圣地,山顶建有北帝真武殿 ,故把山顶称为圣顶。
咏子房湖
云台山里一泓水,
造就峰峦七份辉。
恰若子房侠义士,
功成归隐不争威。注1
注1
子房,汉代开国名臣张良的字。相传张良扶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后到此地隐居,子房湖由此得名。此湖方圆千顷,是云台山的主要水系。
宝林改诗:
云台山隐天河水,
淡淡无波映夕辉。
飞鸟归林弓不挽,
留侯留智又留威。
2010年10月2日
【编后话】
宝林兄在杰仁兄博客上发表评论,将我诗改为一首咏史诗,改得别有风采,兹转刊于此,与诗友共赏。他认为,咏史诗以含而不露为佳。我完全赞同。拙作本意在赞颂子房湖(中国知识分子)的谦虚、不居功自傲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本人功力有限,不知是否达意?宝林兄还指出拙诗中的格律问题,首句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我诗为平平平仄仄平仄,第五字应平现仄,为不伤诗意,我意小拗不救。第三句:恰若汉时张子房(仄仄仄平平仄平),末字误把平声的“房”字当仄声了,兹更正为:恰若子房侠义士(仄仄仄平平仄仄)。在此,对宝林兄和所有关注我博客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吕佩浩10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