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外闲话】之七 书玷和我同写一首咏春诗    吕佩浩

(2010-09-06 08:35:06)
标签:

小塘

博主

冬寒

戏水鸭

天地醒

芳菲

张书玷

怀来

文化

分类: 诗歌诗论

【诗外闲话】之七
                  书玷和我同写一首咏春诗
                                                     吕佩浩
  2009年3月,我写过一篇题为《折得东风第一枝》的博文,概论了已丑年“同写一首咏春诗”活动。我在这篇博文中说,这次活动与通常的征诗活动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同写”,换句话说,就是对诗作的“切磋”。考虑到有的博友光顾我和杰仁兄博客,只是浏览发表在上面的“咏春诗选登”,我特别推荐大家观看在咏春诗作下开设的评论栏。我说:“这是这次活动真正的舞台。这个舞台,有主舞台和次舞台。杰仁兄的博客是主舞台,因为好节目都在那儿上演。我的博客算次舞台,节目没有杰仁兄舞台上的丰富,但也有好节目。我与书玷友对《已丑咏春》诗的推敲,也算一个看点吧。希望博友们能给予关注和评论。”在评选咏春诗“十大家”活动中,新浪网友小兵在我的博客贴条推荐张书玷为“十大家”之一时写道:“张老师与博主吕老师有关《已丑咏春》诗的切磋,的确是一个精彩的看点,可以说是博主《诗外闲话》的新篇。”现在,让我们来再现这—“精彩的看点”吧。
    已丑年正月初—,日月百灵、朱杰仁和我发出了“同写一首咏春诗”的倡议。为了抛砖引玉,推动活动的开展,朱兄和我各写了一首咏春诗,贴上了两人的博客。我的诗是这样的:

 

                                   七绝·已丑咏春

 

 池塘冰破雪花残,
 鸭子知春戏水来。
 一夜暖流如有意,
 万千桃李玉兰开。
                                                    2009.1.27

    这首诗押的是“怀来”韵,贴上后发现首句未字“残”出韵了,故又作了修改:


池塘冰破北风衰,
鸭子知春戏水来。
一夜暖流如有意,
万千桃李玉兰开。

 

    这首七绝的格律形式是平起平收式:

池塘冰破北风衰
平平平仄仄平平
鸭子知春戏水来
平仄平平仄仄平
一夜暖流如有意
仄仄仄平平仄仄
万千桃李玉兰开
仄平平仄仄平平

 

    由上可见,这首诗一二句、三四句对,二三句粘,是完全合律的。从诗的意境来说,化用了古代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又用桃李、玉兰的盛开,象征春天的到来。可以说,这是一首合格的咏春诗。
    我把这首诗用手机发给在广西南宁的张书玷后,没想到书玷手机回信提出了一个修改方案。两人的手机短信一来一往,竟然切磋出了—首更有气势和诗意的好诗。

    以下就是发表在我博客评论栏上两人切磋的全过程。应当说明的是,当时我还不会用电脑打字,我把这些短信统统转发给在上海的杰仁兄,是杰仁兄帮忙放上我博客的评论栏的。上放时,为了便于诗友阅读,书玷的短信作为博友的评论,我的意见作为博主的回复。下面的这些文字,均复制于我博客的评论栏,应当说,内容皆真实,但时间不是我们手机短信来往的时间,而是杰仁兄帮我放上博客的时间。

 

张书玷                                                2009-02-14 12:19:17

已丑咏春
冰破小塘寒气衰,
鸭儿戏水识春归。
暖风一夜地天醒,
惹得满城众芳菲。
浩友,以上对你原诗稍作调整,但三、四句尾平仄不和,为免伤意,一时又想不出别的词替代,只好如此。 
张书玷


博主回复:                                                      2009-02-14 12:30:37
我的咏春诗是平起平收式,君改仄起平收式。两者相比,君的改诗更有气势和诗意。但后两句是否可改:

暖风一夜天公抖,
惹得群芳遍野菲。

抖,振作,抖擞精神意。这样调整,合律并不伤意。  佩浩


张书玷                                                           2009-02-17 11:19:46
浩友,《已丑咏春》诗改得好,不仅律合,且意好。第三句,我意还是用“醒”好,以示冬去春来之生力。第四句还可推敲,律合但“菲”与“遍野”连用,似有雕琢迹,欠和谐。 
书玷


博主回复:                                                       2009-02-17 11:26:23
已丑咏春
冰破小塘寒气衰,
鸭儿戏水识春归。
暖风一夜天公醒,
惹得群芳竞艳菲。
遵玷友意见,那就保留“醒”字,“遍野菲”改“竞艳菲”,亦合律。但三句末尾保留醒字,这首诗只能取新韵,好像“醒”字今读仄声,古为平声。 
佩浩

 

张书玷                                                     2009-02-17 11:21:11

已丑咏春
小塘冰破冬寒衰,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春风天地醒,
惹来满目尽芳菲。

浩友,诗再作如是调整:回归你原诗平起平收格式;文字稍加改动。不知浩友意下如何?  书玷


博主回复:                                                        2009-02-17 14:10:18
书玷友,您改诗首句的衰(shuai怀来韵)与二句的归(hui),四句的菲(fei)不同韵,我想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小塘冰破冬寒遁,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东风天地醒,
春城无处不芳菲。

方案二:
小塘冰破北风颓,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春风天地醒,
惹来满目尽芳菲。

第一个方案,首句末字不押韵,仄声。第二个方案,首句末字押平声韵。您看,这两方案选哪个好?  佩浩

 

张书玷                                                           2009-02-17 14:15:41
韵不成问题,“...冬寒衰”之“衰”,读Cui,阳平,非Shuai也。稀疏,衰落意。如唐贺知章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之“衰”,就是这个读音。所以,“衰”、“归”、“菲”押平声韵,无需改动。


博主回复:                                                       2009-02-17 14:18:51
小塘冰破北风衰,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春风天地醒,
惹来满目尽芳菲。
哪就采取这个方案吧。君改诗首句末三字“冬寒衰”是三平脚(平平平),改为“北风衰”(仄平平),就完全合律了。  佩浩


张书玷                                                            2009-02-17 19:55:09
本想借用贺知章“鬓毛衰”(cui)之“衰”字喻冬寒的疏落、稀微,却又顾此失彼,犯了“三平脚”忌。我意还是用你的“修改方案一”为好。 
书玷


博主回复:                                                        2009-02-17 19:57:19
那好,我的《已丑咏春》就定方案一:

小塘冰破冬寒遁,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东风天地醒,
春城无处不芳菲。

三四句,佳句也。谢谢玷友!  佩浩

 

经过两人的切磋,《七绝·已丑咏春》有了如下的变化:

                            原诗:

池塘冰破北风衰,
鸭子知春戏水来。
一夜暖流如有意,
万千桃李玉兰开。

                             改诗:
                                   小塘冰破冬寒遁,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东风天地醒,
                                   春城无处不芳菲。

 

              改诗格律如下(从今韵):
                                   小塘冰破冬寒遁

                                   仄平平仄平平仄
                                   戏水鸭觉暖意归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夜东风天地醒

                                   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城无处不芳菲

                                   平平平仄仄平平

    改诗完全合律。

    通过两人的反复切磋,最后定稿,以我的名义,贴上了杰仁兄和我的博客:

 

七绝·已丑咏春

(今韵)

                                               吕佩浩

小塘冰破冬寒遁,
戏水鸭觉暖意归。
一夜东风天地醒,
春城无处不芳菲。

   

    我和书玷对《七绝·已丑咏春》的切磋,实际上就是在同写一首咏春诗。对此,当时并没有引起博友们的关注和评论。我想,原因大概是当时好节目都在杰仁兄博客的主舞台上演,我的博客算次舞台,节目没有杰仁兄舞台上的丰富,博友们大多没有来观赏吧。但杰仁兄是最有感触、最有发言权的,他最早发表了评论。

 

朱杰仁                                                          2009-02-17 21:02:33
    博主的《已丑咏春》诗经过与诗友反复切磋,改诗刮目相看了,提高了一大截。可见,在格律诗创作中,作者需要不断地推敲、修改,诗友间的切磋,也是提高创作质量的重要方面。要提倡这种风尚。我本人正是得益于此,在切磋中得到了启发、开拓了思路,提高了创作能力。

    “一夜春风天地醒”,绝佳妙句!不仅道出了大自然的规律,将再大不过的“天”、“地”拟人化了。没有大胸怀,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的。真乃大气魄,大手笔也!绝妙佳句!


博主回复:                                                2009-03-01 11:25:07
    朱兄所言极是,诗不怕推敲,千锤百炼才出好诗。此诗的推敲中,有书玷之功,亦有朱兄之劳也。

 

    我当时也把《七绝·已丑咏春》前后两稿发给国际台老年文学协会顾问李树田呤长看,李老立即答复:“后一稿好。”这首诗后入选协会的文学刊物《诗丛》,受到好评。

 

    张书玷和我同写一首咏春诗,除了说明“诗不怕推敲,千锤百炼才出好诗”的道理以外,至少还给我们以下三点启迪:
  一、书玷的诗论中强调,今人写格律诗,一是必须尊重和坚持古人千百年来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格律形式。格律诗一定得讲究格律,这是格律诗的精髓所在。时逾千年,古诗仍朗朗上口,铿锵悦耳,主要是格律之功也。抛弃格律就等于消灭了经千锤百炼、已臻成熟的诗的一个种类,显然是不可取的。二是不可完全拘泥于格律的窠臼,死搬硬套, 要继承发展。否则,格律诗就成了僵死的东西,就失去了生命力。即使是古人或大家作格律诗,为免因律害意,格律也常出现“有失法度”的现象。书玷为我改诗的过程,就坚持了这样两条基本原则。
  二、书玷在诗论中坦言,在格律诗的音韵方面,他是“厚今薄古”者。他主张作格律诗使用现
代汉语的音韵。我们这次“同写一首咏春诗”活动,是古音今音并举,作者喜欢用哪一种,就选用哪一种。我本人是初学者,写格律诗老老实实遵古音,但常常因分不清入声词而把仄声当平声,犯格律错误。这次书玷帮我改诗,第三句改出“一夜春风天地醒”的佳句,因为我写诗循古音,“醒”字今读仄声,古为平声,作为诗的第三句从古音就不合律了,所以,我一度把它改掉了。书玷对我说:“我意还是用‘醒’好,以示冬去春来之生力。”事实证明,正是“一夜春风天地醒”的“绝佳妙句”(朱兄语),我的《七绝·已丑咏春》才“提高了一大截”(朱兄语)。应当说,书玷是“格律诗使用现代汉语的音韵”的身体力行者。

    三、书玷的博学、谦虚、对作者的尊重,在同我的切磋中可见一斑。

    今天,我的好朋友张书玷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高风亮节,他的学术思想是不死的。他与我同写一首咏春诗的经历,将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编后记

    我们的朋友张书玷的英年去世,不仅是广播界、教育界的一个损失,也是诗坛的一个损失。

   我们想,若能把逝者的高风亮节、他的学术思想忠实地记录下来,恐怕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但愿我们的这两期《诗外闲话》能起到这个作用。

                                    朱杰仁  吕佩浩  于2010年9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