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华“三绝”   吕佩浩

(2010-07-26 16:33:59)
标签:

锦鲤

根须

《满江红》

罗敏华

黄河

分类: 书画雕塑欣赏和书画家雕塑家

 

敏华“三绝”

                                                     吕佩浩

敏华“三绝” <wbr> <wbr> <wbr>吕佩浩博主和画家罗敏华(右)在一起


敏华“三绝” <wbr> <wbr> <wbr>吕佩浩书法家郭勤(左)为画家罗敏华作品

 

敏华“三绝” <wbr> <wbr> <wbr>吕佩浩罗敏华力作《满江红》被山西企业家蔡海燕先生(左)收藏

 

  罗敏华先生知名度也许并不高,但我认为,他是当今中国画坛工写兼备、出类拔萃的国画艺术家之一。

  罗敏华,笔名凌华,1932年12月生,广西上林人,壮族。其兄罗鼎华系新中国第一代国画大家、岭南派代表人物,享有“湘西白石虾,八桂鼎华鱼”之美誉。敏华自幼受兄影响,爱好绘画,师承周千秋。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一度从军,复员后在大连定居并从事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他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感悟大千世界自然之美,在继承祖国传统艺术基础上,把工笔写意的技法和西画相结合,以准确的写实技巧和丰富的彩墨为自己作品注入了永恒的灵魂,形成了工写结合,用笔细腻而不失遒劲,泼彩浓艳而毫不媚俗的个人绘画特色和风格。他笔下的花鸟鱼虫,千姿百态,十分传神,表现了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怀。近十年来,他画得最多的是鱼、龙和虎。他画鱼、画龙、画虎,用墨层次丰富,强化色调渲染,意境宏大优美,富有时代气息,堪称“三绝”。

    敏华的成名作当推1991年创作的《百鲤迎晖》。这可以说是其兄罗鼎华《潜虹》的姐妹篇。沈鹏先生看了此画,赞画家功力深厚,欣然题名。此画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次由百名市长和百名书画家参加的联谊会上首次亮相,受到广泛好评。罗敏华的名字也不胫而走。敏华画鱼师其兄而又有自己的创造。鼎华画的鲤鱼四根须,多生活在池塘湖泊里,表现年年有余、水清鱼乐等主题;敏华画的鲤鱼二根须,多遨游在大河大海里,表现一种民族精神。敏华认为,鲤鱼为龙种,龙是两根须,因而鲤鱼也两根须。敏华的鱼是神化了的鱼。敏华的《海阔凭鱼跃》有2米宽、8米高,画了一条大红鱼,从海中跃出,带起冲天巨浪。这恐怕是目前世界上画得最大的鱼,被称为“鱼王”。我想,这条鱼,就是我们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的象征吧。他以黄河为背景的鲤鱼图画了两幅:一幅《黄河颂》,画了五十六条锦鲤在逆流而上,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此画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的一次画展展出,并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收藏。另一幅《生态和谐鱼水情深》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评定为原生态书画艺术A级珍藏品收藏。与黄河鲤鱼相比,我更喜欢他的《回归图》和《满江红》。这两幅大画画的都是红鲤鱼,充满了喜庆和生机。前一幅画画在香港回归之际,用上百条红鲤回游的构图,寄托了画家对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后一幅为近年所作,画了五十六条潜游的红鲤,把一江春水都染红了。《回归图》2009年在澳门展出并被收藏。《满江红》在大连市的一次画展展出后,也被收藏家高价收藏了。我原以为敏华画鱼都是形象思维,一次,在香山卧佛寺山门前的放生池前,我看见成群结队的金鱼和锦鲤在池水中巡游,气象十分壮观,才始信画家的创作源自生活。

    为庆贺2008年北京奥运会,敏华用两年的时间主创了题为《华夏魂》的锦鲤长卷。画家就像一位天才的军事家,指挥着毛笔、水墨和七色颜料,在2米宽、60米长的宣纸上画了二千零八条锦鲤。这些锦鲤有实有虚、有详有略、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开有合、有隐有现、有起有伏、有动有静,相互映衬,和谐统一。整个长卷气势磅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这幅作品参加了“奥运情”大型书画全国巡展,被评为金奖,也当是画家的扛鼎之作。

    敏华画龙要比画鱼时间早。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中国就是东方的巨龙。敏华以画龙、宣传龙文化为己任。他认为,作为民族象征符号的“中国龙”,是我们祖先综合了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蟒的腹、鱼的鳞、虎的脚掌和鹰的爪子而创造出来的图腾,是一个想象的艺术形象。为了画好龙,他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动物,同时,也从古人画龙中获得灵感。记得有一次,他让我帮他把北海公园九龙壁的全景、每条龙的形象以及龙头、龙爪等具象一一拍摄下来,拿回去研习。由于花了一番苦工夫,敏华画龙日趋成熟。敏华画龙都是彩龙,着重表现龙头的神韵。他坚持“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理念,用工笔勾勒出传统的龙头、局部龙身和龙掌龙爪,抹上重彩,又用大写意手法泼出现代的云水。这样,他画的彩龙造型准确,神态威严,又有神秘感,体现了民族性和时代特征。敏华画龙的代表作有《龙腾盛世》、《双龙戏珠》、《龙腾虎跃》等。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的一幅三尺宣龙画立轴在北京兆龙宾馆的工艺品柜台售出,卖了150美元。2007年中秋节前夕,在书画家和温州企业家在北京的一次联欢会上,他的一幅丈四匹《苍龙出海》,被一位属龙的温州企业家看中,以68万元人民币高价收购,挂到自己的办公室。

    敏华画虎也很有特色。传统中国画中的虎,大多是凶猛的,雄霸一方,具有王者风范。敏华笔下的虎,既有东北虎的神韵,更有温情的一面。他的《母爱》,画一只母虎口衔一只可爱的小虎小心翼翼过河的情景。他的《亲情》,是两只老虎互相亲密地舔着对方嘴唇的头部特写。两幅虎画都向人们展现了森林之王非常人性化的一面。敏华过去也画过下山虎,背景配上了夜色中的月亮,意境也很美。我问他为什么要改变画风?他说:“为什么不能画老虎人性的一面呀!老虎也是非常有人性的。我就是想通过表现老虎人性化的一面,来诠释和谐。兽犹如此,何况人乎?”最近,敏华又创作了一幅大画,画面主体是六只老虎。背景是万里长城、长江、黄河和黄山松。六只老虎,中间两只目光警惕,似在守护着一方土地,前面两只,似在眺望眼前的锦绣河山,后面一大一小两只虎又似在安逸地休憩。整幅画面气势雄浑、意境高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敏华让我起个名,我说:“就叫六虎图吧。”敏华说:“不好,太直白。”我想了想,又说:“是否用《中华雄风》?”敏华说:“行!这就是我所要表达的主题。”

    敏华画作的润格,文化部有关部门作了评估,每平方尺为12000元人民币。但目前市场认可度为每平方尺二、三千元人民币。所以,我认为,收藏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以上介绍了敏华画鱼、画龙和画虎,但这绝不是说他在别的领域没有作为。我曾经看过他的《鹤舞春风》(百鹤图)、《五百罗汉图》、四联屏《梅》和一些山水画,都是精典之作。作为敏华二十多年的朋友,我以他为荣,因为我看到了他在画坛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0年盛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