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满红土情满怀(2) 谢骏 邢业范 吕佩浩

标签:
红土泻泉温泉徐孺子李延 |
分类: 校友会活动 |
在仙女湖游览中,人们并未遇到仙,却亲眼目睹了泰国的人妖,是男人,但比女人还女人,妖娆无比。还近距离接触真人饰演的七仙女。
在《天仙配》折子戏中,七仙女求一名男子充当董永。大家推举前额流油(实际是汗),头顶放光的李海上台。李海凭他四十年前就能唱豫剧《朝阳沟》的老底,唱起“夫妻双双把家还”来,有声有色,很是投入,人们称赞他唱得自然真切,羡慕他艳福不浅,有七个美女相伴。
在蛇岛上,表演者要求一位男士上台扛起大蟒。大家一致推举一向敢打敢冲的吴亚根接受挑战。吴毫不含糊就上去了,但很快望而生畏,退却下来。场上一片嘘叹声,产生了一个新的成语:吴公好蛇。一生都谨慎行事的陈广寿,却突然走上台去,脸部并无表情地任由大蟒围着颈项,闪光灯煞时闪耀不停。新651班的姚明贤又快速跳上台去,也与陈广寿一争雌雄,若无其事地与蟒蛇亲密接触。为何两个内向人能有如此举动呢?大家猜测,陈是为整个团体争光,而姚是为他们那个班挽回面子。
在新余的高潮,要算是辞别的晚宴。
邓良宝、柯俊杰、李延、王小戍、王淮胜、王小玲等8位老红军的子女声情并茂合唱《十送红军》。刚罢,朱月昌教授所在桌的人,立即唱起《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情绪激昂。男高音周复民的《沁园春·雪》、女高音李延的《天路》,大概都可以参加全国歌手比赛,可惜没有老年人的。
邢业凡也用诗作了记录:
新余领导设盛宴,男女老少同联欢。
歌声飘在笑声里,阵阵幸福阵阵甜。
古称“江南佳丽之地”,完全被雨幕所遮盖,更显得朦胧多姿。宜春大概是全国唯一没有“牛皮癣”小广告的一个城市,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经雨水一洗刷,更加洁净如玉。市委任副书记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了宜春的历史、文化、品牌。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历史悠久,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汉代高士徐孺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宋代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刘恕,明代科学家、《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清官况钟等都是宜春人。佛教禅宗五大宗派中有曹洞、临济、沩仰三宗发祥于宜春。樟树阁皂山是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都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湘鄂赣省委和苏维埃政府就设在万载县的仙源,秋收起义也是在铜鼓县点燃了火炬。唐初王勃称宜春是“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韩愈也在宜春当过刺史,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赞美之词。2004年,宜春还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给与会者留下“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的深刻印象。
吕佩浩的七绝:
绵绵秋雨涤尘埃,洁净泉城众卉开。
明月山中明月隐,美泉轻浣梦中来。
邢业凡的诗:
弯弯曲径到半山,溪水岩畔洗温泉。
有名堂池五十九,按摩保健享天然。
贺亚生也写下了他的印象:
云蒸雾绕山月明,珠飞玉泻泉凌空。
陶令故里花似锦,温汤一夜暖人心。
百年名校桃李红,生态小区绿葱茏。
英才辈出谱新曲,桃花源里处处春。
陈娜同学和她的丈夫高玉宏作五律《宜春行》:
江南钟灵秀,宜春占鳌头。
明月山养心,温汤水添寿。
人文斐古今,体育坐赣首。
吾侪乐忘归,疑作天堂游。
这里也需作一些注解:
明月山下有一温泉名就叫温汤,常年温度保持在68℃-72℃,当地人把鸡蛋放到水中都能煮熟。泉水含有大量的硒,对人体十分有益。邓良宝两条小腿患神经性皮炎,已经红肿,上山时是农民用躺椅抬上去的。下山后她泡了温泉,泡了脚,全身作了按摩,还做了做头发,效果如何?在爬高耸入云的井冈山时见了分晓。她不用人扶,也不用人拉,直登山顶。又顺利走下山来。她说,腿不疼了,人也精神了。你说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