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吕佩浩

◇本文作者吕佩浩(左)与吴作人先生(中)、罗鼎华先生(右)合影于1988年

◇本文作者吕佩浩在采访罗鼎华先生

◇吴作人先生为《百鲤图》题名
“潜虹”,是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生前为罗鼎华先生的代表作《百鲤图》所题的名字。
十六年前的一个冬日,我陪同七十四岁的罗鼎华先生带着刚刚完成的巨作《百鲤图》到海淀区花园村华侨公寓登门拜访了吴作人先生。吴老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百鲤图》,并欣然答应为此画题名。一周以后,我们又来到吴老家。吴老因病住进了医院,但他已事先书写好了“潜虹”两个隽秀遒劲的大字,并题跋云:“广西壮族著名画家罗鼎华先生作七色鲤百尾,满纸腾飞。一九八八年岁初作人拜观”。著名女画家萧淑芳女士代表丈夫把题词赠送给罗鼎华先生时说:“作人一生从来没有在别人的作品上题过词,这次给先生的《百鲤图》题词,是开了一个先例……”可见,吴老对《百鲤图》的器重。
“潜虹”两个大字,把罗鼎华先生的《百鲤图》比作潜在水中的七色彩虹,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百鲤图》的艺术成就。“潜虹”又是《百鲤图》的雅称。艺术大师奔放潇洒的书法,也为《百鲤图》增添了光彩。
罗鼎华,字子雅,别号桃源阁主,戏称山里人。1914年12月生,广西上林人,壮族。早年在岭南艺苑桂林分苑研习国画,深得马万里、徐悲鸿、周千秋等前辈艺术大师的真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理事。他画山水、花鸟、松竹、雄虎都颇有特色,尤其擅长画鱼,所画金鱼、鲤鱼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享有“湘西白石虾,八桂鼎华鱼”的美誉。
《百鲤图》即《潜虹》,是罗鼎华先生花费四个月心血的力作。画卷全长十三米,宽一米二。展开画卷,一幅生意盎然的群鲤戏水图呈现在眼前。整个画面,构图新奇,气势磅礴,意趣无穷,色彩斑斓。那一条条潜游的鲤鱼,有金红色的,有紫红色的,有银灰色的,有黛青色的,有浅绿色的,构成水下世界的七色彩虹。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观赏这神奇的水下彩虹,我们仿佛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人类赖以生息的绿色星球上旺盛的生命力。
画家通过水族世界友好相处、欢快喜庆的画面,抒发了热爱生活、崇尚和平的纯真情怀!
这幅巨作,从立意、构思到布局、着色,都体现了画家深厚的功力和艺术匠心。
鲤鱼,历来是喜庆、吉祥和奋发向上的象征。鱼和富余的“余”
谐音,年年有鱼(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而鲤鱼跃龙门,则体现了人们不畏艰险,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常以鲤入画,把鲤鱼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题材。他心中的标杆,就是要学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沿着画鲤鱼的路子,敲开一扇艺术殿堂的大门。
多少个春日秋月的观察,画家掌握了鲤鱼的各种姿态、神情和生活习性;多少个白昼黑夜的钻研,他又把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西画的色彩、光学、透视学、解剖学的长处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画鱼手法和艺术风格。他画的鲤鱼,独树一帜,千姿百态,达到了以假乱真、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潜虹》可以说是画家画鱼艺术和风格的集中体现。

《潜虹》一共画了一百条鲤鱼,是画家生平画鱼最多的一次。开阔的画面上,工笔重彩的百尾鲤鱼,体态丰腴,神情各异。在大写意绘出的清波碧澜之中,只见一丛丛鲤鱼神采飞扬,欢悦起伏;缓缓潜流间,一排排鲤鱼,穿梭而上;漩涡中的鲤鱼,不是在嬉戏,就是在抢水;也有的鲤鱼在溪流中自由自在地游憩。正面、侧面、反面的各种形象,尽收画面,各展其妙,加上浓淡相宜的着色烘托,一幅百鲤戏春水的宏大场面活脱脱地出现在画卷上,给人以喜和美的艺术感染。正如艺术大师吴作人题词跋云:“七色鲤百尾,满纸腾飞。”
《潜虹》的情调健康欢快,墨韵生动细腻,意境深邃。画家缘物抒情,寓意于境,将意和境有机地结合,使情与景交融似水乳,蕴含着浓厚而丰富的内涵,具有“境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潜虹》在造型上不落俗套,自辟蹊径。画家将自己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匠心独具地渗入到画面中,百尾鲤鱼和水草、波纹的位置妥帖,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一百条鲤鱼自然天成地组织到十三米长卷中,有虚有实,有详有略,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开有合,有隐有现,有起有伏,有动有静,相互衬映,和谐统一。这里,画家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鲤鱼理想化地再现在艺术作品中,使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体现出自我的意趣和个性,形成一种典雅的艺术风格。

《潜虹》中的百尾鲤鱼赋色讲究,清晰明快,不同的笔墨,表现不同的情趣。画家的彩笔,不放过鲤鱼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颜色新鲜的鳞甲,光亮明净的鱼鳍,楚楚可人的鱼尾,都给人以强烈的生命感,尤其是鱼的眼睛,更引人注目。有的鱼的眼睛,似乎在全神贯注觅取食物;有的鱼的眼睛,顾盼左右好像在寻找朋友;有的又像情侣,相视逗乐的双目,显得多么的情投意合……画家用画龙点睛之笔,将鲤鱼的种种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画家在这里运用中西合璧的技法,先用秀润流畅的深色工笔线条,勾勒出鲤鱼眼眶,再用焦墨点瞳孔,然后采用西画彩色罩染,使鱼目突出,炯炯有神,格外生动。
画家深知“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潜虹》中,不仅鱼画活了,水也画活了。十三米长卷中,画家用彩墨大写意绘出的流水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急流、漩涡清晰可见,水波舒展柔和,流畅不滞,水草则轻柔飘逸,有婀娜之态。在清润明丽、静中有动的水色烘托下,鲤鱼不再是贴在纸上,而是活生生地潜在水中,从而更好地表现在壮族山乡生态和谐、水清鱼乐的美丽风光,使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充满生活的气息。
《潜虹》表明壮乡老画家罗鼎华先生艺术创作已达到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的艺术领域之高层次,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如果说,四十五年前,罗鼎华先生因一幅《金鱼》入选新中国第一部大型画册《十年中国绘画选集》而鼓起了艺术创作的风帆,那么,1987年《潜虹》的问世,则标志着画家的绘画艺术在一个光辉的起点上又开始了新的远航。
今年12月是罗鼎华先生九十华诞,我们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并在未来的岁月里,创作出更加壮丽的画卷,让生命的晚霞燃烧得更加火红!
写于2004年夏
刊载于<<兰亭>>杂志总第三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