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抗击疫情建议
(2022-04-02 10:27:48)
目前上海面对超过感染人数3万,仍然有上升趋势,防控力量分散,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从检测到隔离到就医到康复出院统一调配管理完整的组织服务系统。上海市医疗资源已经到无法应对大规模感染人群集中隔离所造成的次生灾害,常规病人的就医及隔离人员的正常健康生活保障受到威胁。
建议上海市人民政府迅速解决封控地区群众常规就医生活基本保障,尤其是当前120急救车无法满足需求,应该迅速将2020抗疫服务专项纳入12345政府服务平台,增加:抗疫指导专项项目、各区、街道就近医院常规门诊正常开设点答复,困难问题快速解决通道,总之12345不能再成为反映问题的平台,要授权其调度一定的社会资源立即解决社会问题。
建议上海市人民政府调整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控措施,不再集中隔离无症状感染者,即在居住地就地隔离14天,让其自动转阴性;将所建造的方舱收治所有有症状感染者,对其中有复杂基础病的患者要特别集中收治到制定医院住院治疗,划定指定医院,该医院(区域)实行全员(包括医务人员)也在隔离宾馆休息。
建议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无症状感染者检测出数据与14天转阴数据同时公布,鉴于现在健康码显示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以上海疾控中心负责感染者的电子通知(发到所在地区居委会)或者隔离点社区医务点为准,尊重患者选择是否需要到医院方舱或居家隔离。
建议上海市人民政府减少对封控小区频繁核酸检测的次数,而要提高每次检测的质量与效率:每户上门取痰液核酸并做楼道环境检测,征集上海各出租车公司出租车补充120急救车的严重不足,对非急救的病人,一般老人、普通病人的紧急就医首先调配出租车进行运输。筹备上海抗疫专项募集资金,建立抗疫常态化物资储备化管理体系。
重视本次抗疫的次生灾害,患者数据不能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表现,社会动态清零不能是一种政治任务,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客观规律。国外抗疫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不是我国上海一定是每次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我们在抗疫的同时仍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社会经济生产,开工企业工作人员封闭化管理,吃住在指定地点。各小区要有街道干部驻点领导日常抗疫工作。社会动态清零是手段不是目的,战胜疫情必须靠广大社区群众同心同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力量,才能共克时艰。
疫情并不可怕,问题是面对疫情我们须树立正确认识观,正心正觉,医院普通门诊就医看病要尽快正常进行,在疫情时期,尽快保障城市各部门正常运转,总比战争状态要好得多。总之上海是一个国际港口城市,我们要有长期抗击病毒突袭的思想与预备。愚人愚见,欢迎各位贤达之士批评指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