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教育的改革的设想
(2022-03-25 18:23:36)
中国特色教育的根基是母语汉语,汉语文化具有几年前的悠久历史,这是中国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有认同感。
树根重而枝叶轻,君子须静戒躁。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必须转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不是唯学历提高与考试分数竞争为标准,才能达到普惠教育,因材施教。
中国人口数量基数很大,扶贫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如何试行地区(以省、市)为试点的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公民免费教育,免费午餐是惠及中国下一代文化素质的系统工程。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点学校做法相反,现阶段就是要试行普惠教育,打破重点学校垄断优秀学生资源的做法。这种在初级教育就人为帅选学生的教育方式本身就违法教育自然法则。
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先生的一系列视频讲座是值得当代中国大学生,尤其是已经做了父母的知识分子聆听与思考的。我们对下一代人的教育不应该还停留在我们自身这一代的教育境界中,下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应该具有中国智慧,要比我们这一代要更客观地认识与对待金钱、名利。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等我们变成老人后,保证中国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于目前目前大学、高中入取率存在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建议试行男生女生不同分数线,或者分别成立男子女子学校,假设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低性别比例差异严重,一个社会年轻人结婚率与离婚率是真实反映社会人口结构素质情况的,修身、齐家、平天下,如果随着我们社会现代化进程,社会的细胞家庭都越来越难成立,又何谈:齐家,让下一代再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科技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否将传统文化纳入基础教育课程,西方社会制度不适合中国社会,同样西方教育体系或者西方学历也不具备将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纳入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国社会的教育家要有此社会责任感。上述建议,如有不当,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