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2007-11-24 11:23:17)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云游感悟--我的随笔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右边方框上边一排正中间蓝色底花的是丫丫
 
参加完艺术小学的开放教学,听了整整一天的课,我心里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如果单从欣赏的角度看丫丫,她是个文静乖巧、不失活波的好孩子,老师也把她归入努力、听话一列;如果挑剔的眼光看丫丫,她是个有点闷、有点笨的女孩,老师不说,当家长的也要有这个自知之明。再说了,让家长们观摩课堂,更重要的是能看出自己的不足而后勇,并不只是“了解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吧。
好的方面就不说了,就专挑些毛病和不足之处说说吧。
一、交际能力不强。这一点延续在幼儿园的作风,玩伴范围小,只限于同桌和前后桌。平时从她口里听到的几个名字屈指可数,在开放日我都一一对号入了座。本来以为同桌腊祖宾是个调皮的男孩,原来人家憨厚可爱是班上唯一的升旗手、上课发言最积极的男孩、正副班长级的人物。郭袁柯莹,丫丫的前座兼宿舍上铺,娇小玲珑聪明伶俐、课堂发言很积极,也是个好孩子。但是,最令人羡慕的宋一诺同学,丫丫却不敢与人家交流。数学作业优星榜上,丫丫一个星也没有,我和丫丫爸很纳闷,作业都按时完成了呀,怎么会没有一颗星呢?专门问了数学老师后才知道,这个优星榜的星星是由学生掌管的,作业本上得够五颗星就可以向宋一诺同学申请一颗星贴到优星榜上,这样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友好交流。从这件事上,丫丫个性上的缺点暴露无遗,宁可不贴星也不主动与人交流,难怪有些同学的名字她至今还不知道呢?
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偏慢。并不是说丫丫智力有问题,事实上她聪明伶俐。我举个例子,识字不是要快速说出几笔什么笔画构成什么字吗,当时在课堂上我就怀疑她在滥竽充数,回到家一测果真如此。练习几遍后,她就掌握了。但始终赶不上课堂上大家一起说的速度。我想,这可能与她的空间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熟练程度有关吧,不过接受能力有高下我也算是信了,除非那些最优秀的反应最快的孩子都是上过学前班、认过那些字的。(有空我要去摸摸底或者下学期再看看还是不是这种状况)不单是文化课,舞蹈专业课也是。一个新动作,她学得慢、模仿能力不出色,有时会漏掉个重要的细节。有一次所有人都向右转而她相反,又一次踢腿的动作少了跳跃。好在纠正过后能马上改过,又好在她态度认真、体型优美,不然早给下放到后面去了。我就想,不是有笨鸟先飞吗,看来我这个妈妈得好好帮帮这只小笨鸟了。
三、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一点和我的要求有很大关系,先检讨一下。老师早就多次提醒,功课要提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可是每天晚上弹琴跳舞、干这干那,一忙起来就不重视了。枪不磨就上战场、上了战场就缴枪。如果《升国旗》一课能提前预习课文和生字,课堂上的表现些许会更好的。其实预习复习占用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每周重点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每天半小时估计也就够了。
四、写作业拖拖拉拉、质量不高。本以为丫丫的作业写得不错,谁知俺是井底之蛙,到校一看到处都是优和星捧出来的孩子,丫丫的作业根本不值一提。仔细观察一下她写字,居然还时有画字的倾向,写得快但不讲究笔画、结构、字形。看来要下狠心敲打一番才行,我可不想等到二、三年级再去操心她写字好坏的问题了,起步不抓更待何时?
老师们对丫丫的评价总的来说还是表扬居多的,所以她至今自我感觉良好。我要求不高,在保持目前的状态的基础上,学习能再主动一点、发言能再大胆一点、作业能再质量高一点、晚上睡觉时间再提前一点,做到了这四点,何愁太阳星星不再多一点?所以,丫丫,后半学期,我们就瞄好一个目标,快马加鞭地追吧!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从上向下第五个名字是贾如,没有一颗星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原因居然是不好意思找掌管星星的同学要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我服了you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丫丫的作业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看着写得好象还不错,但是笔画嘛,就不敢恭维了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看看人家写的,一个赛一个啊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看了这些作业,谁还敢说自己写的好?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太阳榜,综合表现好的孩子才能得到,升太阳是每个孩子最大的心愿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部分榜单
快马加鞭地追--开放教学总结篇
丫丫所在的一一班,别称小太阳班,谁的太阳最多、最少一目了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