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争当尖子生的缘由
第一学期进行到一半,丫丫同学也入学两个多月了。看着这个小人儿度过了适应期,学习走上了正轨,生活也渐成规律,当妈的我也由最初的忐忑不安逐渐冷静下来。据我的观察,这孩子天资一般,和她爹娘、她爷奶、她姑舅一样是个大堆上的孩子。俺对她的要求也不高,别当班上的小尾巴就行。如我所愿,她的一切表现正合我意。太阳升到了十个,小红花、小蝴蝶、小红星也收罗了一大把都整整齐齐挂在墙上,虽然不是班上最多的,但比最少的强多了去了。语文吧,拼音学得还行时常出些小错;数学呢,终于从幼儿园大班的晕头鸭子升级到掰手指的速度貌似口算水平的菜鸟了。舞蹈专业课呢,是唯一让俺放心不下的。因为一不留神被老师排到了第一排,有了当骨干队员的危险想偷懒也不成了。
倒不是我这当妈的不想让丫丫求上进争当尖子生,关键是当尖子生要有当尖子生的客观条件呀。天资没有占什么先机,年龄偏小就更不沾光。金水区入学要满6岁半,开学时差半个月不满6周岁的丫丫属于提前入学年龄偏小之列。要知道差一个月就大不一样的一年级新生里面,差6个月就意味着各方面能力都竞争不过大一些的孩子的。其次,丫丫没有上过学前班。没上过学前班,就意味着没有经过学前教育的洗礼,识字、书写等没有进行提前预习。相比经过学前班锻炼的孩子,丫丫完全是从零开始,能达到目前这种状况,能在俺的威逼利诱下乖乖坐在书桌前一写2个多小时就很知足了。第三,丫丫的幼儿园不注重书写和识字。当初正是看中牧专幼儿园更注重素质教育才把孩子送到那去的,幼儿园阶段不重书写和识字也正符合我的教育理念。不过有得就有失,比起那些在幼儿园就识文断字、书写流利的孩子,不得不说,丫丫从入学那天起就慢人一步、稍逊一筹了。再加上她个性不突出、与世无争的样子,所以埋没在好孩子堆里也就没有什么稀奇了。
以前看过鞠萍对她儿子升入小学后的期望,好象是说希望:第一不要进入前十名,第二不要落在后十名。目的就是不让孩子有过大的学习压力,而学习最好的和最差的孩子显然是学习压力最大的两极。因此我希望丫丫也能高高兴兴地上学、快快乐乐地学习,而不是为了争当尖子生而烦恼。也许有人说俺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可是能够着葡萄的又怎能保证吃到的是甜葡萄呢?
当然不争当尖子生,也并非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孩子的要求。眼睛向左看,一直保持着前进的动力;眼睛向右看,一直留存着学习的优越感。这,就足够了。
(二)等待期中成绩
老师说周五会公布期中考试成绩,也就给家长预留了自由猜测的时间。丫丫到底考了多少分?工作的间隙、午饭十分、回家路上,我都会猜测一下。这两天晚上,貌似不经意地问她,她要么是干干脆脆地回答“不知道”,要么是糊糊涂涂地不回答,被我启发急了就一本正经地预计说能考100分。100分?打死我也不相信!忽悠吧你,小丫!我想象着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两张试卷上红红的分数,将会带给我什么表情,我该怎样宠辱不惊地应对评价。那个小丫头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态?对公公婆婆们发表的考后感言我该如何去粕留真?......一直努力给孩子营造轻松气氛,自己却无论如何放不下这颗心。
本以为周五到家后会遇上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场面,谁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趁丫丫和墩墩哥哥溜出去玩的空,我才小心翼翼地问婆婆丫丫考了多少分,是不是考得不好不然怎么一家人都不提这一章?婆婆说试卷没发不得而知。不知老师搞什么名堂,连当天的短信都没有收到,也许老师们有什么重要的任务,没空发卷子了吧。哎,周六周日和下周一,这心就再悬三天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