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陪妈妈陪睡记

(2007-08-27 12:17:29)
标签:

育儿/亲子

三陪妈妈

陪睡

学会独立

分类: 趣事千叠--丫丫的生活
 

     陪吃、陪睡、陪玩地球人都知道是三陪。从2001年9月17日始,我就正式彻底加入三陪大军,成为一名悲喜交加、名符其实、欲罢不能的“三陪妈妈”。

    说起陪吃,我承认不是强项,所以丫丫顺理成章继承了父母的麻花体形,歪打正着被老师收进了舞蹈队。

    陪玩,俺是毫不吝啬时间和精力的。每天的业余时间全部被她掠夺去,说不清楚到底谁是谁的跟屁虫。短短不到六年间,丫丫不但重复游遍了郑州市各大游乐园馆,爬过邙山,趟过黄河,逛过清明上河园,吃过开封夜市,而且下过江南五市,飞过海南三亚,观过日照的海边日出,到过天涯海角鹿回头。各色交通工具也算是一一见识体验。等我有空整理好游记再慢慢说“玩”吧。

    本文的重点在于陪睡。丫丫4、5个月的时候,得过有生以来的第一场大病。正是2001年的暖冬,病毒异常活跃,丫丫也未幸免地染上了感冒。烧到39度多的小人,感觉异常灵敏,必须躺在我的怀中才能安静下来。可想而知,那是我的不眠之夜,而且是抱着丫丫坐到天亮。烧退以后,我仍然不能掣肘,看似已经酣睡的丫丫,头颈一离开我的胳膊,就烦躁不安,折磨得我每早醒来时胳膊都处于麻木状态。

    吃母乳的孩子好像大多比较缠妈妈,丫丫也毫不例外。自从断奶以后,她表现得格外另类,每天必须抱着我穿着那件碎花秋衣的胳膊入睡。那件内衣白天洗晚上穿,领口袖口已被揉搓得破边掉线,可她小人家就认准了它的手感、颜色和气味。其它三季尚可将就,到了夏天还要穿上它可就不能让人忍受了。我想了个妙招,就是只穿一只袖子成独臂状,反正她只能躺在我的一侧就迷惑迷惑她吧。进入盛夏,我决定不能再委曲求全,对孩子如此骄纵惯养了。让碎花内衣下岗的那天,就成了丫丫罢睡的第一夜。哭哭啼啼闹到半夜,终于筋疲力尽而睡。第二夜继续斗争,仍以妈妈的坚持获胜。仿佛断奶一样,第三晚,丫丫终于发现再上岗的希望渺茫不再提及。其间,婆婆、老公曾可怜孩子的哭声动摇过军心,都被我斩钉截铁地以实际行动驳回。

    总当陪睡妈妈有很多好处,弊端也显而易见。一番权衡之后。2006年的夏天我着手酝酿和丫丫分床。分床预防针从春末就开始打,整个夏天都在加强分床教育,具体分床时间就定在幼儿园大班开学的第一天。之前,丫丫专门挑选了她喜欢的印有史努比图案的床单,床头也摆了她的狗朋友“托托”和“斑斑”,帖了若干芭比、Kitty猫的贴画。我也踌躇满志、志在必胜。

    可到了晚上,丫丫的兴奋兴致就一扫而光,象一只胆小的小猫可怜巴巴地说:“妈妈,你陪陪我吧”已经陪了5年,哪怕再陪几分钟呢?!一等丫丫睡着,我就解放咯!不料丫丫小人远非我预料的那么坚强、独立、勇敢。所有的听而不闻、熟视无睹、无知无畏在白天集中了反面能量,一古脑全在夜晚释放。听觉、触觉、嗅觉的灵敏度令人佩服至极。只要我一起身挨地,身后就会传来冷静的叫声:“妈妈,干啥呢?”我只好借口喝水上卫生间去去就来。

    夏秋换季的时候,本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但此时正是我最难过的时候,过敏性鼻炎的复发,整夜都难以安睡。我打着数十上百个喷嚏,流着源源不断的清水鼻涕,瞪着眼睛痛苦的陪睡。偏偏我的最大爱好又是睡觉,(只要鼻子允许)每当我醒来时就发现又陪了一夜,最后老公一旁幸灾乐祸:“我看你不是跟丫丫分床,是跟我分床。”冤枉啊!

    随着叶落冬至,筹划并实施了数月的分室分床计划无疾而终。转眼又是一年,最近我又着手这个方案。给她戴上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高帽,老声常谈地每日灌输分床好处,罗列周围众小朋友已经分床的成功事实,并请来她的田田小姨言传身教(田田即将上小学三年级,正巧刚刚与父母分床)。经过一系列动作,丫丫跃跃欲试,口头配合很好。第一晚,与田田小姨一起平稳过渡。没有了田田的第二晚,丫丫又可怜兮兮地央求我:“妈妈,就陪一会”十分钟后,成功离开。第三晚,我在客厅拖完地发现她已熟睡,只是半夜三更又跑来说害怕,不得已又陪睡而去至天亮,不由又担心前功尽弃重蹈覆辙。鼻炎照例发作,妈鼻子里一夜之间长出了象牙(用抽纸堵住鼻孔以防流涕)。第四晚,在卧室的超小瓦长明灯陪伴下,丫丫独自安睡。但第二天一早,据丫丫爸爸描述:丫丫半夜立在床前默不作声,为了不惊动妈妈,丫丫爸爸奋起去陪了一会。于是乎,我又被冠以“猪妈妈”的称号,以鼓励丫丫熟睡如猪。自此以后的几天,我继续发扬“猪妈妈”的熟睡作风,让丫丫爸爸效犬马之劳吧。唉!什么时候才能把丫丫固定在自己的房间做个从夜到亮的美梦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