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在饭桌上训斥孩子
(2011-12-12 10:12:17)
标签:
饭桌训孩子育儿 |
分类: 五岁的瑶宝 |
永远不要在饭桌上训斥孩子
小的时候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件事情,一件是我们家三个孩子会抢菜吃,瑶外公外婆担心瑶妈吃的慢没有菜吃就采取给我们三孩子分菜制,象食堂一样,一人一碟菜,一份汤,饭自由盛;另一件就是瑶两位舅舅很早都自食其力了,只剩余瑶妈一人还在校读书,在瑶外公外婆眼里,瑶妈啥都好,就是喜欢跟男同学玩在一起很不好,(这是有原因的,因为瑶妈有两个哥哥,从小习惯和男生玩在一起,而且瑶妈个性直爽,很适合和男生玩在一起)每当吃饭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说到瑶妈“早恋”的事情,于是瑶妈含着眼泪放下筷子,扭头就往房间跑,反手把门带上还反锁上,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哭,要强的瑶妈任凭家人如何劝解,自然这顿饭是吃不成了。(瑶小舅就不会,据说等一家人离开厨房的时候,他还会偷偷潜入厨房“变本加厉”地吃完那顿饭,所以他一直胖着,瑶妈一直不太胖的,呵呵!)。。。。。。
自从有了瑶宝以后,自认为善于育儿的瑶妈做了很多总结,特别是小的时候自认为很“受伤”的事情不能再在瑶宝身上发生。当然要肯定的是很多事情瑶妈是做到的,比如在她婴幼儿时期没有全程交给保姆或是说离开瑶妈寄养在亲戚家;比如没有让她养成一无聊就看电视的习惯;比如尽可能的出钱出力培养她的兴趣;比如常带她到户外活动。但是,前几天发生了一件让瑶妈非常内疚的事情,那就是瑶妈在饭桌上训斥了她。。。。
都知道瑶宝是个懂事的孩子,实在的说,她去学任何的东西非但没让瑶妈怎么操心,大多是极大的满足了瑶妈这个全职妈妈的虚荣心。(呵呵,这是瑶妈的优点哈,知道自己啥毛病,哈哈)可是最近上芭蕾舞课明显松懈了,首先因为芭蕾舞老师换了,新老师估计是个新手,虽然也有着闭月羞花的外表,也有着婉转动人的声音,可是偏偏这些小朋友不懂欣赏,“欺生”现象很明显,上课不停的聊着天,不认真做动作,明显是敷衍。最近导致新老师把手上遥控器摔到地上,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本来瑶妈想,别的孩子就算了,咱瑶宝身经百战的,上课应该是很认真的,不会受她人影响的,可是她却也是那样的“随波逐流”,让瑶妈很心痛,同时也有点小徬徨起来,害怕她将来上小学上课也会如此,害怕她与人“同流合污”。
上完芭蕾舞课,自认为有涵养瑶妈是没有当场发作的。可是回家的午饭在和瑶爸说起此事的时候,突然对瑶宝“发难”,说起她上芭蕾舞课“不认真”的事情,不知道哪股怒火起来,瑶妈居然一点不理智了,越说越生气,说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不要再去上芭蕾舞课了,还自以为是的对她做总结,说她估计是想当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了。此时,瑶妈没有注意到瑶宝已经变脸了,泪水含着可怜巴巴的看着两个大人在轮翻的训斥她,瑶妈没法控制自己,可能是因为她平常表现都太优异了,偶尔的“犯错”显的那么突出,让瑶妈无法忍受。
当我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瑶宝放下筷子哭着离开了饭桌,瑶妈还想继续发作的时候瑶爸终于出面去哄孩子了,瑶宝哭的很伤心,那一幕瞬间让瑶妈想起了幼时的瑶妈,心瞬间就软了,非常的后悔,要知道,瑶宝是个五岁半的孩子呀。绝大多数的时候她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鬼灵精,那么的善于察言观色,那么的努力上进,那么的自觉。更重要的是,吃饭本来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最开心的事情,可是瑶妈却重复了上一代人的“恶习”,居然在饭桌上训斥孩子,此时此刻,瑶妈觉得自己好矮小,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妈妈,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读的书都读到屎里去了”。惭愧呀,羞愧呀!俺当场在饭桌上告诉瑶爸,以后一定要提醒瑶妈,如果我在饭桌上训斥孩子,一定要尽早暗示我。瑶妈还跟瑶宝道歉了,说她上课不认真是她的错,但妈妈也不应该在饭桌上训斥她,这也是不好的。瑶宝的高风谅节让瑶妈更感到羞愧,因为她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不怪你,可是我真的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我以后上课一定会很认真的,你不要再生气了。”可能就是瑶妈批评她不听话触动了她的神经,是的,她一直想做个好孩子,也一直朝着这方面努力,的确她也确实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总之,餐桌是一家人愉快谈话,还是以轻松快乐的话题为主,千万不要让餐桌成为“训子阵地”。瑶妈,加油!
摘一段网络上的话吧(作者佚名)
饭桌上训孩子
现象: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孩子在餐桌上挨过父母的批评,有5.1%的小学生和6.9%的中学生经常在吃饭时被父母批评,从未在吃饭时挨过批评的小学生仅有43.2%,中学生仅占29.2%。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好多家长平时工作忙很少能跟孩子坐在一起,于是吃饭时就成了家长关心孩子的重要时间,先问学习成绩,再问思想动态,然后就是滔滔不绝的说教……
分析:
吃饭的时候往往是孩子们身心最放松的时刻,而家长们恰恰选择这一时间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使我们一直提倡的吃饭时要让孩子保持的愉快心情荡然无存。父母在吃饭时批评孩子轻则引起其心情不好影响胃口,重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引申:
中国古训说,“食不言,寝不语”,但一家子一言不发,闷头吃饭,却不是一件赏心乐事。全家人在一起用餐,这是往往是孩子表达欲最强的时候,是孩子发表“高论”和“新闻”的好机会,同时也是父母了解和指导孩子的最佳时机,更是加深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纽带。所以找个令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参与发表自己“高见”和“新闻”的机会。而家长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谈让孩子紧张的话题,切忌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式”说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