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奇迹

一。掌握投资窍门享受一劳永逸
我准备和盘托出我的想法。
当道琼斯指数飙升300点,或零售类股下跌10%时,我都会格外关注此类消息。毕竟,我是在报导财经新闻的公司工作。我承认:我是一个买进后就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且偏偏还是个懒人。我所在的公司禁止我们这类新闻工作者从事股票的短线交易,不过,即便没有这条规定,我还是会买进并持有。
我的投资组合主要放在两个退休账户中,股市的涨涨跌跌或金融领域的大地震都不会让我改变配置。我只是持有相当普通的低成本美国及国际股票共同基金组合,外加一只债券基金,并一直坚持下去。
固然,市场会上下波动,但我觉得,历史平均回报率就能让我满意。而且,在我看来,如果你每周不花很多时间研究股票,那么股市交易比猜大小游戏难不了多少。(也就是说,像赛马一样,在市场上投点钱小试一把对许多人而言的确是种乐趣,只要这笔钱只占储蓄的一小部分。)
对于我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其活力之源就在于把握市场的脉动及其背后成因,有鉴于此,我也常常质疑自己懒散的投资做法。我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投资更操心一些,尤其是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时期?
答案就一个字:不。实际情况是,拥有良好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买进并持有型投资者应该庆贺自己面对时好时坏的金融消息仍能不为所动的能力,而这类消息常常让许多意志力不强的投资者在最不适当的时机买进或卖出。
有人或许会说,勇敢的投资者同泰坦尼克号上面的某位乘客没什么两样,由于错误地信守“买进并持有”理念,他拒绝了能够逃命的救生艇。但只要能满足三个先决条件,那么这位投资者就属于最谨慎的储蓄者之列。
这三个要求是:合理的多元化投资计划、投资于低成本指数基金和具备长期视角。
事实上,如果你不是一个活跃的、关注每日走势的投资者,那就制定一个简单的投资计划然后将它忘掉,这可能是你在攒养老钱方面所能做出的最好决策了。华盛顿州立大学金融学副教授、《投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一书的作者约翰•诺夫辛格(John
Nofsinger)说,持中间立场常常会出问题。人们会做出些决定,却不能一以贯之地执行,还会一时兴起中途改变。
那些不痛不痒地跟踪市场,但却不花时间进行深入分析的人很可能会高买低卖。你可以像我一样,不必每天花时间研究你的计划,而是制定计划之后忘记它就可以了。
诺夫辛格说,尽你所能建立一个合理的多元化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然后等你准备退休时再来看这个账户。如果你下功夫制定了正确的计划,那么忘掉它实际上是个比较好的选择。你可以在中短期的市场波动中排除情绪和心理偏见的影响。
应该注意,除非你的雇主给你提供了非常可靠的退休金计划,或是你拥有其他可观资产,否则你应该进行投资。银行存款利率根本无法让大多数储蓄者享受宽裕的退休生活。
应该怎么做?
1.
制定计划。这意味着投资跟踪美国股市的低成本指数基金,投资组合中可以包括10%至25%的国际股票基金,外加一部分债券(通常是70%或80%的股票以及30%或20%的债券),也可以有一些货币市场或现金类投资。记住你的重点不是战胜市场。圣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梅尔•斯特曼(Meir
Statman)说,人们多认为投资是为了战胜市场。其实不然。这是为了从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中获得与市场一致的回报率。
2.
在你的计划完成后,就不要管它。斯特曼说,我基本什么也不做,甚至比维护我轿车的时间还少。投资组合连换机油都不用。如果你担心重新调整投资组合的问题,可以每隔几年调整一次即可。应该记住,你关注的是坚持按既定计划行事,而非追逐一时之利。
诺夫辛格说,如果某一年股市上涨,而债券没有走高,那么你可以从股市中撤出部分资金,投入到债券中,以重新配置回你最初制定的目标。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3.
接受风险。的确,投资股市存在风险。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投资者采用的是长期投资策略和多元化的投资计划,那么他们将会得到回报。Ibbotson
Associates的首席投资长陈鹏说,风险是你所不希望看到的,但风险常常同回报紧密联系在一起。Ibbotson
Associates是晨星公司(Morningstar)旗下的投资研究及咨询机构。应该记住:避免用你一两年内就要用的钱冒险,而且投到一个公司、行业或国家的资金越多,你的风险就越大。
4.
长期持有。我们不清楚明天会发生什么,过去的市场表现也无法预计未来的结果。但你有什么其它选择?将你所有的现金投入到货币市场,定期大额存单,或是风险更大点的债券?这种计划不是让你避免风险,只是让你转而承担了投资回报被通货膨胀所侵蚀的风险。
5.
尽你所能。你退休计划中的供选投资方案可能不够理想,但还是要参加这个计划,因为这样才能得到雇主为你缴纳的那部分投资。但一定要在雇主计划之外另设一个帐户进行多元化投资,或许可以选择建立个人退休金账户或是Roth个人退休金账户。
二。“股神”巴菲特:最理想的选择是指数基金
2008年5月3日,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一位投资者问:“巴菲特先生,假设你只有30来岁,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一份全日制的工作来谋生,根本没有很多时间研究分析投资,但是你已经有笔储蓄足够维持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100万将会如何投资?请告诉我们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和配置比例。”巴菲特笑答:“我会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其实早在10多年前,巴菲特就认为,指数基金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品种。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巴菲特在2003年致股东的信中再度强调:“对于大多数想要投资股票的人来说,最理想的选择是收费很低的指数基金。”
2008年巴菲特个人用100万美元打赌:长期投资一只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未来10年内的收益将会“跑赢”普罗蒂杰公司精心选择的5只对冲基金。
3种方式投指基
理财专家指出,根据投资目的不同,投资指基有三种方式。
1.希望长期分享经济成长
这类投资者可以选择长期持有或逢低买入并持有的方法,待到一个向上的经济周期出现拐点时再考虑卖出。
在具体投资时可考虑模仿机构投资者的做法,即组建“核心-卫星”组合,以指数基金为“核心”,以绩优的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为“卫星”,在有效控制相对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超额投资收益的机会。据统计,目前全球的养老金资产中,超过40%用于被动指数化投资。国内的一些QDII基金在投资海外市场时也配置了不少ETF(交易所交易的指数基金)。
2.希望以较低成本进行波段操作
在振荡市中,指数的波动幅度较大,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市场波段节奏,就可以选择在交易所交易的指数基金(包括LOF和ETF)进行高抛低吸,其交易成本远低于通过场外系统申购赎回指数基金,而且时间上也更节省。不过,巴菲特认为要把握短期进出股市的时机非常困难,如果一定要做波段,他的忠告是:“当别人贪婪时恐惧,当别人恐惧时贪婪”。
3.定投指基
对一次拿不出大笔资金来投资的普通工薪族而言,定投指基是一个积累财富的好办法。具体操作时,可考虑定期不定额的方式,在市场低位振荡期出现大跌时可加码买进。需要注意的是,当定投指基达到较多份额时,要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逢高兑现一部分,以保留胜利果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