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熊市PK93年熊市1/9(转)

标签:
股票熊市杂谈 |
分类: 读几本书 |
中国股市的第一轮大熊市,从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开始下跌,到94年7月29日的325点止跌,历时17个月,总跌幅78%,平均每月跌幅4.6%,中途曾有过两次大的反弹,一次月涨幅46%,一次20%。本轮熊市下跌10个月来,总跌幅已经达到62.7%,平均每月下跌6.27%,与93年熊市下跌10个月的总跌幅50%左右相比,高出25%。本轮熊市10个月里有3根月阳线,涨幅分别是8%、6.3%、1.4%。与93年熊市在下跌10个月内,曾出现的两次月涨幅46%、20%相比,相去甚远。本轮熊市出现无明显的主动抵抗,两次大的抵抗,都是因为政策救市,一个是降低印花税救市,一个是奥运维稳,言论救市,才使得市场分别维持了近两个月的基本稳定。不过本轮熊市与93年熊市还是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下跌速度都很快,头部构筑也基本都是一个大双头。这种相似,在医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隔代遗传”。只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是,目前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下跌速度却超过了93年,如果是因为大小非减持在作怪,目前大小非解禁还不到30%,明年才是大小非减持高峰,有70%的大小非解禁,那市场又如何承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因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的价格,离开了供求关系,离开了市场的购买力,去谈论市场的估值,容易脱离实际。道理非常简单,将钻石拿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销售,不可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只有当这个地区的老百姓富裕了,有了购买力,钻石才值钱。更何况我们的股票,只是一个供大家炒作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虚拟东西。目前,投资者的钱财刚被洗劫一大半,而且,这种洗劫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大小非减持,真正的大规模进村烧杀掠抢,还在明年。在这样一个处于穷山恶水,一个正在被杀光、烧光、抢光的市场,去谈论市场估值,尚为时过早。
对目前大盘形态的总体看法,我们认为:由于在3500点区域堆积了7.34万个亿,换手100%,这里是铜墙铁壁,当时奥运维稳行情时,我们就讲,在形态上要发动中级行情不太适合,3500点的强大阻力会辐射10%以上的距离,形态上的空间不够。后来,奥运维稳行情两市又在2800点区域成交堆积了3.7万个亿,换手60%左右,同样制约着中级行情的上升空间,要解放这么多筹码,是要真金白银的。本轮熊市,市场的主动性抵抗力本身就比较差,从目前来看,还弱于93年、2001年的熊市,要求市场去冲击高密集成交区域,可能对市场的能力估计偏高。目前,如果不在2380点区域继续停留,不在这里再搞大成交堆积,那么,在形态上可提供给机构运作的中级行情空间,2000—2600、1800—2500点。往下走基本是无量下跌,拉起来容易。当然,还得看市场主力机构敢不敢运作,面对9到12月份,大小非可能套现2286亿的资金压力,机构怕不怕,敢不敢掏钱出来。不大把大把地将钱扔到牌桌子上,大家也只有大眼瞪小眼,干耗着。像93年的大熊市,大盘腰斩后,反弹一结束,就直接从1000点杀到325点,不是三大政策救市,还不知道跌到那里。如果本轮熊市非要去步93年熊婆婆的后尘,直接杀到1500点区域,把熊婆婆的毛病进行“隔代遗传”,你也无可赖何。
目前大盘在2380点区域停留了3周,上海成交5300亿。即使这里是大家希望的中级底部,目前底部的成交堆积还不够,还有时间去观察市场的做多能力,不用着急。而且,经过4.24救市行情,以及奥运维稳行情后,市场已经给机构提供了两次可大规模出货的机会,像2002年1月底那种简单型双底,需要快速拉起出货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底部的构筑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本轮熊市堪称目前世界第一,你不小心点,多长几个脑袋,看清楚了再下注,兜里的钱可能几下就给洗白了。10个月来的下跌,教训已经很深刻。这种比瘟疫还厉害的熊市,不要怕踏空,要怕套牢,尤其是已经割肉损失惨痛的投资者,不要急于想捞回,要想在熊市里捞回本钱,是非常困难,也是不现实的,只有等到下轮牛市,才有报仇雪恨的机会。熊市里逞英雄,很容易光荣牺牲。即使是那些已经出逃,等着想进场的场外机构,私募资金,在这种成交量很清淡的市场,在可运作的空间不是十分广阔的情况下,这些大资金进去,多半也是找死。因为,这个市场已经不适合大资金集团作战,一个只有40%左右的中级上升行情空间,大资金进去后,根本无法全身而退。只有100%以上的上升空间,才适合大资金展开大纵深迂回作战。这是在历史上早已被证明过了的。无论是资本战争或是人类战争,概莫如此。当然,很多机构的操纵者,根本不明白这个战略道理,有的虽然有点明白,但控制不住贪婪的欲望而迷失自己,仍会去充当飞蛾扑火的角色,所以,可能仍会不请自来。熊市运行到现在,逃出来的散户,有相当部分都是中线高手,大家都在盼着这帮傻瓜机构进场送钱呢。
一家之言,仅供观看,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前一篇:说说考驾照的事
后一篇:一生中一定要珍惜的十种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