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边回来,我们路过青岛市黄岛区徐山,QZ哥说顺路去看看齐长城吧,这些年我去过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秦长城.还真不知道有个齐长城呢。
来到齐长城,并没有让我感到太多的兴奋,因为齐长城入海处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原址上修建起的一座景观性烽火台,据说这里本来并不存在烽火台,而应有关隘的遗迹。几年前这里的人竟把幸存2000多年的齐长城入海段平掉,建起一座至今并不景气的汽车城。
严格意义上讲这里只能说的齐长城遗址了,处于观光旅游的目的重新建起来的实际上是假古董,并没有多少文化含量。不管怎么样虽然没有看到真正的长城,但是毕竟找回了一段远去的文明,那就将精神融化在血液里,把建筑收藏在历史中吧:)
如今越是发达的城市,开发得越快,保护的形势也越令人担忧。庆幸的是在被世代无数亡灵托起的齐长城两侧,沉寂2000多年的齐长城并没有消亡,它正在随着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而苏醒。
中国古今的两大传统文化:龙文化和城文化,龙是个虚无的组合体,现实中并不存在。而象征民族精神的长城,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产物,实际存在着的。因此中国人对于长城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以至于把它放在共和国的国歌里
,长城于今的意义已不只是一道建筑,而同时被赋予了一种民族精神,其内涵是团结、凝聚、守护和兼容。
站在峰火台上眺望一下,想从内心来感受老祖先的文化.可这里的气味却让我孰不可忍了,烽火台上竟然成了这里的公共厕所,我憋了口气拍了一张照片赶忙跑了下来,看着眼前这个“现代烽火台”被糟蹋成这个样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回家后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方对齐长城略知一二:
齐长城西起于黄河东岸的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北,经18个县市区,东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村东北入海,大致处在今日山东版图的地理中线,也即分水岭上,其主线和复线总长为618.9公里。
齐长城分东西两段,西段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用于防御鲁国;东段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用于抵御楚国。
齐长城本身具有人文和自然两大景观,有人分析它的地位和涵义用了四个字:绝、奇、古、雄。绝:就是绝无仅有,在世界建筑史上,建筑年代久远,规模宏大,保留这么完好的长城古迹只有这一处,在世界长城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齐长城资源丰富,内涵奇特。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一部特有的春秋战国史。从地质角度看,它又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从自然风光看,它蜿蜒千余里,把山东境内的许多名山大河连成一线,鬼斧神工,造化自然。从宗教角度看,它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奇特结合部。从文学角度讲,它又是一个奇妙的创作源地;古:它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比秦国的万里长城还要早几百年,可以说是万里长城的父辈,与现在看到的明长城比,简直可以说是祖辈了。它把黄河、泰山、东海这些中华文明象征的标志物有机地串了起来,成为中华民族巨龙的骨骼和脊背;雄:齐长城西镇大河,东威大海,崇山峻岭,绵延起伏,横跨山东大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