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暖阳的照耀下,今天中午我再一次游览了新天府广场。天府广场是目前市中心区最大的广场,集展示、休闲、交通等功能于一身。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能有这样一个大规模区域提供给市民休闲,真是成都人的幸事。
《成都赋》是总长为66句的长诗,是对古蜀文明和今蜀辉煌的赞美之词。
因为天府广场的所在地,在隋代称为龙跃池,而在唐代为摩诃池,意为“广大有龙”,源于此,带有飞龙喷泉的鱼眼雕塑成为广场地面文化景观的主景观之一。
鱼眼雕塑中的两条巨龙盘旋,分别象征中华民族文化的两大主体文化——黄河文化龙和长江文化龙。其中,东鱼眼的飞龙,代表黄河,叫黄河文化龙;西鱼眼的龙则代表长江文化龙。
在广场东侧的下沉广场周边,是一个根据黄龙景观制作而成的云形水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四川的自然美景。在下沉广场墙体上,还有一个80米长巨大的喷涂雕塑,把巴山蜀水的山川名胜、雄险俊秀的气势一一展现出来。

广场上游览的、品味的、休息的、照相留念的,各得其乐。参观者都享受着新广场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
巧妙利用广场十二大灯柱设计而成的、展现蜀文化十二体系的文化柱,也是独具匠心。
十二文化柱由”水润天府“、“和谐天使”、“天下名城”、“古蜀文明”、“智慧诸葛”、“仙源故乡”、“文宗在蜀”、“锦城丝管”、“川肴百味”、“科教华章”、“巴蜀红潮”、“民族花灿”十二大方面组成,
还配置了展示十二大体系的艺术雕塑及文字。这是蜀文化体系以载体形式出现的第一次全面展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除了景点外广场还有融声光电为一体的音乐喷泉表演系统——两个喷水池的几百个水柱可以随着12首专门为成都谱写的曲子“翩翩起舞”、盈盈跳动;激光灯、广场灯也可以随之进行光和色的演绎。
广场上所有的花台也专门将边沿设计成了可以供游人坐着的光滑台面。
正式开放第一天,市民游客涌向新天府广场.成都乃至四川的精华都被浓缩在这里了!(转}
回家的路上看见卖冰糖柑的,成都这种街头小贩还是很多的。
十元三斤,想吃吗?那就来成都吧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