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天气很好,晴空万里,争求老妈的意见我们来到了颐和园游览 ,
颐和园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我们从东宫门进入后先来到了仁寿门,这里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
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现在这里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
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
寿星石
穿过仁寿殿就是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德和园
这里展出很多旧式的电话
颐和园拥山抱水,绚丽多姿。浓绿的万寿山,耸立在昆明湖的北畔。在一片湖光山色之间
连接万寿山与昆明湖的长廊
全长728米,共273间。由于长廊的地基是随着万寿山地势高低而起伏的,所以廊身的走向是以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的
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有画廊之称。这是因为在廊中共有苏式彩绘1.4万多幅,而且很少重复。
人物画多采用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非常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说的上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
在1900年的时候,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在地势高低和变向的连接点上,还建有四个亭子代表春夏秋冬,设计十分的巧妙。
走出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以排云点为中心的祝寿庆典区,这里是万寿山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建筑,构成了万寿山的中轴线。
这条中轴线从临湖码头到山顶的智慧海,分布有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等主要建筑。
清晏舫。船体用巨大的石块雕造而成,上建两层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
荇桥位于石舫之北,横跨万字河上,桥为敞亭。桥两头各有一座牌楼,东为“蔚翠”
养云轩,门上有副对联: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幕,山雨霏微
乐寿堂
通过了乐寿堂的正门,我们也就进入了庭院。可以看到在庭院中陈设很多的东西。铜鹿、铜鹤、铜花瓶,分别借鹿、鹤、瓶的谐音,取意“六合太平”,意思是天下太平。
仁寿殿北有一井,水味清甜。传说因慈禧一次游园中暑,,喝此井水,解署,赐名延年井。1900年慈禧西逃前,即专程来此园喝了此井水。
知春亭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玉澜堂前的小岛上。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倚柱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柳丝...
"知春"二字源于宋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昆明湖解冻都从这里开始。
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桥的造型优美。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
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
颐和园城关之——文昌阁
城关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文昌院”三个隽永的鎏金大字,丝毫不失皇家园林所特有的王者气度与儒雅之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园林文物陈列展馆
我和老妈在这里逛了约三个小时,边走边聊,边游览边拍照,虽然没能全部逛完,但还是收获挺大,老妈说:"咱们现在的生活衣食住行可比那时皇上的日子好多了,我们过的是神仙过的日子",当然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她的大气,她的精致,她浓郁的人文底蕴也让我们感叹,老妈对我说:"好好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过好每一天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