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被你征服—神奇的中越沿边公路
在广西与越南接壤的边境线上有一条有着特殊意义的公路,那就是广西中越沿边公路,代号S325。
广西沿边公路起于防城港东兴市竹山村,终至百色那坡县弄合村,与云南省富宁县相连。途中经过了与越南接壤的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县(市),公路还连接到了边防连队和检查站,全长725公里。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沥青路面,设计行车时速30KM,其中53KM过城镇和重要边贸点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
沿边公路于2000年8月开始动工修建,2002年10月建成通车。这条路修建时要求尽量贴边,很多地方都是跟越南方隔山相望,有些距离国境线只有几百米。这条公路的建成通车,对改善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广西边境一带的边贸和旅游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然,这条公路的修建,对于加强国防建设,保卫祖国南疆的安宁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沿边公路两旁风景秀丽迷人,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众多的大小河流交相辉映,向人们展示了富有广西特色的地理形状和自然风光。不仅如此,在公路经过的城镇,还有许多独特的人文景观。所以沿边公路建成后就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不少自驾车旅游爱好者将这条线路列入出游的计划,不仅是开汽车的自驾,还有那开摩托车的,骑自行车的,都把这条线路作为领略、欣赏、品味那秀美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边关风情的极好去处。特别对于那些自行车发烧一族,更是一条非常著名和经典的骑行线路。
广西沿边公路全程没有收费站,是少见的全程免费公路。
沿边公路沿途主要景点。
东兴市地段:东兴口岸,沿边公路零公里,大清国一号界碑,京岛旅游区、金滩,越南小商品城,古榕部落,红树林景区;
防城区地段:峒中温泉,峒中口岸、边贸市场,马鞍坳弯路,北风口(著名的顺风坳弯路)。
宁明县地段:顺风坳(北风口),爱店口岸、边贸市场。
凭祥市地段:法卡山,友谊关,蒲寨边贸市场,大连城,大青山。
龙州县地段:水口口岸,小连城,红八军旧址。
大新县地段:明仕田园,黑水河,硕龙镇,德天瀑布,
靖西县地段:三叠岭瀑布,通灵大峡谷,古龙山漂流,爱布瀑布群,鹅泉,旧州(绣球之乡),龙邦口岸。
那坡县地段:平孟口岸,弄合瀑布,沿边公路终点界碑。
沿边公路沿途风景最美的当属大新靖西境内那一段,有小桂林之称。
沿边公路自驾早就列入了我们的出游计划,只是一直未能成行,直到今年的五一,终于得以付诸实施。计划是利用两天时间走完,从南宁出发到东兴,然后从沿边公路的0公里处上路,途中视情况择地住一晚,第二天直达终点,然后返回南宁。
5月1日的早上7点钟左右就出发了,一路走高速路到防城港下,然后走防城港到东兴的二级路,8点40分左右来到了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大门前,沿边公路0公里起点和大清国一号界碑就在同一个地方,相隔只有20米左右。

在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范围内,除了大清国一号界碑和沿边公路零公里起点外,还有古榕部落、红树林、三德天主教堂、竹山码头等景点。我们当时觉得时间还早,看到景色很不错,就在景区里面转了一圈,结果花掉了宝贵的两个小时。
在通往古榕部落和红树林的途中,路两边的田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白鹭在飞翔和觅食,这张照片就是一幅很好的写照。牛在草地上悠闲的吃草,它的忠实粉丝牛背鹭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它的身旁,而燕子也围着牛在翻飞戏耍。
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并不都是农夫,还有狗狗。

路边这只雄鸡够雄姿英发的,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且改改在这用一下:
遥想公鸡当年,母鸡初嫁了,雄姿英发,羽长冠高,长啸间,日出东方云灭。
哈哈!

三德天主教堂,位于东兴镇竹山村三德组,就在通往古榕部落和红树林的途中。
1850年7月,法国传教士包文华到村建立教堂,1854年,北海主教府又派来一名姓颜的法国教士,把三德教堂扩建至500平方米,可容纳800多人,设有修女院、学校,以读经书为主。“文革”期间,三德教堂原有的一切房产均被破坏,成了一片空地。1986年经原防城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拨2款重建,加上教徒的捐款,在原有的空地上重建起了一所12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三德教堂。
从三德天主教堂往前2公里左右,就来到了古榕部落。古榕部落是一个“渔家乐”项目,主要景观为保护较完好的古榕树、红树林等。
古榕部落附近的景观,周围有着大片的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适合在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上生长。
红树林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它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良好场所,比如广西合浦县著名的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还有159种藻类。另外红树林还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它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当海水涨潮时,红树林露在水面上的只是一片片低矮的枝叶,给人的感觉就是漂在水面上不起眼的杂草。但当海水退潮后,红树林的树干展露出来,你就会发现它其实还是相当的高大粗壮,而且形状也相当的独特,具有良好的可观赏性。

相比之下,那竹山码头就太不入眼了,简陋不说,还破烂不堪,根本不像个码头的样子。
不过海滩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还是让我们来看风景吧!

这里堆放着一些废弃的船只,初时以为是报废或者需要维修的,后来发现不是。

拍照后才发现,原来这里是东兴海关缉私分队的地盘,那么上面那些船只估计就是被抓回来的走私船了。
院子里面装有摄像头,我在外面拍照的时候,估计被里面看到了,当我拍完准备上车的时候,已经有人走到门口,估计是准备来干涉的,见我正在上车,也就没开门出来。

实际上,大清国一号界碑和沿边公路零公里起点就在东兴海关缉私分队另一侧的院墙外,就是下图中白楼左侧的树下的亭子里。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订《中法越南条约》。次年(1886年),清政府派员与法国勘界使臣狄隆会勘中越边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当时的钦州知府李受彤任首席立界委员与外国官员共同签署了“界约”,于此立石约界,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双方还约定,凡以河为界的,各于己方河岸立石,以山为界的则双方共立一石碑,一面刻写“大清国钦州界”,一面刻写“大越”。
根据界约,双方随即进行树立界碑工作。第一号立在竹山,然后依次向东,沿北仑河而上至北市埠头为第一段,共十号界碑。从第十一号起,经六真、滩散、大坑、小坑等地至北岗隘为第二段。共二十三号界碑。第一段界碑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完成,第二段的完成则在3年之后。


大清国一号界碑前面的路边就是沿边公路零公里起点里程碑。

在路的对面还有一个底座为方形、上面为球形的沿边公路零公里纪念碑。
碑的一侧中央刻着“零点”两个字。

球形碑的另一侧刻着沿边公路的路线图和经过的地名。
大约上午10点半钟,从零公里处出发,正式踏上了沿边公路的旅程。先沿来时的路返回到景区大门,经过8公里进入东兴市区。

快进入市区的地方有一段正在修路,车辆排起了长队。
路面也泥泞不堪。

进入市区的大转盘时有一个指示牌,上面标有沿边公路的路线,基本上是沿着市区边缘走几公里后就出了市区。

先把油加满再说,沿边公路一路都是边境山村,不到县城只怕都没有加油站。

见到这个指示牌就要准备向右转出市区了。
出了市区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沿边公路,这就是沿边公路的真实面貌了。我们很快发现了S325的公路里程碑,从竹山村的零公里起点到这已经是15公里。整个沿边公路都是在S325上,所以只要认准S325的路牌就不会走错路。
都说沿边公路是骑行者的最佳线路,果然不错,一路上看到不少这样全副武装的自行车发烧友。
沿边公路两边的风景非常优美,这是快到那良镇之前路边的一处风景,真是山青水碧,峰峦迭嶂。
虽说是跟着S325的路牌走行,可是在过了那垌和板八的分岔路口后,我们还是小小的走错了一段。

在一个没有指示牌的分岔路口,左右两边的路都差不多,我们选择了左边较新而且是更靠近边境的那条,沿边公路嘛,应该是靠边境的啊!
走了一下就发现,这离边境也太近了,已经看到界碑了。
问了一下路人,原来我们已经偏离了沿边公路,来到了与越南隔河相望的摊散村。
这里是摊散边境检查站,这条路的那边就是越南。检查站并没有人检查,据说可以偷偷的跑到越南那边去逛逛,吃碗粉再回来。不过我们要赶路,也不想去冒这个险,所以连车也没下,只是从车窗拍了两张照片就继续往前走了。
摊散村其实离沿边公路很近,路人告诉我们穿过摊散村的街道出去就又回到了沿边公路,所以我们也不用掉头,直接沿着摊散村的街道往前走。
摊散村的街景。

出了摊散村,果然立刻就回到了沿边公路,没几公里到了里火村,这里有一个里火边民互贸市场,另外里火口岸项目也正在建设之中。
从里火往前几公里有一个九龙潭漂流景区,整个漂流总长达5公里落差180米,时长约2小时。
路上正好经过九龙潭漂流的地方,停车下来拍了几张照片。

从九龙潭漂流的地方往前又走了几公里,也就是快要进入沿边公路比较著名的一个路段——马鞍坳的时候,发现前面的路被拦了起来,立了一块牌子说是正在修路,车辆请绕行。心想完了,难道这次沿边公路之行就到此结束了?
下来问了路边的人,得知可以退回去走那垌到峒中,这才舒了一口气,还好,不至于就要原路返回南宁。赶紧掉头回到板八和那垌的分岔路口,往那垌方向而去。
奇怪了,那公路管理部门怎么回事,修路不通车,也不在前面分岔路口告示,让大家走这冤枉路。
这就到了那垌镇了。

从那垌出来的路上看到坐在三码仔上出来赶集的村民,穿着非常典型的少数民族服饰。
据资料记载,这一带居住的主要是瑶族的一种—大板瑶,大板瑶的服饰独树一帜,从上到下以大红为主。大红色的围布、大红色的披肩、大红色的吊穗。而头上那顶由数十层方布叠成的大红色调帽子,则是整套服饰的最为靓丽的地方,“大板瑶”也因此得名。
看起来,车上这些穿民族服饰的就是大板瑶妇女了。

出了那垌没多远,便重新回到了沿边公路上,终于又见到S325的路牌了!
由于修路折返绕道走那垌,估计多走了20-30多公里的冤枉路。

这一段沿途的风景也很不错,看那远山云雾缭绕,近野青翠欲滴,好一派南国边垂风光。
再看这稻田片片,禾秧初插,波光粼粼,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中午1点10多分的时候,来到了垌中。肚子也饿了,赶紧先找东西吃。LD曾经来过垌中,说这里的米粉好吃,那就吃米粉吧,正好也可以省点时间赶路。

一碗米粉5元,味道只能算还可以,不觉得特别好。

峒中镇位于沿边公路35公里处,是一个边陲重镇,拥有峒中温泉和峒中口岸。
峒中口岸不在S325线上,离S325还有10多公里的路程。
在去峒中口岸的途中有三棵巨大的古榕,相当之壮观,是国家二级古树。
峒中口岸属国家二级口岸,与越南平辽县仅一河之隔。
峒中温泉旅游度假区就位于峒中镇板典街上,S325就从它旁边经过。据说峒中温泉发现于150多年前,共有3口泉眼,泉水日夜喷射,温泉池面积约400平方米,是小有名气的旅游、疗养风景旅游地。
峒中温泉的大门,门票要50元。

这就是峒中温泉的池子。我们可没白花钱进入,这是在外面拍的。

看过峒中温泉和峒中口岸,我们继续上路。从峒中出来,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平直路面,全部都是在山上转。刚从峒中温泉上路,迎面就是一个七弯十八拐、连续10公里的上坡路,那就是著名的北风口和顺风坳。
在半山腰放眼望去,风光壮美秀丽,景色令人陶醉。
山顶这个隘口就是防城和宁明的分界处。
这里正好是沿边公路99公里处,还是防城的地界。路边立的北风口的石碑不知何时已经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给砸断了,也没有人来过问一下,公路维护部门都到哪去了?
过了山顶隘口到这边就是宁明县的地界了,距离刚才北风口断碑几十米的地方又立有几块石碑,正中站着的那块上面刻着顺风坳三个大字,左边躺着的这块上面则写的是蓬莱石。
这么有名的地方,赶紧给小森拍照留个影先。

站在北风口上,放眼顺风坳,群山峻岭,风光无限。右边沿着山脚盘旋逶迤伸向远方的就是沿边公路,而左边半山腰隐约可见的土路就是边界的巡逻道,而在巡逻道山顶的左边就是越南的地界了。

回望顺风坳,半山公路边的一排树木随风摇曳,黄土绿叶,相映生辉。
走出顺风坳后,很长一段路都看不到什么值得留连的优美风景,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一个寨子依山傍水,翠绿环绕,真是一个好地方。

车行到沿边公路190公里左右,就来到了宁明县爱店镇。
爱店镇是一个边境小镇,位于中越边境公母山脚,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接壤,离宁明县城50公里,离凭祥92公里,南宁市185公里;距越南的谅山市只有34公里,距离越南首都河内也只有180公里。
爱店为国家二级口岸,与越南峙马口岸相对,是我国商品通往东南亚的一条重要通道。爱店镇拥有金牛潭生态旅游度假村、公母山庄等旅游景点。
爱店镇街景

爱店海关

爱店口岸
紧挨着爱店口岸的爱店边民互贸市场

在沿边公路199公里处,有一个骑行攻略中经常提到的山庄—公母山庄,是骑自行车走沿边公路的骑友们吃饭、休息的落脚点。

爱店到宁明县城正在修二级公路,所以这一段成了泥路。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个骑摩托车的人,穿着整齐的摩托服,一看就知道是摩托车爱好者,骑车出来旅游的。

车行到这个分岔路口,已经是下午5点40多分,地处山区,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往右22公里是宁明县城,往左是去凭祥,大概还有60公里左右的路程。
自从峒中出来后,一路上都是在山上转来转去,坡陡弯急,走得实在是艰难。但是我们从峒中出来已经是下午2点10多分,从峒中到凭祥大约还有220公里的路程,这中间并没有合适过夜的地方。而这条沿边公路人少车稀,两边山高林密,又紧挨国境,情况复杂难料,咱不可想在晚上行车。否则,万一车有点什么问题搁在半路上,前不巴村后不挨店的,那可就惨了,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在天黑以前赶到凭祥。
这一来,4个多小时要赶200多公里的山路,中间还时不时停下来拍照,平均车速就得在50公里以上。而这条路的设计时速只有30公里,这样赶路的结果可想而知,我这习惯开快车也走惯山路的驾驶员倒也没什么,这坐车的人可就被蹂躏得很惨,很久没有晕车的LD这次终于扛不住,彻底打了败仗,晕车晕得一塌糊涂。不过赶路要紧,也顾不上怜香惜玉了。
从过了去宁明的分岔路口到凭祥这段,一路上更加冷冷清清,真的是人也不见一个,车也没见一辆,只见两边黑魅魅的树影,在晚风中快速的一晃而过,那情景竟使人产生一些阴森的感觉。
经过一阵急赶,终于在下午6点40多分的时候赶到了凭祥市郊。
天色已经有些昏暗,天空中还下起了小雨,凭祥特有的石山形地貌笼罩在烟雨暮色之中,难免给人以苍凉的感觉。但是看着这苍茫的凭祥暮色,和躺在座位上昏昏沉沉的LD,此时我心中却是说不出的轻松和欣慰,总算是在天黑以前赶到凭祥了!
烟雨暮色中远眺凭祥
进入凭祥经过的隧道

进入凭祥市区,已经满城华灯初上。


经受了200多公里盘山弯路的摧残,晕头晕脑的LD基本已经没有了继续征服沿边公路余下路段的能力和信心,我们经过商量决定暂时放弃原定第二天要走的凭祥至那坡的行程,等下次再找时间从凭祥继续走完这段没有走完的沿边公路里程。于是,在凭祥简单吃过晚饭后便直接走南友高速(南宁—凭祥友谊关)返回了南宁。
神奇的沿边公路,这次我们就这样被你征服,不过我们一定会再来,我们一定会把你征服!
(木木原作
2010年8月4日)
后记:直到三年后的2013年10月,我们才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走完了上次没有走完的沿边公路,关于沿边公路风景最美丽的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路段的游记经历及沿途水口、明仕田园、硕龙、德天瀑布、鹅泉、旧州、龙邦等地的美丽风光,请移步阅读木木的其他篇博文。
欢迎点击阅读沿边公路相关游记
《我终于征服了你——神奇的中越沿边公路》
《南国风光之友谊关明仕田园德天瀑布》
《明仕田园小桂林》
《那山那水那靖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