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文学的美好结合----《昆虫记》
(2009-02-26 20:34:49)
标签:
杂谈 |
广州的花城出版社出版了邹婧华编辑出版了一套科学文学结合大作,法国作家的法布尔《昆虫记》共十卷。著名的出版人钟叔河先生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出版界后继有人感到了无比欣慰,一个从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的老出版界知名人士看到了出版界有如此眼光的后来者他觉得中国的出版行业是有希望的。出版人站在新的时代站在了新的高度上为中国文化事业留下了新的作品这是可喜可贺的。
早在上个世纪 20年代初期,1923年3月19日《晨报副刊》周作人先生在《法布尔和〈昆虫记〉》一文当中他力荐这部作品。他认为法布尔是科学的诗人,《昆虫记》是一部科学和文学的最好结合作品。这部大作是法布尔先生70年来对大自然昆虫观察和总结的一部力作。作者把这部作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用浪漫文学的创作手法,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把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历程记录下来了。周作人先生认为看这部作品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很有趣,更有意义。
默忒林克曾经说过,《昆虫记》是昆虫的荷马史诗。法布尔让我们全方位的接触了昆虫的这个世界,昆虫的存在要比人类还要早,和人类共生存了很长的一个时间,并且共有今天这空间。人类可以说是昆虫的远亲。人类可以从今天众多的昆虫留下来的化石当中看到昆虫的远古世界,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的生存轨迹。我们对恐龙的很多认识也是从昆虫的化石得知的。人和许多昆虫一样都是脊椎动物,但是人类的进化是我们的祖先逐步向人类进化了,可是,那些脊椎类的昆虫始终是昆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虽然它们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它们的生命力为何如此坚强呢?法布尔用他几十年来细微的观察,和精确的分析,一篇篇诗般的语言在他笔下跃然而生。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活,在法布尔眼睛里面就是他的命根子。法国南部的家乡每一个山野,丘陵。湿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一生就是为昆虫而生存的,如果说人类是昆虫的远亲朋友,那法尔则是人类和它们友好的使者。
法布尔(1823—1914)法国南部的一个山区教师。他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他自己自学成材,
12年的时间他从学士读到博士。并且得到法国政府的认可。他身为教师,却把自己的更多精力献给了昆虫,他把自己的科学态度和巧妙的语言都给了这部鸿篇巨制。不论你是否喜欢昆虫的样子和它们的生活习性,你只要拿起这部书你就会体会爱不释卷的含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玩童时代,也都对夏天里各种昆虫感到好奇,拿一个小笼子捉一个蝈蝈,放一个螳螂